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长的流线型车头,一抹中国红像一条缎带延伸到车身两边……5月17日上午11时许,在青岛市城阳区,一列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缓缓驶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四方”)厂区。它刚刚通过了国家高速列车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的各类检验检测和试验验证项目,不久后将驰骋于辽阔的祖国大地上。

“计量是现代工业发展的‘眼睛’和‘神经’,只有测得出、才能造的出,只有测得准、才能造的精。”国家高速列车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主任林永强介绍,以高速列车为例,从原材料技术创新等上游产业,到设计研发、列车制造、列车试验等核心产业,再到维护、检修等下游产业,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流程都需要大量计量测试器具和数据为之提供保障。可以说,计量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产业发展的快慢。

高速列车体现着国家科技、工业及创新能力水平,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国家名片”。去年9月,由中车四方设计制造的雅万高铁动车组,作为中国高铁列车出口第一单,驶出了国门,实现历史性突破。今年4月底,由他们筹建的国家高速列车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正式成立,作为我国轨道交通领域的首个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为上中下游企业提供全溯源链、全产业链、全寿命周期且具前瞻性的计量测试服务。目前,建立计量标准63项,计量校准技术能力231项,计量检测技术能力56项,年度服务企业300余家。

“在飞速行驶的高速列车上,任何一颗螺丝出现松动,都可能引发重大事故。以前,我们采用人工地毯式测量扭矩,这不符合数字计量低碳、高效的发展理念。我们新研发的转向架自动化装配生产线,配备了多种安装角度的电动拧紧装置,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同时,有效防止车间作业人员的误操作且每一组数据均能真实追溯,帮助动车组生产调试效率提升20%、产品出厂故障率降低5%。”林永强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均时速300公里的高铁,相当于每秒钟行进83.33米。在这样的速度中,人们透过玻璃望向窗外并不觉得头晕,在地势起伏中很少感到颠簸,旅途中的噪音、气压、视觉色彩等均令人舒适……其实每个细节背后都有无数次模拟测试。走进国家高速列车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里面各式各样的顶尖级试验台让人惊叹,它们支撑起整车振动模拟试验、整车滚动综合性能试验等全球领先的80多种动静态试验,研究人员依据这些量值,持续优化设计方案,推动我国高速列车产业提质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常说,量值定义世界、精准改变未来。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都以计量测试技术的变革为前提。计量测试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带来一系列颠覆性的科技革新,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和生活水平的大跃升。当前,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计量也在加快数字化变革,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山东省市场监管局计量处负责人表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它以龙头企业、计量技术机构为主体,能够有效推动建立产业先进测量体系与直接面向产业需求的测量技术服务,为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带来强劲动能,促进上中下游企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早在2022年底,山东在全国率先出台企业计量促进办法,鼓励头部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培育建设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截至目前,山东省建设计量器具国家型式评价实验室19个,国家级专业计量站6家,各类计量标准1.2万项,位居全国首位;获批国家碳计量中心(山东),建设国家级、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26个……计量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王鹤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