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1961年,地点北京中南海,伴随着越南战争的爆发,毛主席亦是第一时间发表了对此战的看法,他的言论剑指美国,说是针锋相对都毫不为过,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对此,向来霸道的美国政府不单没有予以反驳,反倒是在一番研究后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那就是宁愿战败也不要违抗中国的“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彼时的毛主席到底说了什么,美国又为何不敢违抗呢?

局势危急、主席发言

一切的一切还要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国际局势开始说起。

众所周知,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这一时间节点上发生的种种事情,对新中国的压力极大,一方面是中苏关系逐渐从亲如一家走向僵化,另一方面,中美关系亦是如履薄冰,也就是碍于朝鲜战争失败的阴影,否则的话就不是单纯的制裁、威慑、打压,而是直接付诸武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部不消停,内部也不安稳,在天灾人祸的影响下,国民经济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老老实实发育自身才是王道,可没想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咱们是不想惹事的,可美国却主动展开了挑衅。

伴随着法国侵略者被赶出越南,越南境内的共产主义力量亦是愈发强大,可以说,只要无人干涉,越共在胡志明同志的领导下,必将短时间内统一越南。

这是社会主义阵营乐于看到的事情,却也是美西方、美帝国主义绝对不想见到的局面,因此,为了阻止这种事情的发生,美国便想到了一个损招,那就是渗透越南南部,促成傀儡政府与北越对峙,让越南变成和朝鲜一样的南北分裂国家!

基于这个目的,1961年5月,来自美国的首次尝试开始了,他们将一支约为五百人的精英小队派到了越南,妄图借此帮助南越训练部队,进而对抗北越,不得不说,这支小队人数虽少,战斗力和战斗素质却是极为强悍,没过许久就让战场的天平发生了逆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见此情形,北越方面心中的急切溢于言表,他深谙“解放战争拖不得”的道理,知晓,时间越长统一越南的难度就会越高,因此,逼于无奈他们只得找到了中国求助,希望中国能够像当年抗美援朝一样,再来一次抗美援越,帮助他们赶走可恶的侵略者。

闻听此讯,党中央和毛主席十分重视,并当即在国际层面发布了声明,表示中方定会支持越南政府抗击美国的侵略。

还不单是中国,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苏联也在此时向北越伸出了援手,而在中苏两国的帮衬下,北越这才成功抗下了美国精英小队的试探性进攻。

见状,美国政府是又急又气,没办法,他们也只得改变了此前的参战方针,从小规模军队入侵,妄图升级为大规模的出兵干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按照彼时的越南局势,只要美国人在第一时间说到做到,派出了正规部队进入战场,以北越当时的军事实力,想要抵抗还是比较难的,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美国政府竟足足拖了好几年,还是直到1964年-1965年时,这才派出了大军进入。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只一点,那就是源于毛主席的讲话!

原来就在美国政府作出大规模介入战争的决策后不久,毛主席便在国际层面公开表示,中越两国会紧密的站在一起,中国会无条件帮助越南共同抗击侵略者!

这般发言堪称万分强硬,大有朝鲜战争前的模样,见此情形,美国人说不慌是假的,毕竟有着前车之鉴,他们自然是不敢贸然出兵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奈,出于对中国力量的忌惮,美国政府对于出兵一事只能不断商议、不断探讨,足足拖了几年,还是直到实在控制不住局势了,这才找了个军舰于北部湾被攻击的借口,于1964年派遣空军进行了轰炸,并在1965年联合多国对越发动了大规模战争。

犹犹豫豫

在毛主席的强硬警告之下,美国人错过了赢下越南战争的最佳时机,直到1964年前后这才选择了加大战争烈度,那么对于美方的一意孤行,这一次毛主席又做出了怎样的应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话接上文,伴随着美国方面以“北部湾事件”为借口,悍然发起全面对越战争,中方亦是没有犹豫,第一时间便发布了声明,一边表示强烈谴责,一边宣称定会加大对越南方面的军事援助力度。

