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之璋

台湾地区是一个气候异常的地方,几乎没有春秋两季,台湾目前气温高达三十度左右。

最近易中天老师在视频讽刺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之说。其实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不是任何一个儒家学者说的,而是赵匡胤的大臣,后来做到宰相的赵普所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普是一个很能干的人,对宋太宗非常忠心。赵匡胤是武夫出身,曾严厉指责赵普的问题是不读书,可见赵普书读得很差,所以他这句话不能代表儒家有这种想法。实质上儒家孔子、孟子的道理都不足以治天下,这是没有错的。

儒家道理的重点不在治天下,精华珍贵之处在于建立标准,建立做君子的标准。因为经过了很多后代学者的演绎发扬,儒家做人的标准变成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儒家的人伦标准不管是父子君臣、兄弟夫妇,很多道理到今天都适用。

儒家所谓的伦理标准跟西方哲学很多做人的标准或宗教要求并无不同,也许有些不合时宜的地方需要学者纠正改善,使儒家的伦理学更为精准,更合乎时代,这是后人的责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味苛责儒家是错误的。因为儒家不能治天下,而中国式的法家只是法术家,更不能治天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国100%实行了法家的理想,做到了愚民和以史为师。老百姓只知道耕跟战也做到了,所以秦国只有农夫、军人跟战士。即便秦国再强大,统一六国的结果是15年就亡国,因为法家本身在理论上是矛盾的,存在一定的缺陷。

比如韩非子说的法、术、势,法固然没有问题,术跟势都是害法的。法家本身已经埋伏了自我毁灭的因素,所以法家推动的结果必然走向毁灭。因为最能破坏法律的就是君王,假如一个法律对君王没有约束,君王拥有术跟势,必然破坏法律,社会到最后一定会毁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在以史为势的情况下,老百姓只会耕战不读书,社会产生不了知识分子,社会没有知识分子,哪来那么多优秀的中低级公务员?公务员要求要品学兼优,因为公务员掌握了权力,假如品行不佳根本没办法公正地推动秦国的法律。

秦国统一六国十五年而亡证明了法家的失败,半部《论语》不能治天下,可是《论语》带给中国人一个做人标准,这个标准影响了中国文化几千年之久。中国在面临危存亡的时候往往有儒家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这是中国始终屹立不摇的主要原因。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