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金门士兵游泳返回大陆弃暗投明的消息引发了两岸热议。这名在金门二胆岛服役3年的炊事员陈嘉壎已经被大陆海警救到了厦门,他也向家人报了平安:“吃得好,睡得好,勿念”。陈嘉壎表示不想再回台湾,大陆也已经允许家属前往厦门探视,金门县的民意代表陈玉珍宣称即将和家属一道前往厦门。台湾的军内弊病丛生,但是台湾的男性因为制度的约束必须在成年之后服兵役。自从2019年以来,两岸兵凶战危,很多士兵都感到了战争的临近,纷纷找关系想要提前服役。近期又有一位不想当民进党炮灰的高雄年轻人选择留在大陆不回台湾,还被台湾的法院判处了6个月的徒刑,但是这却为岛内的青年人打开了一条新的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门士兵弃暗投明不愿返台

民进党蔡英文当局为了配合美国的阴谋,已经宣布将要把台湾的兵役制度从4个月延长到一年。这引起了很多台湾年轻人的反感,加上自从2019年美国政客频繁造访台湾,解放军开始以军机巡视台海,两岸动武的可能性大增。台湾年轻人担心在自己服役的时候,正好赶上战争爆发。于是纷纷要求提前完成兵役,早完成早安心。2022年4月,有台湾立法机构民意代表在公开场合披露称很多年轻人和家长都在找他疏通关节以便提前服役,避免成为真正走上战场的“炮灰”。一些大学生甚至想要赶在战争来临前休学去服兵役,各种状况百出。更有一些人直接不想当兵,选择离开台湾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军

3年前,有一名即将服役的高雄杜姓青年为了躲避兵役,以旅游观光的名义到了大陆。当时正好赶上了疫情的出现,他随即向台湾方面提出了暂缓服兵役的申请,得到批准后就一直留在了大陆。如今时限早已超过,而他却说:“想留在大陆,不想回台湾”他也因此被台湾岛内的公务部门告上了法庭,在他缺席的情况下,法官判处他6个月的徒刑。但这很显然是无法执行的,因为该男子目前根本就不在台湾,未来也可能不会回到台湾去。这件事情和金门陈嘉壎逃离驻防地投奔大陆实际上是反映了同一件事,那就是台湾岛内的军心已经不稳。无论是已经服役三年的陈嘉壎还是没有服兵役的杜姓青年,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成为民进党的炮灰,白白送了性命,所以他们才会选择各种方式脱离台湾的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湾亲绿媒体报道高雄男子不愿服兵役留居大陆

台湾青年到大陆生活居住以逃避岛内的兵役也不是首次,早在陈水扁执政时期就曾经发生过。当时的两岸交流开始增多,但民进党的管控却很严。很多台湾学生到了大陆读书后,当他们达到了服役的年龄却又没有返回台湾,台湾的地方法院就会将他们送上法庭,判处3个月-3年不等的徒刑,判决书会以邮寄的方式送到在大陆的台湾手上。这些人与如今的高雄杜姓男子不同的是,他们往往都获得了大陆的学籍,正在大陆的高校当中读书,无法抽身回台服兵役,所以他们也感到很冤枉。一名吴姓学生表示:“未服役的台生会被判刑3年,法律追诉期10年,换句话讲,自现在起未来10年之中,只要回台,就会被抓去坐牢”。另外一名上海同济大学的张姓台生则表示,“到大陆念书又不是作奸犯科,犯不着判重刑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水扁

陈水扁时期的两岸规定比较严格,台湾的内务部门规定:“在大陆学习的台湾学生如果在大陆滞留超过2个月,县市会办理催告,敦促他们回台服役或重新申请离岛,若经催告半年仍不理者,县市府即可将其以‘逃避兵役’罪名移送法办”。这当中也不能排除有人是故意选择以读书的方式逃避兵役,但更多的是陈水扁当局恶意打压,想要堵塞两岸的交流之路。到了马英九时期,相关规定有了明显的放宽,到大陆读书可以比照“赴海外读书缓服兵役”的规定。但是通过这个管道前往大陆逃避兵役的人也的确多了起来。2013年8月,一名台湾黄姓男子因为逃脱兵役被判处2个月的徒刑。他借口去香港旅游,转道进入大陆并在医科大学读书,多年没有回到台湾。台湾兵役单位寄通知要他回台湾接受征兵检查无果后,才诉诸法院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英九

马英九当年的逃兵事件基本上都是因为畏惧军队当中的枯燥和磨练,也是担心服兵役会打乱自己的职业规划,这在岛内并不稀奇。可是如今的情势有了深刻的改变,首先就是两岸擦枪走火的可能性大增,外部势力干涉台湾的情形愈发严重。金门驻军以游泳的方式投奔大陆,高雄男子拒绝充当民进党的炮灰而留在大陆,可能主要都是对于战争的担忧。同时,民进党当局除了延长兵役时间之外,他们还打算取消服兵役的门槛。台湾的青年服兵役也需要体检,对于身高体重都有要求,曾有人利用填鸭法把自己迅速催肥,甚至是不惜罹患脂肪肝也要逃避兵役。民进党此举虽然能够扩充兵源,但也加重了青年人对于战争的恐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湾军心浮动

2021年台湾《远见》杂志的一份民调显示有51.3%的岛内民众“不愿意自己或让家人上战场”。如今台湾青年厌战的情绪进一步升级,大陆也应该适时出台政策,为那些不想服兵役的台湾青年人指出另一条路。台湾青年留居大陆就可以逃避兵役,而且还有很长时间的追诉期,短时间内无法返回台湾。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不可能像“双面人”一样在台海穿梭,反复无常,等于是向大陆上交了一份投名状,只要选择了这条出路就不会有回头路。我们应该为这些青年人提供庇护,以瓦解台湾的军心。古语云:招降纳叛,虽然现在是贬义词,但是那些真正背叛了对手而投奔过来的人往往会更忠心,施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随着战争氛围的浓重,台湾岛内最不想打仗的就是这些可能会上战场的青年人及其家长。只要我们善待那些主动投奔大陆的台湾年轻人,就会有更多的台湾人效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湾当归矣

台湾当局的前线出现了军心松动,这是我们的大好时机。我们应该让这些人提前想明白,与其上阵当炮灰,倒不如一早就投奔祖国大陆。更重要的是这会让台湾当局灰头土脸,颜面尽失,陷入左支右绌的狼狈境地之中。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岛内的司法体系从来也没有得到过我们的认可。所以说这些人被台湾岛内认定为“逃兵”、“叛徒”而遭判刑时,也不妨碍他们留在大陆发展,我们应该将他们变成对于台湾军队喊话的“活招牌”。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向台湾岛内的年轻人传递明确的信号,只要不跟着民进党搞“台独”,早日弃暗投明回归祖国依旧是大好前程。有了这个新的选项,未来的台湾军人和台湾年轻人也就可以做出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