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收到了一封特别的感谢信

它远自江浙

信中的真情流露令人动容

“很早就想给您

写一封信表达谢意

因工作原因一直未能践行

浙江杭州蒲山区

整日都在下雨

我们休息一天

今天终于提起了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纸短情长

这封沾着

江南烟雨气息的信笺

是为了感谢谁?

事情还要从一件

赡养纠纷说起

事件回顾

李老太家住南营镇五涟村,育有四个儿子,均住在南营镇。随着年龄增长,老人的生活起居都需要人照顾,而今已92岁高龄的她却仍独自居住在破旧的老屋,生活条件令人担忧,晚年赡养问题亟待解决。可就如何赡养老人,四个儿子却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李老太表示想搬到老年公寓居住,其幺儿张某田则主张母亲年岁过大,应同儿孙住在一起,有所照应。村支书曾试图调解,可四个儿子意见不合,多次协商又互相推诿,问题迟迟未得到解决。

为让母亲老有所依,幺儿张某田遂致信襄阳中院领导寻求帮助,了解到老人的实际情况后,襄阳中院建议让李老太走法律途径提请诉讼,并将该案交由宜城法院南营法庭办理。

受理起诉后,时任南营法庭庭长的刘俊带领法庭干警到村中多次走访李老太和她的四个儿子,了解实际情况,倾听老人诉求,综合儿孙意见,试图找清症结。她了解后发现,该案系家庭矛盾,如果简单地一判了之,反而会加深亲人之间的隔阂,不利于问题的彻底解决。征得双方同意后,刘庭长决定采用调解方式解决纠纷,依法对该案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

南营法庭法官助理何云伟克服重重困难,将兄弟四人成功聚在南营法庭进行调解。刘庭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孝亲敬老、修复亲情、家庭和谐等入手,促使各方换位思考,并对照顾老人的细节问题提出了人性化的解决方案。她耐心细致的调解,让四兄弟从最初各说各理,到慢慢打开了心结,消除了隔阂,当庭就老母亲的赡养问题达成了调解协议。李老太顺利住进了长子家中,赡养费用等则由几个儿子共同承担。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母亲的生活大有改善……法院领导好样的!”案件调解完毕后,身在杭州的张某田不时会就一些细节问题联系刘庭长,都得到了耐心细致的回复,这使得他十分感动,遂在一个闲暇的雨天里,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封感谢信,不远万里寄到襄阳……

百善孝为先,赡养老人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民法典规定每个子女应当担负的义务。襄阳法院在办理涉赡养类案件时,高度重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牢固树立“调解优先”的理念,不断引导子女们常念养育之恩,常怀感恩之情,让父母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努力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注重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努力达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来源:宜城法院张青云 韩凯玲

编辑:徐倩

审核: 王洪

终审:周俊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