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材优势,受众喜好

男性群像戏早有“CP大乱炖”的传统。

比如“双张版”《陆小凤传奇》,风流机智的陆小凤红颜知己遍布江湖,但他跟花满楼、西门吹雪、叶孤城一众亦敌亦友的角色也挑动着同人爱好者的神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剑奇谭》则既有百里屠苏和风晴雪、欧阳少恭和巽芳、方兰生和孙月言等官配CP,又有多条混搭的民选CP线,如百里屠苏跟大师兄陵越是竹马组,跟反派欧阳少恭是宿敌组以及跟小少爷方兰生是欢喜冤家组等。

相似的,在《士兵突击》《大军师之司马懿联盟》等老剧以及近年涌现的《封神第一部》《狂飙》等作品中,五花八门的CP也被舞得风生水起。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影视剧在类型上的共同点不止于男性群像,它们同时还属于强情节、强情绪类的题材。

能够引发“CP大乱炖”,显然有赖于特殊题材自带的刺激和张力。其中能够成为热门的那些CP,角色双方之间又通常都存在某种经典关系,比如师徒、挚友、宿敌、兄弟、君臣等。

可见多年以来,男性群像戏对观众的吸引力是比较一致和固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形成狂欢之势的“CP大乱炖”,是近年才反复出现的互联网奇观。

受限于传播渠道和舆论氛围,古早的“CP大乱炖”基本局限于小众圈层,是同好在贴吧、博客、小说网站等平台上的“自娱自乐”,远达不到网络狂欢的程度。后来,更多小众文化在时代变化下通过更多渠道闯入大众视眼,整活网友越来越多,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大。

至于为何主要作用在男性群像戏上,这是多种因素共同导向的结果。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无疑是“耽美文学”的盛行。尤其在耽改叫停、市场出现缺口的情况下,那些被培养出相关偏好的受众寻找代餐的需求会格外强烈。

另外,在观众喜好越来越多元的当下,有限的官配也难以让大家都能各得其所了。

而男性群像戏提供着足够丰富的人设样本,并任由观众排列组合,从而形成充满无限想象的CP类型,自然接得下这波“泼天富贵”。当然,这类作品也有缺陷存在,即女性角色常常等同于“工具人”,因此BG向的CP量少且难出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最近的《九龙城寨之围城》为例,目前衍生的各类CP全靠“嗑学家”们自行脑补和配对。

“城寨四少”加上龙卷风,随意组合都有人表示嗑到,而意想不到的冷门还有王九与信一、龙卷风与狄秋、虎哥和十二少等组合。但他们之中没有一对BG向CP,因为片中女性角色的书写篇幅非常短小。

题材优势也好,受众喜好也罢,这是所有男性群像戏都能享受到的环境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