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丨编辑 快看原同学

前言

歌剧是莫扎特音乐创作中一种尤为重要的体裁,也是其最辉煌的创作领域之一,他从11 岁起直至其生命的终结始终都在进行着歌剧写作,几乎贯穿他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共创作了 21 部歌剧作品,其中他在1781年以前创作的早期歌剧主要是意大利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他歌剧创作的最高成就是在其生命的最后十年,也就是维也纳时期(1781-1791 年)完成的,《费加罗的婚礼》就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一部伟大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小原将会以莫扎特的巅峰之作《费加罗的婚礼》为题剖析其中的艺术特点,并阐述它们对后世音乐的重要性和影响。

《费加罗的婚礼》创作背景及剧情概述

《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在1781-1786年间创作的一部四幕意大利喜歌剧,这部歌剧的内容取材于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话剧《费加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歌剧脚本作者为意大利诗人达·蓬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歌剧采用意大利歌词,以奥地利的民族文化传统为基础,有着明显的反封建倾向,反映了当时进步的社会与伦理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剧创作于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前,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的莫扎特深受自由,平等、博爱的反封建的启蒙思想所影响。

《费加罗的婚礼》原作故事均发生于一天之内,因此也被称为“狂欢的一日”。

故事讲述了伯爵的男仆费加罗爱上了美丽的女仆苏珊娜,而好色的伯爵早已对苏珊娜垂涎已久,在费加罗和苏珊娜准备结婚的时候从中进行百般阻挠,想要霸占苏珊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反抗封建统治并追求自己的幸福,费加罗和苏珊娜联合伯爵夫人罗西娜一起设计巧妙的圈套来教训伯爵,最终伯爵当众出丑得到了教训,费加罗和苏珊娜顺利举行了婚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剧整体剧情读谐幽默,人物刻画生动细致,赞颂了平民阶层的费加罗和苏珊娜的机智果敢、不畏强权,也揭示和讽刺了贵族阶层与封建统治的腐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莫扎特歌剧的艺术特点

莫扎特的歌剧创作有着突出的特点,在18世纪末达到一个新的高峰,《费加罗的婚礼》是其在维也纳时期极具代表性的一部经典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格鲁克的歌剧改革提倡“音乐为戏剧的情节和表现的诗意服务”,强调戏剧第一位,莫扎特则与之相反,强调诗歌服务于音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曾在写给父亲的一封信中说到:“在部歌剧中,诗歌必须完全是音乐的顺从的女儿。”因此,他的歌剧有极强的音乐性,音乐始终居于主导地位,人物的刻画、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情感的表达等均依靠音乐来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莫扎特擅长于用不同的音乐来塑造不同的角色,在《费加罗的婚礼》这部歌剧中,莫扎特一共塑造了十余个人物形象,并用了 14 首咏叹调来诠释这些人物的音乐形象,对其心理状态进行描写刻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音乐而不是靠台词来推动歌剧情节的发展,进行戏剧表达,剧中人物的音乐形象均生动而有活力、情感表达细腻、独具魅力。

其中,伯爵夫人是推动整个剧情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她代表着封建社会的贵族女性,优雅美丽却也有着难以言说的苦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莫扎特一共用两首抒情性的咏叹调,来对伯爵夫人的音乐形象进行塑造,整体音乐风格柔和且悠扬,表达着伯爵夫人对丈夫不忠的哀怨,以及对曾经的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求爱神给我安慰》便是其中的一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首咏叹调旋律优美、短小精干,整体的和声变化尤为丰富,舒缓的节奏速度营造出了一种忧郁悲凉的感情基调,优雅柔美的音色中透露出她的无助、无奈与虔诫,将其面对丈夫的不忠内心的痛不欲生表现得淋漓尽致。

用重唱刻画人物角色、推动戏剧情节发展

莫扎特对于人物角色的细致描绘刻画不仅见于咏叹调之中,重唱也是其表现 角色间的戏剧冲突的重要手段他将重唱的音乐形式与戏剧情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把角色的情绪及剧情推向高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发现,莫扎特的歌剧在剧情发展的关键之处均有重唱的运用,它已成为了莫扎特歌剧音乐戏剧结构的基础,他还在重唱中加入交响乐等器乐形式,从而更好地表达音乐情绪,刻画人物形象与心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费加罗的婚礼》这部歌剧第二幕的终场中所写的一段重唱便极具代表性,起初,这只是一个由伯爵与伯爵夫人一同演唱的二重唱,进而随着音乐性的加强其余的角色也逐渐不断地加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初的二重唱一直发展为了七重唱,在最后的七重唱中,以费加罗苏珊娜和伯爵夫人为一组,伯爵、园丁、巴尔托洛和马采列娜为一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然分为了两个相对立的阵营,戏剧冲突更加激烈对于不同人物形象,及心理的刻画更为突出,将整部歌剧推向极具戏剧性的高潮,起到了渲染戏剧氛围,烘托戏剧主题的重要作用。

重视发挥器乐的作用

莫扎特不仅在歌剧创作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在器乐创作方面亦获得了辉煌的成就,且他在歌剧创作中对于器乐的运用也是十分重视的,充分利用交响乐队音响交织的特点进行音乐语言描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歌剧音乐的创作中,往往通过交响乐主题间的对比与冲突来突出音乐的戏剧性,运用不同的配器手法。

