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乐 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

谁在吐槽《庆余年2》

谁敢吐槽《庆余年2》

看剧为啥想快进?

看到广告想快进。

剧情拖沓想快进。

还有什么想快进?

《庆余年2》正在回答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隔五年,范闲和范思辙带着《庆余年2》高调归来,“剧王”的称号悄然登上热搜。

从数据上看,《庆余年2》确实称得上是爆款。

5月16日晚,开播126分钟后,其在腾讯视频平台的热度值突破32000,成为腾讯视频史上开播当日热度最快破3万的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电视端,开播一小时后,电视直播收视率突破2.26%、市场份额超过12.8%。

开播2小时,其甚至上了16个热搜,几乎霸榜。

虽然《庆余年2》开播流量不错,但广告的频繁出现受到观众的吐槽。

由于该剧有大量的贴片广告,有观众吐槽“庆余年火的五步一广告,十步一堆广告”。

除此之外,也有部分观众认为该剧的质量不高,有网友认为“演员挤眉弄眼没演技”。

据统计,这次开播有26个广告,有剧前和剧后的贴片、中间插播、植入、弹窗等形式。已播出的5集中,平均每集广告9个,时长高达136秒。

广告密集到就连作家、编剧“匪我思存”都发文吐槽,称“前面的广告真多!尊贵的会员都不能跳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剧集质量和广告等量齐观的被吐槽。

比如,据称“打磨了两年的剧本”成为吐槽的重点。《庆余年2》编剧王倦的微博,甚至被一票观众当做了“剧评发泄区”。

作为爆火的《庆余年》的第二部,《庆余年2》所承受的压力是否过高?

观众对其的期待值过高?

片方是否还能做些什么来改善口碑呢?

对此,《第一财经》记者揭书宜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庆余年2》其实就是保持了前作的套路,不这么玩,反而吐槽会更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比起小说,庆余年剧集的最大的突破就是敢于“瞎折腾”。

舆论压力恰恰说明了这部剧的关注度极高,目前的吐槽主要集中在一些细节上,如广告硬植入的高频和低质。

但对于这部流量剧,网民却几乎没有出现此前网文改编影视剧中常见的槽点,如改编用力过猛而引发原著党的反感之类。

显然,如此舆论,无论正反,都会推动该剧此后的关注度,其爆款可能性进一步提高,同时也会直接作用于腾讯视频会员数量和更多相关公司的口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几乎是原班人马出场,且主干剧情早就通过网文实现剧透,《庆余年2》反而是轻装上阵,只要负责更多的加入原著中没有的诙谐风格,就可以打出一波赞。

在已成片的状态下,片方目前能做的事情无外乎用剧情和明星去制造更多话题花絮,引发更多非《庆余年》粉丝的关注,并且剧透下一部的一些可能,吊住胃口、提升口碑。

至于通过《庆余年2》来撬动衍生品生意,估计就是想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统计发现,在《庆余年2》播出48小时后,在天猫平台上,一款《庆余年2》正版联名周边雨伞的销量仅为25个。

另一个正版角色抱枕虽然有5000以上的围观热度,但销量仅为44个。

这或许是:花钱看了广告的粉丝们,就不想再花钱买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