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极氪于2024年初这个时间节点登陆资本市场,与其说是阶段性胜利,倒不如说是无奈地选择。

作者/无字

出品/新摘商业评论

“蔚小理”之后,又出现了一家登陆美股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百度

美东时间2024年5月10日,极氪汽车在纽交所挂牌上市。上市首日,极氪以26美元/股的价格开盘,较21美元/股发行价高23.8%,收盘报28.26美元/股,较发行价涨34.57%。

极氪在纽交所首日表现不俗,固然是因为近期其产品交付量节节攀升,更重要的原因,或许是因为公司估值大幅度缩水。按21美元/股发行价计,极氪汽车的估值约为52亿美元,相较2023年2月A轮融资投后约130亿美元的估值,缩水约60%。

估值如此低的背景下,极氪依然毅然决然地登陆资本市场,一定程度上昭示出其现金流吃紧的内在焦虑。

上市后,极氪确实可以打开融资通道,获得喘息之机,但需要注意的是,极氪正积极参与价格战,利润空间或将大幅收窄。如果不能及时扭亏为盈,有“蔚小理”珠玉在前,资本市场或许会愈发谨慎看待极氪。

一、一鸣惊人之后,极氪走到哪里了?

尽管同属造车新势力,但与“蔚小理”等企业成立于2014年前后不同,极氪直到2021年3月才正式成立。

不过由于有吉利保驾护航,极氪并未像大部分造车新势力一样,蛰伏数年才推出产品,而是在成立的次月就推出了首款产品——电动猎装车极氪001。

据悉,极氪001基于吉利全新的纯电动平台“SEA浩瀚”打造,搭载双子电驱系统,最大功率400kW,搭载“极芯”电池包,NEDC续航最高712km,价格区间28.1万元-36万元。

因产品形态极为亮眼,并且极具性价比,极氪001问世后迅速引爆市场。2022年,极氪001累计交付7.91万辆,平均每月交付量约6500辆。

不过遗憾的是,极氪后续推出的产品纯电MPV极氪009 、紧凑型SUV极氪X等产品并未复刻极氪001亮眼的市场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极氪

以极氪009为例,其发布于2022年11月,定位为全球首款原生纯电豪华MPV,售价区间49.9万元-58.8万元。盖世汽车数据显示,2023年,极氪009累计销量仅1.92万辆,月均销量仅1600辆左右,远低于腾势D9、岚图梦想家等产品。

极氪009之所以销量遇冷,主要是因为产品力有限。作为一款50万级的高端MPV车型,极氪009缺失诸多中低端车型都配备的方向盘电动调节、HUD抬头显示等舒适性配置,并且品牌溢价能力有限,很难说服消费者买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极氪

事实上,随着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加剧,极氪不光新产品难以吸引消费者,王牌产品极氪001也锐气不再。官方资料显示,2023年,极氪001全年销量为7.61万辆,同比仅增长5.84%。整体而言,2023年,极氪共交付11.87万辆新车,没有达成年初定下的年销14万辆目标。

二、三年亏200亿,极氪亟待资本市场“输血”

众所周知,汽车是典型的重资产产业,造车新势力凭空造车,需要承担巨额的制造、研发、渠道等成本,大多身陷亏损泥潭。比如,2021年-2023年,蔚来和小鹏均处于亏损状态,合计亏损分别为391.77亿元和243.77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极氪IPO招股书

尽管有吉利赋能,极氪也没有摆脱亏损宿命。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极氪净亏损分别为45.14亿元、76.55亿元以及82.64亿元,三年合计亏损204.33亿元。

极氪身陷亏损泥潭,并且亏损额逐步扩大,主要是因为旗下汽车产品主打高性价比,利润空间十分有限,并且研发、营销等费用不断上涨,进而导致营收、成本严重错位。

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极氪研发费用支出分别是31.6亿元、54.46亿元、83.6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8.36%,合计169.75亿元。无独有偶,同期极氪的销售费用支出也分别高达22亿元、42.45亿元和69.2亿元。

