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刘嫚 发自北京 5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发布“2024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其中《健全生育支持的法治保障》报告显示,中国的生育支持政策法规体系化构建和法治化建设仍存在一定不足,尚未形成政策和法规合力。报告建议,应将应对少子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从理念上树立人口是根本财富、生育是发展动力的先进理念,加强统筹布局,可以成立中央人口与家庭发展委员会,以人口发展为核心目标,更强有力高位推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发布“2024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

报告显示,当前,中国生育支持工作的体制机制基本确立、法规政策初步完善,生育相关领域规范基本健全、相关政策实践稳步推进。各地政府采取完善生育假期规定、加大生育补助力度、提供住房优惠政策、促进托育产业发展、保障女性就业权益、塑造儿童友好环境、促进家庭组建与生育等生育支持典型措施推动生育友好城市建设,中国初步搭建了生育支持架构,形成一套从中央到地方多层次的生育支持法制体系,中国生育政策法规体系的建设雏形初具。

但报告也提出,人口与生育问题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生育问题涉及领域多,覆盖范围广,影响因素复杂。低生育率是社会问题的综合结果,群众的经济状况、时间分配、生活质量都会显著影响其生育决定。

“中国的生育支持政策法规体系化构建和法治化建设仍存在一定不足,政策落地落实不够,尚未形成政策和法规合力。”报告认为,顶层战略部署上,应对少子化尚未上升为国家战略,生育支持的机构设置仍有待完善,生育支持的多元主体协同不够,缺乏中央整体统筹与有力推动。政策落地效果上,部分地方生育政策具有滞后性,未能充分满足群众的生育需求,生育支持尚未形成良好社会效应。法治保障上,当前法治体系未能适应生育政策转向,针对政策规定的弹性上下班、育儿假试点等制度法律衔接不足;生育支持法规体系不完善,生育相关领域的部分法规位阶较低,难以协调全国性生育事务;基本制度不健全,生育保险、免税规定对生育支持力度不够;可操作性不强,生育保障的部分条款多为倡导性条款,缺乏保障措施和救济途径的规定。

对此,报告建议,应将应对少子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从理念上树立人口是根本财富、生育是发展动力的先进理念,加强统筹布局,可以成立中央人口与家庭发展委员会,以人口发展为核心目标,更强有力高位推动。

报告还建议,充分发挥生育权对生育政策引导作用:一方面,鼓励生育,从法律层面确立鼓励生育的价值导向;另一方面,保障生育,公民在生育过程中遇到困难,国家与政府有提供帮助与救济的义务。

在完善生育支持法律保障体系方面,报告建议,推动生育法治体系由传统“限制生育”向“支持生育”转变,推动政策与配套法律衔接、上位法与下位法衔接,形成生育政策体系与法治体系合力,并为公民生育权救济提供法律途径。同时,重塑生育保险制度,改善生育全周期医疗服务;重塑托育公共服务制度,加强建设,扩大供给,强化监管;重塑生殖健康服务制度,提高群众生殖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