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是前任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在他执政时期曾大力推动了两岸的经贸往来。两岸之间的经济活动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以至于如今大陆还有很多人把马英九视为台湾统派的一员。有专家指出台湾岛内是“统派上台后不想统,独派上台后不敢独”,无疑是把马英九和国民党当成了统派的一员。但这实际上并不符合马英九的两岸政策和国民党内的价值取向,两岸的经贸往来虽然紧密,但是两岸的感情却越来越疏远。一方面是因为民进党的刻意挑衅,不断制造矛盾。另一方面也和马英九“不统、不独、不武”的两岸政策有直接关系,从他的历史当中我们也可以略窥一二。其具体的情形如何,且待我慢慢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英九并非统派而是“不统派”

马英九的家族史

马英九生于1950年的香港九龙,祖籍湖南湘潭,严格说来他并没有在大陆生活的经历。马英九的家族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至两汉时期的扶风马氏,东汉初年的伏波将军马援,东汉末年的征西将军马超都是这一家族出身。后来这个大家族的支系前往了湖南湘潭县的湖田定居,所以又称湖田马氏。马英九的祖父马立安曾经在当地组织过团练,成为了有名望的乡绅。马英九的父亲马鹤凌早年曾经加入青年军,是国民党的资深党员。马鹤凌一生最高的职务是国民党考核纪律委员会的副主任,算是国民党内的中高级干部。然而讽刺的是,马鹤凌之所以仕途无法更进一步和他没有海外留学经历息息相关。国民党内唯学历论的风潮在蒋介石败退台湾之后不久就开始大行其道,也许正是为了弥补这一点,马英九才会前往美国留学长达十年之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轻时期的马英九

马英九在学业上的成绩一直十分突出,高中毕业于台湾最好的建国中学,大学时期又进入了台湾最好的台湾大学法律系。1968年,马英九正式加入国民党,开启了政治生涯的序幕。1972年,马英九远赴美国纽约大学攻读法学硕士,后来又进入了哈佛大学继续深造,取得了法学博士的头衔。在美国期间,马英九曾经担任了一家名为《波士顿通讯》的杂志社主编,专门负责撰文批评大陆。1978年,马英九以《波士顿通讯》主编的身份回到台湾省,参与各类的文化活动。因为父亲的人脉关系,马英九得以和当时的政府要员钱复相识。钱复是时任台湾地区领导人蒋经国的心腹爱将,有“台湾四公子”之称。1981年,钱复得知蒋经国缺少一个外文翻译,便把马英九推荐给了蒋经国。马英九的政坛之路从此正式启航,第二年他就成为了蒋经国的亲信,担任蒋经国身边的第一局副局长。1984年,马英九担任了国民党的副秘书长,主要负责外事活动。1988年,马英九开始进入行政部门工作,还在当时负责大陆事务的部门当中担任执行秘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英九获得法学博士

李登辉上台之后,为了缓和与大陆之间的关系,成立了“国家统一委员会”,专门负责研究两岸统一的相关问题。而马英九就是其中的委员,1991年还担任了刚刚成立的大陆委员会中的委员。此后,马英九在三年的时间里一直都在参与两岸事宜,从委员晋升为副主任的同时还兼任了发言人。实事求是地说两岸之间的定海神针“九二共识”的出台,当中也有马英九的功劳。马英九的气质形象俱佳,这让他在民间也开始有了声望。1993年,李登辉任命马英九出任了法务部门的负责人,这是马英九的老本行,他在国民党内部的地位也随之上升。1998年,陈水扁寻求连任台北市长一职,马英九正式出面挑战陈水扁。当时一同参选的还有新党的创党人王建煊,各方的较量十分激烈。马英九最后获得了766377张选票,超过了陈水扁的688072张选票,赢得了台北市长的宝座。马英九出任台北市长之后整顿消防安全,打击酒后驾车,斥巨资改善台北下水管道的建设,将污水下水道接管率由40%增加至80%左右。这些成绩让他深得民心,在2002年寻求连任时直接获得了64%的选票,完全碾压民进党的代表李应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北市长任上卓有成绩

台北市长一职是马英九政治生涯的一个新起点,在这个位置上他不仅收获了大量的支持者,同时也累积了不少的行政经验。更为重要的是他拥有了一批自己的亲信人马,这对于他未来的团队建设有很大的裨益。2000年,陈水扁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国民党被李登辉彻底出卖之后元气大伤。不仅逼走了宋楚瑜等实力派大将,还让内部出现了四分五裂的派系争斗。2004年,陈水扁以不光彩的手段战胜了国民党的连战和亲民党的宋楚瑜联盟之后,国民党内的士气就陷入了低迷的状态。2005年,马英九出面竞选国民党主席,这为当时陷入困境和混乱的国民党找寻到了一条出路。马英九有光鲜的学历背景,资深的政务经验和父辈的光环加持,十分符合国民党内的精英标准。很快,马英九就成为了国民党的主席并且收服了内部的各个派系,大家都尊马英九为“共主”。有了统一的主心骨,国民党重获生机并在2008年成功击败了民进党,夺回了大权。马英九也迎来了人生的巅峰时刻,成为了台湾地区领导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英九当年曾收服了各个派系

