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开幕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陕西省人民政府省长赵刚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席艾玛·纳迪女士作视频致辞。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方红卫,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谈绪祥,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徐明非出席开幕式。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罗文利主持开幕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群在致辞中指出,过去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走进文博场馆,作出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全国文博系统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纵深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我国博物馆事业取得新成效。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博物馆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实际行动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优化体系布局,统筹推进不同地域、层级、属性、类型的博物馆建设,构建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博物馆体系。要加强研究展示,围绕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展示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持续推出高品质文化供给,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增进人民精神力量。要强化教育功能,加强历史知识、艺术审美和科普教育,有机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深化馆校合作机制,打造人民群众终身教育场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扩大开放交流,秉持开放包容,主动借鉴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真实、立体、全面展现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赵刚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博物馆事业发展,先后到西安博物院、汉中市博物馆等文博单位考察,作出重要批示,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做好新时代博物馆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陕西将以此次主会场活动举办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持续健全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博物馆体系,推出一批精品主题陈列展览和文化活动,高质量做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将加大文物保护和传承力度,深入实施重大考古科研课题,结合培育万亿级文旅产业集群,打造更多文物跨界融合平台,促进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从2009年起,国家文物局与省级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16届。今年的中国主会场活动由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陕西省文物局、西安市人民政府、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承办,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咸新区管委会协办。

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发布2023年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最新数据,全年新增备案博物馆268家,全国备案博物馆达到6833家,举办陈列展览4万余个、教育活动38万余场,接待观众12.9亿人次。正式启动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活动,公布第五批123家国家一级博物馆、第二十一届(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名单,举行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集中授牌仪式、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开馆暨“秦汉文明”系列展览揭幕等活动,并宣布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举办城市为北京。

除开幕式外,本次活动配套举办主题论坛、青年论坛、策展人论坛和秦汉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主会场所在地陕西西安也举办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精彩纷呈的陈列展览、学术研讨、公众互动和文化遗产推介等活动。全国各地按照国家文物局统一部署,围绕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开展数千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搭建博物馆与公众互动的桥梁。

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各省级文物部门、博物馆,陕西省、西安市有关单位的负责同志,法国、美国、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我国博物馆领域专家学者、社会公众等参加开幕式。

原载于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

编辑|杨逸尘

审核|王 超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