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言:捕俘行动的背景与目的

在1979年1月的寒冷夜晚,肖参谋率领的捕俘班从351高地东侧开始了他们的行动。这个精心挑选的小组由11名战士组成,每个人都装备精良,身着迷彩服,以最小化在夜色中的可见度。他们的任务是悄无声息地接近波绒村,捕获敌军俘虏,希望从俘虏那里获得有关敌方部署和计划的重要情报。

夜幕低垂,寒风凛冽,队伍缓缓地沿着稻田边缘前进,稻田已被冬季的寒冷封冻,踩上去发出轻微的嘎吱声。肖参谋和他的队伍非常警觉,每一步都小心翼翼,以避免引起任何可能的注意。他们利用小河沟的自然掩护,这条河沟因季节原因部分结冰,部分仍有流水,河水的声音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他们的移动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进中,肖参谋不时停下来使用夜视镜观察四周情况,确保不会突然遭遇敌人。其他队员也各司其职,一些负责观察周围环境,一些则确保通讯设备随时可用,以便随时汇报情况或接收指令。

当队伍接近一个小高地时,他们发现前方有一片被月光照亮的开阔地。肖参谋指示队员们四散隐藏,利用地形和夜色做掩护,一边慢慢绕过这片开阔地,一边保持警觉,防止遭到埋伏。他们的动作极其谨慎,几乎与夜风融为一体。

绕过开阔地后,队伍到达了一片稀疏的灌木丛,这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掩护。在这里,他们短暂停留,调整队形,肖参谋安排两名侦察兵悄悄向前侦查道路情况。侦察兵很快回报,前方的道路较为安全,无明显敌人活动痕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肖参谋带领队伍更加接近波绒村。村庄的轮廓在夜色中隐约可见,散发出的几点灯光表明村内仍有人活动。队伍再次停下,肖参谋决定让队伍在此稍作休息,同时派遣三名战士前去侦察村庄的具体情况。

地雷的威胁与初次损失

当捕俘班沿着351高地的隐蔽路径缓缓前进时,夜色中的寂静被一声突如其来的爆炸声打破。通信员魏小群在前进过程中不幸触发了埋藏在地下的地雷。这次爆炸发生得极为突然,猛烈的冲击波和飞扬的泥土瞬间覆盖了周围的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爆炸的中心位于队伍的前方,魏小群和紧随其后的报话员李佑新在爆炸中受到直接冲击。两人几乎在瞬间牺牲,现场留下了混乱和痛苦的景象。爆炸不仅夺去了两条生命,还造成了连长刘和其他两名战士的不同程度伤害。刘连长的左腿被炸飞的碎片击中,导致严重的裂伤,而其他两名战士则因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受到轻微的震荡伤害。

队伍中的医疗兵迅速行动,他们在黑暗中摸索着为伤者提供初步的医疗救助。使用简易的急救包,医疗兵对伤口进行清理和包扎,试图控制伤口出血并稳定伤者的状况。此时,其他队员在肖参谋的指示下,迅速在爆炸区域周围设立警戒,防止敌方可能的突击或观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处理伤员和确保安全的同时,副参谋长欧阳和肖参谋进行了紧急商讨。尽管遭受了重大打击,但欧阳副参谋长决定继续行动。他分析,地雷的爆炸虽然惨重,但暂时没有引起越军的明显反应,这可能是因为爆炸声在辽阔的野外并未传得太远,或越军误以为是自然原因造成的异响。

因此,尽管队伍士气受到影响,但在副参谋长的坚决指挥下,肖参谋迅速调整了队伍的结构,将伤员安置在较为安全的位置,由少数几名战士负责照看,同时确保他们能够随时移动。剩余的队员在肖参谋的带领下,继续向波绒村推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次接近与意外

在29日深夜,捕俘班终于接近了波绒村,距离目标区域仅60米。此时,整个村庄沉浸在宁静之中,只有偶尔传来的犬吠声打破了夜的平静。肖参谋安排队员们在村庄外围的树丛中隐蔽下来,利用夜视仪和望远镜对村庄进行仔细的观察和潜听。

队员们分成小组,轮流观察村庄内的活动情况,以确定敌人的位置和数量。通过长时间的监视,他们发现村庄内部的哨兵相对松懈,守卫的巡逻间隔和路线也逐渐清晰。肖参谋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开始制定进一步接近和捕捉俘虏的行动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肖参谋的指示,搜索组由许淀奇带领,负责悄悄接近村庄进行更密切的侦查。该组由四名战士组成,他们身着夜行服,涂有迷彩油以减少被发现的风险。他们缓缓地从树丛中移动出来,利用地形的掩护,向村庄靠近。

