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初夏

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

“今年520是我度过的最特殊的节日。”当看到棕发红瞳、西装马甲的男友手捧一束鲜花从人群中走到自己面前时,阿沫觉得自己心跳都要停止了。在一整天的约会过程中,他们一起吃饭、牵手、逛街、打卡,最后在傍晚时拥抱告别。不过和普通情侣不同,阿沫约会的男友是她付费委托coser扮演的游戏角色“陆沉”。

惊蛰研究所此前在《磕糖又氪金,女性向游戏在“她世界”里捞金》一文中曾提到,随着乙女游戏内容消费的升级,不少女性玩家们不再满足于在游戏里和角色“网恋”,而是尝试付费委托同性coser扮演游戏角色,在线下进行一场“真实”的约会和恋爱。

随着日渐增加的市场需求,许多活跃在其他圈子的coser也开始涉足乙游委托,甚至有不少素人也加入其中。透过“2.5次元”的裂隙,女性玩家与游戏角色的真实情感链接和情感羁绊,正催生出一个新的细分产业。

约最新奇的会,做最快乐的甲方

“cos委托”的兴起,与目前女性游戏群体的崛起不无关系。

QuestMobile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女性群体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占比持续提高至49.5%,截至2024年1月,女性用户月活规模达6.08亿。其中,90后占比最高,达19.4%,同时二线及以上城市用户同比增长6.6%。

女性用户群体的扩张,为游戏市场的增长带来了新的动力。特别是近几年,乙女游戏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且消费市场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成熟。不管是今年上线即爆火的「恋与深空」,还是此前的“四大国乙”,都通过发售周边和IP联名等形式验证了其商业价值,也侧面印证了女性玩家的消费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为什么女生会玩乙游?”这个问题,知乎上有游戏策划给出了“高赞回答”:大众以为的乙女男主只是一个普通的纸片人。但实际上,每个角色都是由游戏厂商找资深画师团队,依据运营分析出的数据画出角色形象,然后找深谙市场的剧情策划,设计出有性格特点、个人特色的男主角色。就连配音部分也是花大价钱请TOP级别的CV,用最有魅力的嗓音讲出最撩拨人心的话。

更形象地说,除了不能在现实生活中相遇,“乙游男主”就是一个长得好看、声音好听、有人格魅力、会给你安排惊喜、在每个纪念日都准备有仪式感的活动,并且死心塌地爱着你的完美男人。

在技术的赋能下,乙游男主们也逐渐模糊了真实与虚拟的界限,试图为玩家创造更真实的情感体验。例如今年上线的「恋与深空」首次将女性向游戏与“3D+ACT(动作游戏)”融合,用3D技术和沉浸式叙事,增强玩家与角色之间的互动。

不过穿梭在各个乙游的玩家们却清楚,再真实的恋爱体验也弥补不了“次元有壁”的遗憾,于是线上产生的需求便需要一场“2.5次元的约会”来满足。

“约cos委托的目的是希望把电子男友带到现实中。”乙游玩家小星告诉惊蛰研究所,起初自己是在网上看到coser(通常被称为“委托老师”)发布的接单帖子,后来就私信询问了价格和排期,体验了一下。

据小星介绍,约会当天“单主”(即付费委托方)和coser会像真实情侣一样度过完整的一天。“吃吃喝喝逛逛和贴贴抱抱都有,价格在300元到500元不等。”此外,单主还需要承担包括吃饭、差旅在内的全部费用。如果要指定coser扮演之前没有出过的角色,单主还需要负担角色服装和妆发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星供图

截至目前,小星已经约到过萧逸和夏鸣星(均为手游《光与夜之恋》中的男主角),以及其他角色cos。小星表示,自己约cos委托没有固定频率,也没有固定对象,“什么时候有钱了什么时候约委托,这次约完下次约新的,不把鸡蛋放同一个篮子里。”

与小星“低频率约会”“换新式找委托”不同,玩家阿沫在“蹲到”一位关注很久的coser后,仅寒假就“约会”了3次,还在过年期间与委托老师一同拍了海马体的新年照。阿沫表示,一次cos委托的约会体验越是美好,就越想通过下一次委托,延续这种与角色的线下恋爱感受。“时间上允许的话,只要老师不停单,她大概会成为我单方面的固定委托。”

