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自公元前209年起,项羽高举反秦的旗帜,直至公元前202年垓下兵败,这八年中,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历经了七十余场激战,从未尝过败绩,而他兵败垓下,是“时不利兮驹不逝”,并非因为自己不会打仗。

先不论他失败的原因如何,单他之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无疑离不开一位智者的鼎力相助,他便是范增。正是有了范增的出谋划策,项羽才能所向披靡。而后来项羽兵败,也正是因为少了范增的辅佐。

因此,我们可以说,范增是决定项羽兴衰成败的关键人物。那么,范增是什么人?他有哪些功绩?如果项羽听从范增的建议,他的结局又会是怎样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劝项梁立楚怀王

范增出生于公元前277年,居鄛人(今中国南部安徽省桐城南),他早年的生平无详细资料记载。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后,项梁指示项羽杀死了殷通,在吴中起兵,接收吴中郡下属各县,共得精兵8000人,项梁做了会稽太守,项羽为裨将,去巡行占领下属各县。

在陈胜被杀后,项梁集团面临着一个问题:师出无名。你这个将门之后是打算自立还是立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是自立,以什么名义自立?如果立他的话,那么立谁?正在项梁踌躇之际,范增前来告诉项梁:

“秦灭六国,楚人的仇恨最深,人们至今还怀念被秦昭王骗入秦国致死的楚怀王,‘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是有道理的。陈胜失败的原因就是不立楚亡后裔而自立,不能充分利用楚国反秦的力量,导致其势不长。自从你渡江以来,楚国将领纷纷前来依附,就是因为项氏世代为楚将,人们以为你能复立楚国社稷。你现在应该顺应民意,立楚王的后裔。”

于是项梁听取范增的意见,在民间找到楚怀王之孙熊心,仍立为楚怀王。项梁自号武信君。

助项羽打赢巨鹿之战

项梁英勇善战,率领大军在东阿大败秦军,又派遣项羽、刘邦两位猛将攻打城阳,于濮阳东再次击溃秦军。秦军被逼无奈,只能退守濮阳城内。项梁又率领项羽、刘邦等人攻打定陶,最终斩杀了秦将李由,连战连捷,威震天下。

然而,胜利使项梁变得骄傲自满,此时秦军派遣大量援军支援章邯。章邯得到援军后,突然袭击项梁,项梁措手不及,最终兵败被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章邯杀败项梁后,认为楚兵不足为虑,于是引军北渡黄河,大破赵国。赵王以陈余为将,张耳为相,败走巨鹿,章邯率领王离、涉间共四十万围攻巨鹿。

楚怀王以宋义为上将军,封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以宋义为主帅率兵五万前往救赵。由于宋义出兵不力,项羽听从范增的建议杀了宋义,于是诸侯都归附于项羽。此战中,项羽与章邯大战九次,最终降服章邯,从此名声大振。

后来,范增则成为项羽的重要谋士,被封为历阳侯,为项羽的霸业出谋划策。项羽更是尊他为“亚父”,视他为至亲至信之人。

鸿门宴建议除刘邦却不被采纳

公元前206年,范增与项羽并肩作战,一举攻入关中,刘邦驻军霸上,项羽的军队40万,驻扎在新丰鸿门。刘邦在关中秋毫无犯,还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前后简直判若两人。范增于是劝告项羽:

“沛公在崤山以东的时候,对钱财货物贪恋,喜爱美女。现在进了关,不掠取财物,不迷恋女色,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在小处。我叫人观望他那里的气运,都是龙虎的形状,呈现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云气呀。赶快攻打,不要失去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项羽却不以为然,或许在他看来,自己力拔山兮气盖世,而刘邦的10万军队,相较于自己的40万大队,无异于以卵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