当搜索组的队员们接近村庄边缘的一块未开垦的荒地时,许淀奇走在前面,手中拿着探地雷器,小心翼翼地探测着每一寸土地。其他队员紧随其后,保持一定的间隔,以避免集体伤亡。

然而,就在许淀奇准备绕过一块大石时,他的右脚轻轻触到了地下的一个触发装置。瞬间,一股强烈的爆炸将他掀翻在地,爆炸的冲击波和飞溅的碎片向四周散开。许淀奇在爆炸中即刻牺牲,他身边的三名战士也被冲击波和碎片击中,纷纷倒地,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他队员们听到爆炸声后,迅速做出反应。他们立即停下前进的脚步,找到掩蔽地点躲避可能的二次攻击。队中的医疗兵急忙前往伤者所在地,开始紧急救治。在黑暗中,医疗兵必须迅速评估伤情并进行初步处理,如止血和包扎,以稳定伤者的情况。

此时,肖参谋和其他未受伤的队员聚集在一起,快速评估了形势。肖参谋明白,尽管损失惨重,但任务依然需要继续。他迅速调整了原计划,重新分配了任务和人员,以确保剩余的行动能够继续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夜间救援与迷路

在夜幕的掩护下,张副连长带领的伤员护送小队小心翼翼地沿着回程的路线行进。然而,由于夜间视线的极度限制以及地形的复杂性,小队很快发现自己偏离了原定的路线。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熟悉的道路变得越来越陌生,这严重增加了他们的风险。尽管他们试图重新找回正确的路径,但在黑暗中,每一个选择都充满不确定性。

在张副连长尝试稳定局势的同时,徐元平班长接到了伤员撤退遇险的消息,他迅速组织了一个救援队伍。这支救援队伍由四名战士组成,他们迅速装备并携带必要的医疗物资出发,希望能够及时赶到张副连长他们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救援队在夜色中迅速行动,但由于地面布满了难以预料的地雷,这一路程充满了危险。在接近张副连长小队预计位置的途中,徐元平班长不幸触发了一枚隐蔽的地雷。爆炸的一瞬间,巨大的冲击波将他和身边的两名战士击倒在地,造成严重伤害。其他两名战士虽然幸免于难,但也被爆炸的冲击所震撼,情况一时间极为危急。

此时,李科长在基地接到消息后,立刻感到形势的严峻。他决定亲自带领另一支救援队前往事故现场。李科长带领的队伍比之前的救援队伍更为谨慎,他们在前进的每一步都进行了仔细的地面检查,以避免再次发生爆炸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不幸仍旧降临。在接近徐元平班长所在位置的最后一段路程上,李科长在检查一块疑似安全的地段时,意外触发了一枚地雷。爆炸发生得迅速而突然,李科长在现场即刻牺牲,为这次救援行动增添了更多的悲痛。

李科长牺牲后,剩余的救援队员们在极度悲痛和压力下,继续完成了救援任务。他们最终到达了徐元平班长和张副连长的位置,及时为所有伤员提供了必要的医疗救助,并小心翼翼地将他们安全撤回到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局:伤亡惨重但完成任务

在经历了一夜的艰难救援和撤离操作后,随着晨光初露,捕俘班的剩余成员终于将所有受伤和牺牲的战士安全运送回到了境内的基地。这一过程中,队员们的行动充满了挑战,由于持续的压力和身体上的极限状态,每个人都在尽力保持清醒和高效的行动。

撤回过程中,医疗队和后勤人员在基地外围设立了临时的接收站,用以迅速处理返回的伤员。每位伤员被仔细搬运到担架上,并迅速送往临时设立的急救帐篷。医疗人员在帐篷内忙碌地为伤者进行必要的急救处理,如止血、消毒和包扎。对于那些伤势较重的战士,医护人员进行了更细致的检查和初步的手术处理,以稳定他们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搜索队伍负责回收在撤退过程中丢弃的武器和装备。这项任务同样困难重重,因为部分装备散落在了地雷密布的区域。回收队伍配备了探雷设备和防护服,仔细地在指定区域进行搜寻。每当找回一件武器或装备,队员们都会仔细记录其状态和具体位置,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整备。

这次行动中,捕俘班共触发了四次敌方地雷,这些地雷的爆炸造成了严重的伤亡。共有15名战士因地雷爆炸和随后的伤势加重而牺牲或受伤,这对整个班组的士气和战斗力造成了显著的影响。尽管所有成员都已安全返回,但此次行动的代价是惨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所有人员和装备的回收完毕,基地内的气氛沉重。装备回收完毕后,后勤部门立即开始对这些装备进行清理和维修,以确保它们可以重新投入使用。此外,基地的指挥部开始对行动过程进行初步的评估,分析在行动中遇到的问题和教训,以便在未来的行动中做出改进。

参考资料:[1]郑海天.1979:我的对越自卫反击战[J].史林,2012(B11):6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