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收到一位网友的私信,如下:

——你好,打扰了,我想请问一下,小学课文《同一个名字》幕后到底有怎样的故事,我查找该作家的作品及名字,都没有找到,一直很奇怪,不方便的话,就不麻烦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笔者查了一下,《同一个名字》在目前的教材中已经没有踪影,应该是被踢出教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一个名字》首次出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是2001年12月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七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文如下:


同一个名字
20年前,我还是一名修士,派驻新泽西州。我的工作对象是一些波多黎各移民。他们跑到美国来打工,为制作蔬菜罐头摘番茄、收青菜。他们携家带口, 梦想着有朝一日挣足了钱,回波多黎各老家盖上一所房子。

那一年是我来这个教区的头一年,可沃尔特o詹森却是最后一年了。他在罐头公司干了40年,即将退休。过去的25年,他一直在工厂做领班。他热爱和他一道工作的人们,大家也同样 爱戴他。

沃尔特告诉我,当地有一项热闹的传统活动——“回乡之旅”。每年12月,本教区的2000个波多黎各家庭总要聚会一次,每家拿出5美元,放到一个罐子里,再用一张纸条写上自家的姓名。然后,大家选出一个人蒙上眼睛,从那些纸条里抽出一张。被抽中的家庭就可以用这笔钱回波多黎各探亲,快快活活地过上两个星期。
“你来参加我们的活动吧 ,”沃尔特向我提议 ,“我会把你介绍给大家 。”
时至今日,我还记得白铁皮屋顶上飘舞的彩带,仿佛还能闻到意大利面食的香气,仿佛还能听到那动听的乐曲。墙上贴着波多黎各的旅游招贴画,人们围着我和沃尔特,兴奋地指给我看他们的故乡。我不由得惊叹,那真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

下午3点,钱都凑齐了。在抽出幸运家庭之前,主持人叫着沃尔特的名字,当众送给他一块匾,表彰他在这里的辛勤工作,感谢他多年来给予大家的关怀和友爱。热烈鼓掌后,大家请我来抽出那个幸运的家庭。

我被蒙上双眼,被人领到一只大鼓旁边。我把手伸进去,抓到一大把纸条,最后只留一张在手里。
我取下眼罩,大声念道:“沃尔特o詹森!”

欢呼声震耳欲聋。人们簇拥着沃尔特,向他道喜,同他热烈拥抱。

喧闹还在继续。我漫不经心地又把手伸进那只鼓里,抓出一把纸条。只见每张纸条上都以不同的笔迹写着同一个名字——沃尔特o詹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查它的国内的出处,它最早出现的时间,是在《读者文摘》(也就是现在的《读者》)1990年第2期上。当时原名叫《抽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刊物里,文章作者署名为:菲利浦·凯利,译者何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奇怪的是,文末没有标注来自于何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6年8月,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读者丛书”《百味小品》中收入了该文,文章标题仍为《抽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本书的出版,是让《抽彩》一文进入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的台阶。

随着《抽彩》被教科书选用,立刻它在各类鸡汤书中成为奇货可居的宠物,到处能见到它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渐渐的,这篇千字文受到了各类鸡汤书的青睐,被多种选本收入囊中,文章的标题均沿用《抽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略作罗列一下,看看《抽彩》在各个选本中出现的情况:

2001年,沈阳出版社出版的《心灵伴侣:呵护你一生的心灵读本》(张东峰编著)收入《抽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4年10月,南方出版社“名家极品散文学生仿写读本”中有一本《我没有钓住那条鱼:跟大师学记事》(王娟主编),收入散文50余篇,其中即有《抽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本书的标题中把收入书中的作者称为大师,这意味着《抽彩》的不名一文的作者菲利浦·凯利,已经水涨船高,晋升为大师了。

2005年9月,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学生经典必读丛书”中有一本《一生必读的名家小品》(彬彬主编),该书称“本书由世界历代名家优秀作品中精选出的优秀小品组成”,其中也收入了《抽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这套书里,把收入书中的作者称为“历代名家”,把书中的文章称之为“一生必读”,顿时,《抽彩》的作者跻身于名家行列,文本也成了“一生必读”,双管齐下,把《抽彩》拔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了。

2006年3月 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了《小故事大道理全集(青少年版)》(蓝迪汇编)收入《抽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7年5月,宁波出版社出版《感恩书》(姜颖主编)也收入此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抽彩》编入教材之后,改名为《同一个名字》,我们可以对这篇文章出人意料地进入中国语文教科书作出如下的一个大致判断。

《同一个名字》或叫《抽彩》,是一个典型的《读者》体。它在2001年进入教科书,正与当时的《读者》杂志在国内文化界处于登峰造极的地位相同步。

而随着中国读者对《读者》风的厌倦,这个课文也从课本中消失,可以看出,它在课本里的进与出,其实折射的是中国文化的起伏波动轨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盲目的崇拜舶来的片言只语,相信这种无法考证的鸡汤文里传导出的所谓精神营养,到今天终于正确地对待这种洋鸡汤背后的营养匮乏,只能说明我们的甄别的眼光更加理性、自信与穿透性了。

这样一篇小小的课文,本身后边却可以看出我们的文化履痕中的嬗变取向与选择舍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一个名字》这篇课文因为局限在2001年之后的一段教学时段中,接触到这篇课文中的学生并不是很多,但是,只要学过这篇课文的学生,还是会留有印象。

但这篇文章的最大问题是,它是虚构小说还是生活的纪实,文章里描写的事实,是真实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今天到外网上搜索一下,没有找到作者的任何信息,也没有查到这篇文章的来源,它好像是以天外来客的身份,突然空降到中国来的。

它初次亮相的地方,是国内鸡汤文的集散地《读者》,然后,便被国内的文化界奉为经典,捧为佳作,直到气宇轩昂地走进教科书,传播的是感恩、善良、励志这些主题词,文中的现实中的生存艰难,被轻飘飘的浪漫给掩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试想一下,文中在异域打工的外地人,二十多年未回家,这后边有着什么样的痛,什么样的日复一日的盼望,都被鸡汤文的最后一道绯红化解了。

这就是鸡汤文令人觉得没有营养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鸡汤文是把痛苦给淡化,从中提取出营养,然后喂给受众,让受众感恩戴德,感激涕零。为什么有一天鸡汤文贬值?是因为我们喝了这些汤,用韩寒的话来讲,我们仍然无法过好我们的生活。

空洞的掩盖生活真谛的鸡汤内涵,根本无益于我们生活的指引,反而遮掩着我们对社会的认知,迷惑我们的前进的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一个名字》就属于这样的类型。它炮制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同社会,人人都是善良的,都体谅着主人公无法回到家乡的纠结的痛苦,给予他一个机会,看起来,故事出人意料,人人都在这个情境里,合作制造了一个善意的谎言,来为好人提供一个好的机会,但是,这个机会,为什么会集中在这一年爆发?之前为什么不提供给文中的好人呢?而这个主人公回到家乡的愿望,还必须通过集体的善意来完成,这背后不是潜伏着生活的更多的不幸与艰辛吗?

鸡汤文用虚假的感动,来涂抹生活的千疮百孔的实质,只能让受众越来越唾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同一个名字》在中国教材中注定是昙花一现。它的来,与它的去,都是时代的石蕊试纸的一种最准确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