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载满伊朗高层的直升飞机在山区“硬着陆”,伊朗紧急展开救援,但可惜的是,已经有伊朗媒体报道称伊朗总统莱希、伊朗外交部长阿卜杜拉希扬已经在事故中遇难丧生。这绝对是一场史诗级的大新闻,而中东的火药桶或将以此为导火索,骤然爆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财联社援引伊朗媒体消息称,伊朗总统、外长双双遇难,这场突如其来的意外会令伊朗高层政府陷入动荡。尽管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仍可统管大局,但对于盘根错节的地区局势而言,可绝不是个好消息。首先伊朗总统莱希是强硬的“反美派”,在“反抗之弧”中颇具声望,他退出政治舞台则代表着什叶派中坚力量将短暂陷入到群龙无首的状态,这可能会对以色列在加沙地区的行动制造真空状态。另一方面,外长阿卜杜拉希扬的缺席,也会给伊朗外交工作产生空白,美国或许会借机推动以色列与沙特的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轮巴以冲突的本质是一场“政治战”,哈马斯可以说倾其所有拖以色列下水,就是为阻止以色列与逊尼派为首的阿拉伯国家和解。如果因伊朗此次意外而前功尽弃,哈马斯真是找不着地方哭。因此,哈马斯第一个跳出来发表声明,表示会对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及其领导人“全力声援”。如果说谁最不希望伊朗政坛“地震”,伊朗是第一,那哈马斯就是第二,后面还有黎巴嫩真主党、胡塞也门武装等等。可以说,这场意外发生得太凑巧了,对地缘政治愈发堪忧的以色列而言,就是场“及时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几年,在政治上发生的极端案例并不少,前有斯洛伐克总理当街遇刺,现有伊朗总统意外坠机,从某种程度而言,预示着一场“大争之世”正在来临。冷静思考,这些事件会成为一些别有用心之人见缝插针的机会,比如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身亡后,岸田文雄迅速整合力量,极大程度上加速了“修宪”进程。如今莱希和阿卜杜拉希扬不幸去世,伊朗内部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政治变动,而这些官员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外部武装势力的声音,即便能完成平稳过渡期,“反抗之弧”也不太可能活跃。若以色列不必担心真主党的袭扰,美英等国也不必隐忧红海危机,那中东局势或将攻守易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将目光转移到巴以冲突的战场上,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对全歼哈马斯势在必行,对拉法发动的攻势刻不容缓。如果“反抗之弧”陷入沉寂,以色列国防军的行动只会又快又狠,届时不知道又有多少平民会被无辜牵连。在美国霸权的庇护之下,以色列发动这场集体惩罚的战争,并没有受到国际社会应有的惩罚,而时间总会消磨掉以色列在加沙地区的做所作为,可逝去的巴勒斯坦人或许连块墓碑都不会有。如果说胜利的天秤本在势均力敌,那么伊朗总统和外长的遇难,显然是减轻了什叶派的重量,要么局势将迎来结局,要么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