阿沫想要一直延续的恋爱感受,源自于coser的定制化服务。据阿沫介绍,在确定接单后,coser会先发给她一份调查问卷,了解一下约会当天单主希望被怎么称呼、能接受的亲密程度,以及平常的饮食口味和恋爱模式。“约会的前一天我们还会一起换上情侣头像,然后把壁纸和锁屏换成我们彼此的合照。在没有连续委托的情况下,约会结束后我们还会保持1到2天的情侣头像。”

除了委托市场的热闹之外,惊蛰研究所在浏览相关帖子时还观察到一个现象——绝大部分被委托的男主角色都由女性coser来扮演。而在coser圈子里,反串也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例如知名coser卡琳娜扮演的男性角色“五条悟”和“查理苏”,不仅让她的cos破圈,也让更多人意识到女生cos男角色也可以实现高度还原。

对此,阿沫也表示:“对方皮下(指coser本人)是女性,能够最大程度保障单主的安全,加上并不是性别一样就一定会贴合角色,而且很多‘太太(指乙游女玩家)’们也无法做到和陌生男性亲密接触。所以,没有比女性反串的二次元男友更符合女性幻想的存在了,找女性coser也就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沫供图

卷入一场“爱”的角色扮演

可以确定的是,因为玩家热情和需求的增长,让cos委托在这两年进入了高速生长的阶段。这个听起来很小众的词汇实际上比想象中要更受欢迎,讨论度高、流量大,是小众爱好破圈的共性。

惊蛰研究所在小红书平台搜索“cos委托”的关键词,显示有超过17万篇相关笔记,即使以同城为筛选条件,也有不少玩家和委托发帖。惊蛰研究所还发现,目前热门乙游男主中,「光与夜之恋」的角色cos委托相对较多,约会项目从普通约会,到与单主拍写真甚至是婚纱照都有。

接受委托的coser们会明确标出自己的“约会价格”,一般委托费按天计算,从每天几百到几千元不等,一些久负盛名的成熟coser不仅档期紧张,甚至价格也高于市场平均价。

不可否认这门生意很赚钱,而各位coser们也卷得厉害。和女孩们约会,听起来难度并不高,成为一名委托老师也不要求有什么专业技能和学位证书,只需要几张“角色定妆照”和一次约会前的“线上视频面试”即可。但要想在初次见面时就调动单主情绪,就要十分考验委托老师的“约会技巧”。

委托coser赛赛向惊蛰研究所介绍:“委托的服务质量和价格是直接挂钩的,拥有好的口碑和过硬cos水平的委托服务,在价格上会高出一截。一天的委托费用通常不超过四位数,不过也有单主会给出超高预算。”

同时,赛赛提到cos乙游男主并不是简单的在服装造型和角色妆容上体现。首先在硬成本方面需要超还原的假发,这需要coser找“毛娘”定制或者自己做。有时候为了更贴合男性角色,假发边缘还要用胶水黏合。此外合适的角色服装、增高鞋增高垫和垫肩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了隐藏自身明显的女性性征,委托老师一般要提前准备束胸衣,甚至还需要穿一层肌肉衣。

在软成本方面,包括原相机试妆视频、委托前几天换头像与单主聊天、提前准备见面的小礼物、当天的情绪价值以及委托结束后当天照片的精修都要做得面面俱到。赛赛还表示,目前市场的需求比较大,而她的档期已经排到6月以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赛赛提供的语c聊天记录和委托后的返评

在为什么接委托这件事上,coser的目的也有所不同。coser栖梓表示玩cos和接委托都是自己的爱好,自己并不追求接单数量,“我接委托很佛系,有时间就接一下,而且我的委托价也很便宜,包天才150元。”

栖梓也向惊蛰研究所介绍了自己的接单流程。“在单主支付定金后,我会发给单主一份提前准备好的调查问卷,里面会详细询问单主的要求,比如角色、时间、约会见面的地点,以及一些委托间的小互动看单主是否能接受,还有关于饮食以及忌口。确定委托的流程,最起码需要一周。”

