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火车头”。为深入贯彻落实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战略,持续巩固提升边疆稳、边防固、边关美、边民富的良好局面,近年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大兴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利用生态资源禀赋,把茶产业作为特色重点产业来抓,坚持党建引领,探索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发展路子,着力推动茶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转型发展,真正实现“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

聚焦组织建设,党建引领筑堡垒坚持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在迷克后山、伙么后山、八尺山、三八街茶厂等重点区域成立党支部2个,以“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形成“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的发展思路。建立党员联系农户制度,引导鼓励党员率先发展茶产业,主动深入群众宣传政策,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致富“ 新路子”。同时,组织村组干部、党员代表、致富带头人等赴普洱市、红河县等地考察学习,深入学习种植、管理、采摘、加工技术等先进经验,帮助增见识、拓思路、开眼界,增强茶产业发展信心。目前,大兴镇共种植茶叶面积5.1万亩,实施标准化茶园1300亩、品种改良(嫁接玛玉大叶种茶)100亩、多功能营养液肥效示范茶园1000亩、绿色有机茶园3200亩,土壤改良50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大兴镇迷克茶园(无人机照片)

聚焦品牌打造,党建引领树龙头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品牌体系。立足一流的茶叶生长环境,依托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字招牌,着力打造绿春茶区域公用品牌,做精绿茶、做响白茶、做优红茶。2021年来,引进云南昌宁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省红河州黄莲山大梁子茶叶有限公司、绿春县滇龙六贡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等规模化企业5家,发展壮大绿春县绿鑫生态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绿春县山韵六村甜水塘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等本地规模化企业6家,建设茶叶初制所6个、茶文化交流中心3个。推出了“松东壹号”,哈尼美人(乌龙茶类)、滇龙白(白茶)、金龙印(黄茶)、东仰红(晒红茶)等茶叶品牌,其中哈尼美人乌龙茶、滇龙白分别在“一带一路”滇茶杯第四届茗茶评比大赛中荣获金象奖和“一带一路”2024年第八届昆明(国际)春茶周荣获乌龙茶组冠军。

聚焦提质增效,党建引领育人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茶叶产业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乡村振兴“领头雁”培养计划,特邀国家级茶艺技师、评茶技师、高级制茶师等专业老师,为各村(社区)具有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经验的人员和个体茶叶经销商,开展系统的茶艺、评茶、制茶技能等方面的培训,进一步提升茶叶加工制作工艺水平,促进茶叶产业提质增效。截至目前,举办乡村振兴“领头雁”培训班16期523人。培养明白人、带头人10余人,茶产业“领头雁”28人。

聚焦联农带农,党建引领助增收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突破口,推行“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引进全省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个人——云南林益苏丫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陶晓林,集中打造以迷克片区茶旅融合发展示范园为中心,示范带动全镇茶叶产业提质增效、促农增收。落实“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户收入增长,村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每年增收20万元,辖区1000余户茶农人均纯收入从2022年的1.78万元增加到2023年1.97万元。

聚焦茶旅融合,党建引领促发展依托茶产业发展旅游新业态,按照“以茶为媒、以农促旅、以文兴旅”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思路,加快推动茶产业与特色旅游、民族风情文化、绿色餐饮、“大健康”等第三产业融合发展。举办中国玛玉茶之乡——2024云南绿春·早春玛玉茶开采节,通过开展“开采节”“斗茶赛”等丰富多彩的茶事活动,进一步扩大茶品牌影响力,提升知名度。同时,推出“茶饮品”“茶·古宴”等菜系,让茶宴变成“可以吃、可以品”的文化,做足“小茶叶”的“大文章”,促进茶产业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发展。预计到2025年,打造1个茶产业主题的休闲观光园区、1条茶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建设2个美丽茶园,2个美丽茶文化村。

详见《中国食品报》(2024年5月20日1版)

排版、美编:孙萌阳
审核:欧阳美华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