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泰山极顶到达山脚下的月亮

我们站在泰山脚下,被西边天际横亘的山峦控制着,就像一群被放出圈的羊,茫然地打量着这陌生的群山环抱着的空旷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暮色渐浓,太阳沉入到西天的山峰之下,导游指点着说,那个最远处的是天烛峰,展眼望去,果然见到挡在前面的山峰后边,孤独地挺着一个尖尖的峰头,让人的神思陷入其中。不过,那山峰并不觉得比庐山的高,不知为什么,其实两山的高度差不多,走在庐山的脚下,始终感到半边天上横亘着高耸的山峰,很有气势,让人禁不住把联想锁定在远处的切割了半边天的巨大山峰上,而泰山则仅仅是一个远处的峰尖来显示着它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导游建议我们到前面的小溪处去玩耍一下,然后到八点的时候,前去观看实景表演《泰山封禅》。导游说让我们玩过小溪再回来,走大路,上到表演场地去,但我们直接沿着小溪的路径,一直上行,然后借助台阶,便同样地来到了表演场地一侧。而实际上,这条小溪上面的一条便桥,本来就是实景表演演出时演员出入的天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近小溪,人很多,踏过溪上的坝,便到了对岸,很多人都在水边玩水,而圈起来的水塘,也成了游泳池,不少人在里面游泳。我们向上走,走了一段距离,便看到又是一座水坝,然后踏着坝上的石头,重新回到了小溪的右岸。沿着基本是干涸的小溪向上,边上出现了晚上观看的剧场,它们高耸着,像一个标志,而我们一路向上,一直来到一座悬桥处,被挡住了前行的与小溪相伴的路。只见简陋不堪的索桥被锁住门,上面贴着标志说这是演员的舞台,很难想象,这座破烂的桥会有人走过。而当晚演出,才明白这座桥上,将有演员走动,延伸的是舞台的景深,牵连起的是舞台虚拟景象与现实的桥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这里已经不能再往前走,便回身到了剧场前,时间甚早,只见半规月轮出现在剧场后的峰峦之间,闪着晦暗的幽静的光芒,与山峰呈现出古怪的对应关系,令人时时注意那种不谐和的生硬对比。

临开演前,走进剧场,对面,是一个巨大的斜坡,将是今晚的表演舞台。下面的舞台上,正在拍卖书法,一名书法家,在一张桌子前书写,已经忘记其名,拍卖先喊出二百元,然后向上加码,观众在席上拍下后,便由演员送上。后来发现这个书法家在结束后,还在剧院的门口那里卖书法,只要二百元一张,当初剧场里的那种竞拍又有何意义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封禅大典》剧目主要是历朝历代泰山封禅的历史回顾,全剧总共分为五部分,第一场是秦始皇祭拜,也最宏伟,因为剧场里复原了战场的场面。火红的写意,铺天盖地,仿佛历史上的战火重新燃起。后来是汉朝皇帝、唐朝皇帝等主导的各个朝代,视觉效果不如第一场,看了颇为乏味。

在演出过程中,后面的泰山一直高高地耸立着,且后边的天光渐渐地暗淡下来,模糊了山的轮廓线,而一轮月牙孤独地悬浮在山巅之上,仿佛守着远古的精神,映衬着现代人的视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剧场某一个场景中,也出现了一轮明月,布景制作出来的月亮,与天上的月亮交相辉映,呈现出一种历史与现代的默契,也最让人发思古之幽思。

当剧场沉浸在黑暗中,远处的泰山勾勒出朦胧的轮廓,守着它的冰冷与漠然。而天上的一轮月亮,把它的光,穿过泰山的顶峰,到达了山脚下,好像它在全程地把泰山触摸,而我们在山脚下感受到的月光,只是一种最终的末路,月光一路而来感受到的神秘,是否能够被月光承载,这是我最为关心与期待的秘密,但是没有任何一绺月光告诉我,我唯有一片迷茫,但就在这一片迷茫中,我对长途跋涉穿过泰山高程的月光涌上了几分敬重,几分凝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总觉得,在山脚下更能感受到山的魁伟与神秘,仰首看去,整个天空被那黑乎乎的山峦蛮横地霸占着,它所占据的位置发散着怪兽般的沉重而巨大的光泽,似乎随时可以把它的动弹抛洒下来,然而山又是那样的坚固与铁质,只是装模作样地显示出它的穷凶极恶的动势,却没有把它的威胁向前挪移一步,但这已经足够,那高及天宇的山峰,已经让注视的目光栖息在上面,产生一种无奈的寂寞与冰冷之感,设身处地地想象一下,如果自己处在那样的高度,会感受到山顶的什么样的秘密,就会在心里回荡一起一种低回的苍凉。默默地守望着山顶那孤独的山峰,那个高度的孤寂,仿佛自己也已经腾空而去,被置放在那个可以用目光遥观却不能贴近的危崖险地,我的目光已经被那一份寒意浸透,瑟瑟发抖,那份高不可攀的险峻感,已经让我感受到压顶的巨大难受,我在这一刻,只能臣服地低垂下我的视线,让我再也不敢让想象驰骋到山的顶巅去作峭遥游。所以,我一直愿意把自己对山的崇拜放在山脚下,在这样的角度,能够感受到山的全部峥嵘与巍峨,而当走到山顶,望向山脚的时候,只会看到一马平川的平地,看到一望无际的横阔,绝无从山脚下寄寓山巅的豪情与神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刻,当我坐在泰山脚下,看着远处的半天里已经被黑暗吞噬掉的泰山的一个峰峦——天烛峰,我的心思里,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它的庞大的体躯带给我的浩大与滞重,我低迷着我的巡视,感到山的有力,山的实在,而当有一绺月光从山顶的边地经过时,那份高悬的山的力量,也被那月光洗净了,传导到我的身边,让我在丝丝缕缕暗淡的月色中,再度感知了山的锋芒,山的隐秘。

那穿透山顶到达山脚下的月亮,便在我的心中成为一种不肯离去的印迹,告诉我很久远之前的历史,告诉我很高深空间里的一种存在,它让时间与空间,在一刻汇聚在我身边,把我紧紧地缠住,我明白,此刻我只是一个偶然的空间与时间之网里捕获住的一只蠓虫,失去了自我,也失去了动弹的能力,我只能被这份强大的粘性,牢固地固着一个巨大的网上,成为一个只能够感受、只能够呼吸却不能发出自己声音、流动出自己的气息的木然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是泰山之夜给予的一瞬间的冰冷的教导,这是一座山在那一刻属于它的时光里,教给我的生命的启迪。

泰山,我无法分享你的任何时刻,我只能擦着你的坚硬的边,在你的像我一样曾经贴靠过你的月光里,感受到你的全部坚定与本真,而我,会和那一天穿透泰山的月光流走,流走在岁月的永不止息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