栖梓强调她在正式委托之前会多看单主约的男主角色剧情,反复揣摩角色的性格,如果是在不了解角色设定、剧情背景的前提下,贸然扮演一个角色,极其容易OOC(“Out Of Character”,指角色扮演与角色设定不符)。“如果单主有提前要求,我也会在这一周内给予语c(语言cosplay,通过文字对话演绎所饰演的角色)服务。通过这一周的线上沟通,也不至于让单主在真正约会那天感到紧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栖梓供图

交易砝码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在看到cos委托的市场机会后,许多原先活跃在其他圈子的coser,也开始涉足乙游cos。甚至有不少素人也进入到了市场之中。但由于cos委托缺乏标准化的服务内容,且服务体验高度依赖于coser提供的情绪价值和角色还原度,因此单主和coser之间也容易出现争议和纠纷。

例如约会体验的好与坏、角色妆造的还原度,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主观感受。加上委托双方大多只有口头约定,如果一方跑单、逃单或者对委托服务不满意,是否退押金、怎么退押金也成为双方一大矛盾。

在面对纠纷而又无法协商时,当事双方也缺乏有效的维权途径,只能通过网络发布避雷帖和视频曝光,但已经造成的经济损失大概率无法追回。

自称是“约了几十个委托踩了800个雷的怨种单主”的许寂向惊蛰研究所表示,自己遇到过的踩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委托高P(过度修图)、身高身材不相符、妆发不还原、约会迟到,以及委托抛开角色过多讲述私人生活。“我是一个反射弧特别长的人,委托当时的一切情绪都会被快乐冲淡,所以刚开始约委托遇到这些坑的时候并没有及时意识到要维护自己的权益。”

和许寂一样“踩雷”的单主并不在少数。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单主在经历了不愉快的约会体验,又没能得到售后补偿后,选择将coser“挂出来避雷”,甚至在小红书、微博有一些专门收集此类帖子的bot账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交平台上的“委托挂人”帖子

“只靠外形就能立足是不可能的。委托的本质是服务,要扮演成虚拟角色。如果原本角色设定是很温柔的,而委托老师在约会过程中却表现得暴躁、口不择言。那体验感毫无疑问会大打折扣。所以也能看到,即便是一些外表很伟大(指形象出色)的老师,也会被挂。”身为coser的小辩对惊蛰研究所说道。

在处理售后争议方面,目前也有一些有限的解决方式。“单主对外形不满意的话,可以在约会前通过协商取消约会。跑单则按责任划分为两种:单主跑单,定金不退;如果是委托老师跑单(例如时间冲突)会优先协商,协商失败就退单退款。”小辩表示,在委托交易中,双方更多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所以出了问题会尽量先通过协商解决。

在国乙游戏的次元边界内,cos委托影射的是玩家情感需求的无限边界,“纸片人老公”或许已经不只是游戏代码,而是带有陪伴性的产品属性——玩家期待和纸片人一起过任何有意义的节日,也愿意为他购买联名商品,甚至可以花高价包下一线城市的大屏只为给他庆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玩家为《恋与制作人》角色“白起”投放的生日应援广告

而cos委托让玩家们和游戏男友见面成为现实,不再是玩家单方面在三次元生活中花钱付出,但市场日趋火热却没有明确的规范,这就导致很多潜在用户想要尝试约委托,却担心“约会体验不好”而踌躇不前。

尽管cos委托在交易过程中可能存在许多问题,但是好的约会体验却能为玩家们在现实生活中提供一丝慰藉。委托老师们之所以被一部分乙游玩家称为“造梦师”,是因为在玩家看来,cos委托的意义不是交易,而是爱与爱的交换。

有cos委托的玩家在社交媒体上留言:“并不是请人扮成你喜欢的样子来爱你那么简单的事,而是请人扮成你喜欢的样子,来承接你迫切需要落地的爱意。”而在二次元与三次元交汇的边界,爱以一种从未有过的方式出现在了人们的面前,也为人们打开了一个新的市场。

*文中阿沫、小星、赛赛、栖梓、许寂、小辩均为化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