通过不同的音色来营造不同的场景,对不同的人物形象与内心进行描绘,以复杂多变的音响效果来表现人物间的纠葛,特别是管乐的运用,在界定人物角色及戏剧情节方面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在费加罗的《你不要再去做情郎》这首咏叹调中,乐队所起的不仅仅是伴奏的作用,其对于费加罗的内心情感变化的描绘也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从而在声乐 与器乐的共同作用下完成了对于人物形象与心理的完整细致的刻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莫扎特的歌剧序曲的创作也是尤为出色的,这一带有标题性因素的管弦乐作品同样能够表现丰富的戏剧形象。

歌剧序曲虽不直接从歌剧的音乐主题中进行取材,但其总体风格特征、调式风格 旋律样式,情感表达等都与歌剧有着密切的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费加罗的婚礼》的序曲就 是一首精致袖珍的交响曲,且常作为独立曲目在音乐会中演奏。

这首作品的曲式结构为省略展开部的奏鸣曲式,其结构虽然短小但内涵丰富,莫扎特运用交响的手法,对歌剧的主题进行浓缩和预示,用器乐诉说着对于封建统治的不满与反抗以及对于自由、对于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凯鲁比诺的咏叹调《你们可知道》出现在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第二幕中,此时凯鲁比诺这个情窦初开又幻梦般期望爱情到来的少年,为了帮助苏珊娜与伯爵夫人,他假扮苏珊娜与伯爵约会,情不自禁的唱起了这首经典的女中音咏叹调。

全曲共 79 小节,是一首 2/4 拍的咏叹调,调式调性为降 B 大调,分为三个部分,是一首单三部曲式结构的爱情歌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曲由前奏、主歌、副歌、主歌再现四个部分构成,前奏中的旋律源于主歌部分的主题乐句,整个前奏部分清晰明了,为主题乐句的出现做好铺垫,使演唱者能够较快的融入到饰演角色需要的情态演唱场景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歌部分主旋律分句明显,乐段方整,并且在伴奏中运用大量的十六分音符进行填充,声断情不断,加强了音乐的连贯性。

在演唱时要求气息通畅、喉咙始终是打开的状态,并且要结合着歌词的本意,此时此刻凯鲁比诺心中急切的想表达自己的爱意以及暗流涌动、炽热的情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副歌部分通过调式调性的变化,强弱力度的对比,惟妙惟肖的描述了凯鲁比诺对于爱情的迷茫以及不知所措的情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调式调性的不断变化让音乐的发展更有推动力并且与主歌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

相比之下演唱的速度略快,全曲的音域基本保持在 c1-f2,这恰好是女中音的中高声区,这是莫扎特对凯鲁比诺人物塑造音乐创作动机的一个切入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凯鲁比诺是个青涩的对爱欲产生萌动的少年,在人物剧作角色唱段的嗓音音色的选择上是偏高偏亮的类别,在声音的质色上会偏明亮,但又不会像成年人那样沉稳,恰好适合于表现凯鲁比诺人物内心的彷徨、慌乱和对爱情向往的兴奋、惊恐、欲动还羞的心境、心情,特别是在 41-44 小节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此处演唱时应该更加急促一些,体现出凯鲁比诺那份饱受爱情的磨难与煎熬,在咏叹调中通常会出现同音反复的线条,演唱者既要保持统一的位置,又要加以强调肯定的语气,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演唱者要具备统一的声区演唱基本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歌再现与主歌结构部分旋法相同,歌词亦相同,但在演唱者演唱再现主题动机的音乐上所表达的情绪在已舒缓了很多之后而有所平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唱段作品的灵动体现于,通过多处特意为之的装饰音、附点、十六分音符的音阶、各种级进、小跳进、大跳进的结合与伴奏织体形成的呼应,以及要求演唱者必须严格按其要求唱的清晰准确,是为把握诠释作品根本特性之要点。

莫扎特的歌剧创作使西方歌剧艺术,无论在形式、内容还是手法、结构等方面都趋于成熟,这正是它成为经典的原因。

结语

莫扎特作为古典主义时期的伟大音乐家,其歌剧创作在 18 世纪末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莫扎特的歌剧创作特点鲜明,强调诗歌服务于音乐,用音乐来对人物性格、心理等进行刻画,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用咏叹调来描绘人物形象外,他还善用重唱来表现戏剧冲突,将音乐与戏剧情节完美结合、融为一体。

作为一名在歌剧和器乐领域同时取得巨大成就的音乐天才,他尤为重视歌剧作品中的器乐部分。

无论是其歌剧序曲的写作还是多样化配器手法的运用,都对角色形象的界定以及戏剧情节的推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在他的每部歌剧中,几乎都会塑造一些喜剧男低音角色来调节歌剧的戏剧性。

莫扎特的歌剧创作很好地总结、继承并发扬了 前人的优秀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突破性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对于角色形象的塑造刻画细腻、生动且真实,显示出独特的风格特点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且对浪漫主义时期歌剧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