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轰轰烈烈的胖猫事件,随着一纸官方通报的出台,算是落下了帷幕,用两个字总结就是——反转。

01

“胖猫”是21岁男生刘某的网名,4月11日凌晨在重庆长江大桥跳江身亡。

4月23日,“胖猫”遗体被打捞上来,此后关于胖猫事件开始发酵。

5月1日,“胖猫”的姐姐晒出“胖猫”和谭某的聊天记录,显示“胖猫”对谭某有多次大金额转账的情况。跳江前还给谭某转了最后的6.6万,备注“自愿赠予”。

一时间,女友谭某成了“捞女”的代名词。

5月2日,“胖猫”姐姐表示,谭某未道歉,与谭某未达成和解。“胖猫”在恋爱期间共转账给谭某51万元,其中30多万谭某未归还。

谭某深夜发文回应:谈恋爱的两年半时间里,自己一共只用了35万左右。4月12日,警察出面协商后已经退回了13万6千多,且双方已签署和解书。

谭某声明,我不是为了钱才与“胖猫”交往。后续若此事继续发酵,将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权益,要起诉所有造谣污蔑她的媒体和自媒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来,这是一场“胖猫”女友谭某和“胖猫”家人的纠葛,但网上流出的关于“胖猫”和谭某交往的细节,让众多网友纷纷为“胖猫”鸣不平。

“胖猫”给女友几万几万的转钱,但对自己却抠到极致,点几块钱的外卖,连炸鸡汉堡都不舍得吃。

网友们开始疯狂给“胖猫”点外卖,送到他跳河的桥上。

结果呢,竟然有商家发空包装,被曝光后又是新一轮的口诛笔伐,这世界对“胖猫”太残忍,连外卖都欺负人家。

5月5日,胖猫姐姐通过自媒体账号称:请了解真相并且愿意站出来作证的朋友请向其私信发送证据,为弟弟讨回公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谭某成了众矢之的,个人信息被泄露,被网

在官方通报出台前,谭某的标签是“捞女”“诈骗”,“胖猫”是“纯爱战神”,“胖猫”的姐姐和妹妹悲痛欲绝,一心想为弟弟讨回公道。

但是,官方通报一出,事情整个大反转。

02

首先,关于胖猫和谭某的关系。

两个人以真实身份交往2年多,还以男女朋友的身份见了亲友。

两个人是2021年11月玩网络游戏认识的,12月24日确认恋爱关系。

第2年3月份,两人相约到长沙玩,“胖猫”妹妹跟男友陪同。

23年2月,两人分手又复合,谭某说不想异地恋了,要求“胖猫‘到重庆。

23年10月,”胖猫“到重庆,在谭某住家附近租房住。一个月后,谭某在朋友圈公开二人恋爱关系。

此后两个人商议开一家花店,”胖猫“出资7万元,谭某经营,花店12月开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4年2月7日,谭某带”胖猫“回老家,将其作为男友介绍给家人。

24年4月,俩人吵架闹分手,4月5日谭某跟”胖猫“说要”互相冷静一段时间,过自己的生活“。

4月10日,”胖猫“跟谭某发信息说”把支付宝小荷包的钱转给你“,谭某说”你转给我干什么“、”你还小,你以后是要用钱的,游戏不能打太久,你要把钱存起来,为自己以后打算,别给我“。

当晚,”胖猫“给谭某转了6万6,备注”自愿赠予“,微信留言让谭某经营花店,自己不管了,还拉黑了谭某的支付宝账号。

4月11日,”胖猫“给谭某发微信”我们已经结束了“后跳江,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

第二,金钱上,两个人的经济往来也是相互的。

“胖猫”向谭某转账317次共计79.9万余元,谭某向“胖猫”及其亲属转账179次共计46.3万余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官方认定两人存在真实恋爱关系,经济上互有往来,共同攒钱谋划未来生活,谭某没有实施诈骗等行为,不构成诈骗罪。

经过调解,谭某全额退还了与“胖猫”恋爱期间经济往来的差额,与“胖猫”父母达成了和解。

03

如果仅仅是事件本身,“胖猫”事件大概到不了这么高的热度,事件发酵到现在,离不开“胖猫”姐姐和妹妹的炒作。

通报的第2部分是对谭某报案称“胖猫”姐姐侵犯她个人隐私的调查情况。

在谭某跟“胖猫”家人沟通的过程中,姐姐认为自己弟弟一个月挣2-3万,钱都花到谭某身上了,要让她付出代价,让她被网暴。

于是姐姐和妹妹就开始了“报复“计划。

用大号怀念弟弟,小号曝光谭某个人信息,引导网友网暴谭某;

找人代写文案以博取网民同情,有选择性地截取聊天记录,显示谭某“是捞女+骗子”等等。

经过这一系列的操作,谭某被网暴,个人隐私泄漏,收到很多辱骂留言,还有威胁她人身安全的言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胖猫”姐姐的违法行为,通报还写了“网上寻衅滋事、网络谣言的查处情况”。

“胖猫”去世后,网友杨某在网上发布谭某的电话号码和支付宝账号截图,煽动网民向谭某支付宝转账留言辱骂,对谭某进行人身攻击。

网民贺某在网上扬言接到“悬赏令”,要杀谭某全家及关系好的朋友;网民熊某邱以打探谭某老家为炒点,打探谭某老家并发视频……

总之吧,这些热心网民以为自己是一腔热血除暴安良的大侠,结果却是在违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官方的一纸通报,终结了网民的狂欢。

其实,类似反转的热点事件不少,套路也是大致相似。

先有个事件出现引起一定的关注,然后事件的相关当事人出来发声,有实话实说的,也有奔着热点流量无底线炒作的,之后网民们开始义愤填膺地站队讨伐。

之后的关注度就脱离了事件本身,开始无限发散扩大,颇有群魔乱舞的迹象。

期间有人坐收流量红利赚到盆满钵满,有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触犯法律,有人成为无辜的牺牲品,被网暴,被干扰正常生活。

最后,官方正式调查报告出来,整个一个大反转,全网同情的“好人”成了胡说八道违法犯罪的人,曾被全网骂被网暴的“恶人”却是无辜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次次反转,又一次次重演。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但网民的这个“堑”,似乎总也吃不够。

每个人接受到的信息不同,个人成长经历不同,对网上的热点事件有不同的看法很正常,不必强求每个人都持有相同的观点。

但是啊,如果这些看法仅存在于我们的脑海里,作为与亲朋好友聊天的谈资,对当事人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个人的言论和观点越来越容易被放大和传播,可能对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和伤害。

如果再有别有用心的人煽风点火,网络就可能成为伤害别人的利器。

网上出现的热点事件,我们能看到的信息,往往是事件相关人员希望我们看到的,背后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真相和背景。

在信息丰富且复杂的现在,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思考。

别轻易被牵着鼻子走,别让我们朴素的同情心,成为别有用心的人争抢流量的牺牲品,这也是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