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南南阳一名3岁男童4月21日被狗咬致重伤,其家人当天即带他注射狂犬病疫苗与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但男童仍于18天后不幸身亡,引发不少大陆民众对于疫苗的质疑。对此,南阳市疾控中心强调,无论是免疫球蛋白还是疫苗,都无法确保百分之百阻断病毒感染。

据都市快报报导,男童母亲表示,4月21日下午,男童和奶奶路过一条公路,忽然有一只狗扑过来攻击,男童的脸、脖子、腿部多处被严重咬伤。

当天,家人就带着男童注射狂犬病疫苗,但乡下缺少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而男童伤势严重,因此家人立刻带孩子赶往南阳市,最后找到一个24小时犬伤处理预防接种综合门诊,清洗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但男童仍于5月9日因病情恶化抢救无效死亡。

这起事件在引发不少网友关注,许多人质疑,何以男童已经施打狂犬病疫苗和免疫蛋白球最终还是死亡?甚至质疑这些疫苗是否有问题?

据央广网报导,对此南阳市疾控中心免疫预防与规划科科长王庭柱表示,「我们对疫苗管理进行了调查,并未发现异常,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的分发、运输、存储安全可控。」

王庭柱称,南阳各接种单位的狂犬病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均来自辖区疾控中心,接种单位之间不能相互流转疫苗。在疫苗分发、运输与保存过程中,必须保证全程冷链,且生产企业把每一支疫苗赋予了18位追溯码,每支疫苗从出厂到基层接种门诊,全程纳入自动温控追溯系统中的。

此外,都市快报指出,根据现场监视器画面显示,袭击男童的是一只哈士奇。男童母亲说,「我要为孩子讨个说法!一只哈士奇不可能是没人养的狗。」有当地村民表示,狗跑到另一个村,被几个年轻人打死了。但孩子的父母坚持要找到狗主人,目前南阳市公安局已接手此案,正在寻找狗的下落并追查狗主人。

这起事件也引发不少网民在网上呼吁全面扑杀流浪犬,严格限制饲养大型犬只的呼声也再度高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