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890年,时任江南制造局总办的刘麒祥就注意到制造局虽然已经能够仿造西式枪炮,但是所需钢料都是从西洋购买,因此就上书建议购买炼钢平炉自产枪炮钢以解决原料问题。清廷接到刘麒祥的奏折以后颇为重视,立即准奏并拨款进口炼钢电炉,让江南制造局建立炼钢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南制造局造炮车间

江南制造局购买的是克虏伯公司的西门子马丁炉,经过一番安装和调试,1891年就已经开始试炼钢料,在当年生产了枪炮钢21701磅,也就是10吨不到一点的样子。刘坤一将江南局所产枪炮钢样品送到天津机器局检验,最终结果是和洋钢不相上下,完全可以满足生产枪炮之需。

之后江南制造局就开始了试运行,1892年生产了137956磅枪炮钢,1893年是80842磅。到1894年的时候,江南制造局的枪炮钢生产已经逐步进入正轨,产量提升到了753536磅,此后两年基本也是稳定在这个数字附近,1897年则飙升到了4538240磅,此后有所回落,不过年产量一般也都在150万磅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南制造局炼钢厂

当然了,即使是1897年江南制造局钢料生产的巅峰期,其实一年也只有2060.36吨而已。这个数字不要说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根本不值一提,即使是在当时也不算高,甚至不足以完全满足自己生产武器之需。不过总体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尝试。而且要知道,此时的日本钢铁生产也起步不久,后来赫赫有名的八幡制铁所1897年才不过开始开工建设,江南制造局的速度还要更快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清时期另一个著名钢铁工业汉阳铁厂

不过可惜的是此后江南制造局的钢料生产就因为时局日益混乱、经费不足等原因止步不前,一直没有太大的发展,后来更是彻底废弃,可以说非常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