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国春

220cm×620cm

人民大会堂收藏

云里天地在

——庞泰嵩的山水画艺术

◎李琰(高剑父纪念馆馆长、广东省美术评论学会会长)

元代中国书画理论家饶自然论画有《绘宗十二忌》之说,他以中国山水画为范例,论述了中国画的绘画“十二忌”;但是,在该“十二忌”中,饶自然并未论及画云之忌,到底是画云无忌还是有忌而无从论,其实都不是。纵观中国山水画史,虽然名家辈出,高手如云,但是古代画论中论云的内容却是相对较少,尚且还显虚无,散见于品论其它内容中,如明代唐志契在《绘画微言》中论“气韵生动”时,谈及“气韵生动与烟润不同,……如刘褒画《云汉图》,见者觉热;又画《北风图》,见者觉寒……”。至于画家是如何表现云的,无所谈及。固然在中国山水画中,烟云的表现也是山水画特有的技巧,即使中国古代山水画技法对如何画云有所探究,也多是过于概念和简单,实质上这是受中国传统山水画美学思想及表现形式所限制而形成的,传统山水画画云技法上太过于概念化和格式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航待发,1964作

现代山水画大师钱松嵒先生在他的一本《怎样画云》的技法书中,对中国山水画表现云的方式,作了简略的概括和总结。在传统山水画中,云多被用作处理境象中虚实的手段;画云的方法一般有二种,其一是用水墨淡淡烘染而成,不露笔痕,此种方法多用以表现烟云空蒙的意象,多为是一种静止的云,其二是用线条勾勒而成,有大勾云、小勾云之分,此法既可表现动势,又可表现静态。而当代者名中国山水画家——庞泰嵩画云,则在总结传统技法的基础上,独辟蹊径鉴借西方艺术的造型方式、色彩及光影观念,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山水画中云的表现方式、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表现语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庞泰嵩近照

庞泰嵩(1938.12-2024.5.18),1938年生于广西玉林,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他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岭南国画大师关山月、黎雄才,数十年来,庞泰嵩一直孜孜不倦地追求中国山水画艺术,并取得卓越的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春满大地

200cm×600cm

中宣部会议室藏

表面看来,画家庞泰嵩的创作重点是以云为中心的山水画,其实这仍然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只不过他更善于把自我最为熟知的绘画元素都充分调动起来,淋漓尽致地去表现去强调云,事实际工资,庞泰嵩先生画云,并非惟云而云,云仍然是为表现山川而画。这正如(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所言的,“风云雾烟霭之气,为岚光山色;遥岑远树之彩也,善绘此者,则得回味之真气,造化之妙理”,云最终是要服务于描绘的山川,在画幅中烟云的表现功用主要是体现在表现气候时令的变化的同时,也对画面起着重要的烘托作用,以加强主体的展现,在这一点上,云与传统山水画美学追求中的“虚”不谋而合,“以虚代实”的意境通过烟云更利于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凌云 110cm×70cm 1996年

在自然界中,四季烟云都是美的,哪怕是乌滚滚,也饱含一种壮美。然而,对于画家,必须对美的物象既要善于肯定,也要勇于否定,才会画得多一笔太繁,减一笔太略;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一个画家的综合撷采物象的能力。庞泰嵩先生敢于大胆选择和抛弃,在对云的表现上,烘染、皴擦既能畅怀抒写,又不流于形式;既取西方色彩、光影,又不见西画之痕迹,可见庞泰嵩先生对东西方艺术优秀精华的吸收能力和融通能力。这一点,从作品《银装素裹峨眉山》不难看出,在该作中,为了表现寒冬白雪皑皑的峨眉雪景,他择取和山体色相统一的冷色调,去层层渲染云的立体空间感,在表现出云的空间感的同时,也自然地把云融入在山峦之间,又巧用斑驳的似是随意的皴揉出的白点,打散云的形体的完整性,做到了片片烟云中见笔无笔痕,见形而又无形,达到了云和雪境的统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泰岳霞光映金晖

300cm×760cm

总政西直门宾馆藏(庞泰嵩主笔)

当代中国画坛对绘画的追求,往往存在二类弊病;一类是不通古典传统,有活力而无耐力;一类是师古追求前贤,却又往往流于前贤的笔墨程式。而庞泰嵩先生却截然不同,他深知就绘画的特质来说,一切画种只要是达到一定高度的层面,线条色块及春它绘画元素等等只是纯粹的一种“语言符号”,如何表现物象,远比表现什么更为重要;所以,画家庞泰嵩“画云”,对自己来说并不是真正的重要目的了,而是怎么画?怎么画出我心之云,让云成为自我个性“脑电波”,或成为画家“心境”的动态符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岭南春韵

90cm×360cm

通观庞泰嵩的山水画作品,可以看出,云在其笔下行云、止云、飞云抑或其它状态都朴素而真实,不板不纤、不柔、不媚、不尖、不薄,幽深却不晦涩,是一种自在云。似乎常有人评说庞泰嵩画云有“天下第一云”之说,几年前在他的一次画展时,国画大师杨之光先生亦欣然书写“天下第一云”为贺;且不说“第一云”的称谓到底是否恰当,毕竟从传统中国山水画中的纵向及横向比较来看,这种评述对于庞泰嵩山先生应是当之无愧的。(本文摘自2003年《美术界》杂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山雄峰

120cm×126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动山苍

150cm×146cm

创于2014,相伴已成为习惯

平台已进驻网易、搜狐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