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堪称是国饮,也是中国的文化符号之一。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其中唐朝是一个关键的时期。

在唐朝,茶艺的传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唐代宫廷茶艺强调“泡、盖、闻、品、斟”五个步骤,比较常见的五种饮茶方式煮茶法、抹茶法、沸煎法、焙烤法、泡茶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宫廷的茶叶通常都是由地方进贡,由产地将新采摘的茶制成茶叶后,送到宫廷供贵人们享用。关于贡茶院,有据可查的是大唐贡茶院。这座唐代的宫廷制作工场位于浙江省长兴县顾渚山侧的虎头岩。始建于唐大历五年(770年),它是督造唐代贡茶顾渚紫笋茶的场所,也可以说是有史料记载的中国历史上首座茶叶加工工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在时间的洪流里,任何建筑都显得脆弱,古时的大唐贡茶院早就湮灭在历史的尘埃里,如今的大唐贡茶院为仿唐建筑,由陆羽阁、吉祥寺、东廊、西廊四个部分组成。一进入景区,整个建筑顺山势而建,远眺是恢弘古朴,近瞧也是一片古色古香,仿佛错身千年前的时光,一边感受茶文化的悠远静雅,一边享受“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乐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置身在一片仿古建筑群中,光阴似乎穿越璀璨的历史长空,回到1250年前的唐朝大历五年,顾渚山虎头岩下一片繁忙。众多制茶师傅挥汗如雨,为朝廷清明御茶宴赶制紫笋贡茶;同时,数以千计的工匠在大兴土木,建造御用制茶作坊。因为陆羽向皇帝推荐顾渚紫笋茶被圣上釆纳,于是,史上第一座大型皇家茶坊大唐贡茶院在此诞生。不久后,茶圣陆羽在湖州完成了举世首部《茶经》巨著,此地名声大噪,成为华夏茶文化中心。奈何世事沧桑,茶院几度兴废,遗迹湮灭殆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眼前的贡茶院建于2009年,唐风浓郁、气势恢宏,已成为著名的浙北胜景。由过厅透过大门北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贡茶院的核心建筑陆羽阁的远景,古朴的造型,优美的轮廓,青山为屏,翠竹为衬,没有给人以高大雄伟的震撼,却有茶一般的淡雅与清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说在唐代,饮茶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煎饮法,即将碾碎或捣碎的茶叶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饮用;二是团饮法,即将烘干或蒸软的茶叶压制成团状或饼状,在饮用时再切碎或碾碎加水煮沸。这两种方式都需要添加盐或其他佐料来调味,如葱、姜、枣、桔皮、薄荷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遗憾的是,我不太懂茶,作为到此一游的游客,也仅仅是在西廊漫步,东望茶院景致,浅浅地品味一下遥远的大唐的茶香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