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著名作家白桦于2019年元月15日去世,终年89岁。白桦的作品,如果用著作等身的尺度来丈量的话,并不是很多,他的四卷本文集,不过270万字,在当代作家中,不算是一个高产的作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最大创作成就,应该在剧本的编写中,尤其是众所周知的《苦恋》所掀起的一场风波,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史里必提的一个重要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的拍成电影的《孔雀公主》打造了“奶油小生”唐国强的称号,电影的油腻也显示出白桦创作中的一种太注重诗情而缺乏生活写实的缺陷,这也使得他在文坛上的影响力显得有一些古怪,一方面他的名声大振,八十年代,他出国交流成为测试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一个石蕊试纸,但究竟有多少人读过他的小说,至少小编没有读过他的一个文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白桦过世后,他的很多的经历介绍中,都称他为“风流倜傥”。一个什么样的男人会获得这样的称号?可能张贤亮可以当得了这个称号,如果你说王蒙也有这个美誉,恐怕不会有多少人赞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桦确实是少年才俊,23岁的时候,就出版了第一本小说集《边疆的声音》,24岁编剧的电影剧本《山间铃响马帮来》就被拍成了电影,轰动全国。试问当下中国,目前有此才能的,恐怕只有韩寒与郭敬明堪与相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十年代初,白桦随第二野战军进军西南,后来在昆明军区创作组工作。1953年的时候,23岁的白桦陷入了他的热恋之中。他在西南军区大礼堂的一次舞会上,对一名年轻的舞蹈女演员生起了爱慕之心,但是白桦有爱心,却没有情胆,辗转反侧,寤寐思之,其痛苦不堪言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朵金花》中的王苏娅

当时,后来以写诗而闻名的顾城的父亲顾工也与白桦在一起,从中牵线搭桥,有一天,顾工看到后来在《五朵金花》中扮演金花之一的王苏娅经过,便让王苏娅去把白桦心仪的那个女孩叫来,女孩来了,但白桦却吓得躲在了被子里,不敢出来。一个良好的机会,就被他这么错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正如《芳华》里所描写的那样,有一种女孩,你可以与她接触,融融乐乐,但一旦捅破了那一层纸,很可能就会玉碎宫倾,前功尽弃。

白桦就经历了《芳华》中与刘峰相似的那一幕。有一天,他打电话叫来了心仪女孩,女孩也很高兴,与他相谈甚欢,但是,白桦情不自禁地发起了实质性的进攻,竟然拿起了女孩的手,吻起了女孩的手心背。

如同刘峰的错误,就是误解了女孩的意思,一旦他出手的时候,女兵甩手出去。同样,白桦的心仪女孩,突然翻脸不认人了,之后,这个女孩刻意回避白桦,白桦的疑似初恋就样结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桦与潘虹

八十年代后,顾工还见到了这位白桦曾经追求过的女孩,这个女孩后来发展也不错,嫁给了驻外大使,自己也在一家文艺出版社工作。顾工曾与这个女孩提及当年的往事,她的回答,基本像《芳华》中的雷同情节,说她找过政委,请示怎么办?政委说她才二十岁左右,不急着谈情说爱,女孩为此拒绝了白桦。

同时,这个当年的女孩也很关心白桦,对白桦在外风流的名声,也表示了一定的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述材料主要是引自顾工后来的回忆白桦的部分章节。下面,为了防止转述失真,小编原文照录:

这个心仪女孩八十年代这样谈起白桦:“我还喜欢读白桦的作品,我为他的成功、成就而高兴,暗中我还有一点点自豪;不过后来又听到些流言——但愿真的只是流言——传说他有不少风流艳史。这又使我难过,不仅仅是为他和为我个人难过,也是为了他的妻子王蓓,王蓓是位优秀的女演员,也写作品,写得很好。白桦能有王蓓,我暗中感到宽慰,我希望他俩生活得美好……”

对白桦的风流,白桦的同事,在各种文章的字里行间,都表示了这样的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冯牧当年主持昆明军区文化部工作,可以称得上是白桦老上级。白桦的一举不动,都难以逃脱老首长关切的注视目光。但是,他还是对白桦表示了忧戚之情。他曾向朋友提到:“这位老兄最近又在跳冰上芭蕾了。”

白桦的当年同事、诗人公刘也在1981年左右、白桦炙手可热的时候,向他进言:“谁也打不倒你,唯一能打倒你的是你自己。”言外之意,是告诫老朋友千万别在风流倜傥上栽了跟头。公刘对白桦的风流作了如下的评价:“他上了年纪而居然还有某种魅力,更招人议论,他表现了某种程度的幼稚和自我欣赏,自然招人议论,但他逐渐走向成熟了,同样招人议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桦在中年之后,一头银发成为他的标志性的潇洒符号,但有意思的是,这种一头银发,却在新晋作家那里,成为一种不适时宜的反讽的另一种反向符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莫言在他的惊世骇俗的小说《红蝗》中,就对满头银发的学者进行了刻薄的讽刺,小说里写道:“我刚一出门,就看到教授扶着一个大姑娘短促的腰在黑森森的冬青树丛中漫步,教授满头白发,大姑娘像一朵含苞待放的玫瑰花,谁也没注意他和她,因为他像父亲,她像女儿。我知道教授只有一个儿子。……”

巧合的是,白桦也有一个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里,我们实际上,看出新晋作家用一种新的审美观,改写了以满头银发的特质塑造出来的八十年代早期的那种以白桦为基质的暮年文化才子形象,反映了白桦为什么在八十年代后期,要迅速地被莫言、王朔的那一种新的文化叙事型作家所替代的原因。

白桦那一代作家迅速在八十年代中期之后,退居了文化界的边缘地带。这一方面反映了白桦他们的语言功力,还是未能适应新时代文学的与时俱进的要求,表述方式的落后,使得他们基本难以跟上八十年代文学大潮汹涌的刀光剑影,迅速沉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4年,白桦(中)与徐怀中(右)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与白桦同时出道的徐怀中,却在八十年代的文学中,用他的清丽的文字,占据了一个不可动摇的山头,这只能说明,徐怀中的语言功力要比白桦强大得多,但是,徐怀中过去空有叙事功力,却缺乏白桦的那种激情的涌动,这也是导致白桦与徐怀中此消彼长、各领风骚不同时代的原因。

那么,白桦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风流倜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桦并不回避自己对爱的执着与追求,他曾经在一次采访中对此明确表态:“作家、艺术家如果失掉了爱,真的,他的作品会干巴巴。你想想大家熟悉的经典作家,雨果在80岁以后还在恋爱,他还在奔忙,去很远的地方去会见他的情人。”

大家觉得白桦是不是借雨果的故事,诉说着自己的内心情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