马英九的统独观念

马英九在日常的行为中过分爱惜自己的政治羽毛,对于文化、教育等领域还是延续了李登辉、陈水扁打着本土化的旗号所实行的“台独课纲”。马英九是生于英国殖民状态之下的香港,严格说来他既不是台湾本土派也不是大陆外省人,他的生活中并没有传统的“大中华”概念。而他办事又缺乏魄力,很担心得罪台湾岛内的本土派。对于台湾的本土派,他选择的是妥协讨好和绥靖姑息而非改造和引导,生怕别人拿着他的身份背景来说事。我始终认为一流的政治家都是在引导民意而非屈从于民意,国民党和马英九始终以高层精英悲天悯人的态度来俯瞰社会,往往只是迎合了表面的民意却忽视了民意之下的暗涌。而且,马英九的美国情结深重,他坚信只要获得了美国人的支持,就能够稳坐高位。加上他自恋的水仙性格,自认为非常完美。绝对的自信让他忽略了民进党已经在自己的统治之下不断发展,并且已经开始把目光放在了基层民众和年轻族群身上。这些都是蕴含着潜在的巨大选举能量却被国民党忽视的角落,也是2014年民进党卷土重来的重要先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英九(中)和蒋经国(左)会见外国人

英九在两岸问题上是一个内行人,他曾经长期参与两岸事务,对于两岸的走势有着分析和研判。2007年,还没有上位的马英九在接受外媒的访问时,曾经直言“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当记者问到关于两岸之间的政策和发展走向时,马英九强调:

“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是危险的。我们应该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一方面要承认‘一中原则’,一方面要保持尊严。我们会与大陆保持关系,保持海峡两岸的稳定局势,我们希望可以与大陆洽谈签署‘和平协议’。”

这说明当时的马英九认同一中原则,希望能够以谈判的方式实现台海的稳定与和平。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台湾岛内并没有提及关于“统一”的问题,“统一”一词在国民党的口中一直都是含混的。马英九也只是提到了“和平协议”,而并非是“统一协议”。这说明马英九时期的国民党根本就没有在统一问题上做出过承诺,所以马英九的统派身份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牵强附会的刻板印象。支持“一中原则”和支持“两岸统一”,这实际上是存在距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希望和平,避谈统一

2011年,马英九的态度又发生了转变。他声称自己“既是中华儿女又是台湾人”。这实际上就是混淆了“中国”的政治概念,转而以文化层面上的“中华儿女”来进行模糊的指代。马英九没有大陆的生活经历,自然也没有老一辈国民党人心中的“大陆情结”。马英九的父亲马鹤凌在往生后留下了这样的一副对联以警示后人:“化独渐统,全面振兴中国。协强扶弱,一起迈向大同。”老一辈人可以大大方方地谈论“统”的问题,直言不讳地说出“振兴中华”的期盼,但可惜的是马英九却没有把这些放在心上。他更为关注的是自己的政治盘算,两岸政策只是他在政坛生涯中提出的一张筹码,并没有信念进行支撑。所以当大环境发生改变后,这些没有核心思想的政客立刻就会成为“里外不讨好”的骑墙派,受到内外的联合挞伐。马英九最后的执政岁月中只剩下了个位数的支持率,也算是开创了历史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英九的父亲马鹤凌

事实上早在2007年,国民党的重要智囊苏起就为马英九制订了“不统、不独、不武”的方略,作为马英九在竞选大位过程中的两岸政策。这改变了之前蒋经国的“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确保两岸之间可以接触、谈判和妥协。然而只要仔细思考,我们不难发现,这也是一种政治话术。即两岸在政治层面上坚决“不统”,确保台湾岛内不宣布台独,保证台海之间不动武。双方彼此交流,开展贸易互补不足。可以说从马英九执政开始,“不统”就成为了他的两岸政策。而大陆笼统地将其定义为统派,实际上颇为牵强,名不副实。更为重要的是马英九执政期间,两岸之间的疏离感实际上是与日俱增。台湾岛内的民众因为发展起步较早,经济繁荣,所以对于大陆有着天生的傲慢。很多台湾人打从心底就看不起大陆人,随着两岸的交流加深,这种傲慢渐渐变为了自卑。因为他们看到了大陆挥金如土的观光客和北京、上海等超级都市的繁荣,内心之中难免会产生落差。加上民进党的推波助澜,恶意解读之下自然会造成民众的集体性错误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岸繁荣的往来

马英九是国民党内的传统权贵精英,继承了国民党“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传统,同时也沿袭了国民党自私软弱,首鼠两端的毛病。马英九本身不贪财,但是贪名,尤其喜欢沽名钓誉。他执政时期的愿景实际上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蓝绿一家亲”。他任用了大量的绿营人士和台湾本土派,但是却没有强有力的手段加以制约和管控。他固然是希望以真心换诚意,但是面对狡诈如狐,狠毒似狼的民进党。他们纵然是得到了马英九的善意,但是却时刻希望卷土重来,并且把国民党彻底击垮。马英九一心想要做宋仁宗,希望以仁义道德来感化民进党。但是最后却变成了崇祯,亲手养肥了自己的掘墓人。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实力为基础的仁义,实际上和虚伪软弱没有区别。而在两岸道路上,马英九则是坚定的“不统派”,这也是两岸之间在他执政的时期越走越远的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英九与王金平(左)的斗争

对于大陆而言,在经历了两岸数十年的接触和马英九执政八年的蜜月期之后,我们也应该有所思考。我们的目标就是坚定不移地实现国家统一,这也是我们几代人努力的目标,而不是简单地开展两岸贸易。如今时移世易,物是人非,两岸的情势对比已经和当年有了天差地别。如果继续把希望寄托在国民党身上,依旧把他们视为所谓的“统派”,那么统一的日子只怕是遥遥无期。“不统”是马英九在2007年就提出的口号,我们应该要认清这一点。统一的重责大任应该落在大陆的肩上,而不是指望岛内的某些政治团体上位之后能够纳土归降,俯首称臣。所以说,大陆应该抛弃对于岛内政客的幻想,真正以主人翁的心态来对待台湾问题,掌握两岸的主导权。台海未来的局势如何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