研发、营销等费用飞速攀升的背景下,如果极氪的产品有更高的溢价,那么其也可以尽量规避亏损。但如前文所述,2021年初问世的极氪001主打高性价比,这决定了极氪的利润空间非常有限。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极氪的毛利率分别为1.8%和4.7%。

诚然,随着极氪001交付量逐渐攀升,实现规模化,以及售价更高的极氪009等产品逐渐问世,2023年,极氪的毛利率达到了15%,但横向对比而言,极氪的利润空间仍低于大部分造车新势力。财报显示,2023年,比亚迪、理想和特斯拉毛利率分别为23.02%、22.2%和18.2%。

更令极氪感到焦虑的是,由于已经许久未拿到新的融资,公司现金流正高度承压。 招股书显示,截止2023年末,极氪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金额为32.6亿元,按2023年的资金使用情况测算,极氪甚至都难以撑到2025年。

因此,极氪必须尽快登陆资本市场。早在2022年12月,吉利就发布公告称,拟分拆极氪并让其独立上市。2023年11月,极氪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招股书。

不过由于亏损持续加大,短期内看不到盈利的希望,资本市场仅给予极氪52亿美元左右的估值。如果没有亟待上市的焦虑,极氪未必会接受如此低的估值。

三、价格战愈演愈烈,极氪无奈“内卷”

尽管已经登陆资本市场,打开了融资通道,但极氪接下来或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因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红利正加速收窄,诸多车企都挑起了惨烈的价格战。

据《晚点财经》不完全统计,2024年4月有至少43家车企的128个车型降价,今年以车型统计的降价次数已超去年全年。

以比亚迪为例,2024年2月,其宣布秦PLUS荣耀版上市,起售价为7.98万元,降价2万元,喊出了“电比油低”的口号。此后,比亚迪又相继推出荣耀版汉、唐等车型,起售价仅16.98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已经实现规模化,比亚迪主动降价,并不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财报显示,2024年Q1,比亚迪毛利率为21.88%,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

因此前几款产品的竞争力正逐步走低,行业内卷压力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极氪也不得不加入价格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极氪

2024年2月,极氪推出新款极氪001,售价区间为26.9万-32.9万元,不光比上代便宜3.1万元,配置还全面加强,标配激光雷达、8295芯片、800V高压、碳化硅电机等旗舰配置。

事实证明,低价确实是俘获消费者的利器。2024年4月,新款极氪001销量达11729辆。2024年1月-4月,极氪交付量同比增长111%。

不过对比而言,相较比亚迪动辄数十万的月销量规模,极氪汽车的销量还很有限,很难复刻前者价格战实现规模效应的商业神话,面临的损失或许远大于收益。

以特斯拉为例,2023年以来,其汽车产品销量不断走低。为了策动消费者,特斯拉屡屡下调产品售价。2024年1月,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纷纷降价,最高直降1.55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特斯拉2024年Q1财报

调低产品售价,虽然推动特斯拉销量攀升,但也牺牲了一部分利润。财报显示,2024年Q1,特斯拉毛利率为17.4%,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总毛利润为44.38亿美元,同比骤降下降16.7%。为了减轻财务压力,特斯拉已开启数轮大范围裁员。

考虑到极氪的产品和品牌定位都更接近特斯拉,并且销量远低于特斯拉,其加入价格战,或许会重蹈覆辙特斯拉利润空间收窄的覆辙。

整体而言,极氪于2024年初这个时间节点登陆资本市场,与其说是阶段性胜利,倒不如说是无奈地选择。

因为迟迟未能打开市场,扭亏为盈,目前极氪正面临巨额亏损以及现金流吃紧压力,为了尽快找到“血源”,不得不接受估值缩水的宿命。

虽然2024年以来,极氪的销量节节攀升,但这很大程度上都建立在价格战的基础上,无助于公司扭亏为盈。

这似乎也预示着,短期内,极氪难以摆脱亏损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