不仅如此,面对突变的局势,毛主席更是当即做出了两手准备,一方面考虑到美方极有可能将战局扩大到越南北部地区,越过“北纬十七度线”对我国边境造成威胁,他立刻动员起了边境部队,严阵以待防范美方的突然袭击;另一方面,毛主席又当即在北戴河地区,与越南领导人进行了面对面会谈,希望越方能够将战争控制在越南南部地区。

不得不说,毛主席的战略眼光无疑是超前的,就在他做出准备后不久,1965年3月,在前线战局屡屡失利,美方气急败坏的情况下,美军还真的对越南北方发动了空袭,进而威胁到了我国边境。

眼看着战况快速升级,毛主席当机立断,直接对美国进行了一连串的“战争警告”,表示中方绝对不会对美国侵略越南的行径置之不理,我们定会无条件的支援越南进行反侵略斗争,而且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只要局势失控,就会立刻派出“志愿人员”同越南军队协同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句“志愿人员”直接就让美国回想起了当年朝鲜战争中,被志愿军屡屡击败的噩梦,美国政府的忌惮之情溢于言表,为此他们亦是多次召开会议,商议到底要不要将战火蔓延到北纬十七度线以北。

这件事对于美国的战略构想意义重大,要知道,在中苏不断支援的情况下,北越的军事实力正在日益变强,现在进攻还尚有胜算,如若再拖下去,说是必败无疑都毫不为过。

一方面是毛主席的表态,一方面是战争的胜败,这让白宫高层瞬间陷入了纠结,大家伙众说纷纭,一部分未曾参加过朝鲜战争的官员显得十分自信,一门心思的就是想扩大战争,妄图借此来彻底控制越南,顺便报当年的一箭之仇,不过却也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例如时任美国安全顾问的邦迪便是如此。

在他看来,一旦美军越过北纬十七度线,中方必定会介入战争,一旦中方介入战争,美国只可能败得更惨,与其如此,莫不如老老实实的在越南南部打,这样一来还有可能保住越南的半壁江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闻听此言,时任美国总统约翰逊深以为意,可架不住军方好战分子的裹挟和美国的颜面,他也只得一边向越南北部施加压力,一边暗中监视中国的动作。

而约翰逊这样的举动对于越南前线的美军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又不能全力打,撤又不能撤,他们就只能僵在中段线上遭受着北越部队的不断骚扰。

在这种情况下,前线美军的士气十分低落,战局的天平也逐渐转向了北越,而这也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战局越是焦灼,美国政府就越不能下定决心。

美国犹犹豫豫的态度也让中国十分为难,他们既然没有对中国边境造成威胁,我们就师出无名,没有出兵直接帮助越南的理由,可在北越方面不间断的催促下,什么都不做也不是一回事,没办法,国内也只得召开会议商议对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期间,周总理的意见得到了中央众领导干部的一致认可,即,我方绝不能先打第一枪,应该在敌人先动手的前提下进行回击,换而言之,目前来看,我国不宜主动派兵介入越南战争。

显而易见,中美之间就越南战争俨然陷入了僵持阶段,既然是僵持,谈判就成了最佳的解决方式,那么问题来了,在这种剑拔弩张的态势下,两国又是怎样进行的沟通呢?

强硬回击

在毛主席发布的“战争警告”下,美国政府就是否将战火扩大到越南北部陷入了犹豫,美国这一犹豫,中方的准备也变得“无的放矢”,打又不能打,退又不能退,无奈之下,两国也只好展开了谈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率先提出谈判意向的是我国,只不过由于六十年代中美之间紧张的外交关系,我方并没有选择直接与美方面对面谈话,而是将想法告知了“中立国”,也就是同中美关系都很好的巴基斯坦方面。

1965年4月,周总理在访问巴基斯坦之际,将中方的意见告知了即将访问美国的时任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希望他能够将话传达给美方。

大体意思很简单,一是表明立场,即,无论美国是否越过北纬十七度线,是否对中方边境造成威胁,我国对越南的援助力度都不会降低,二是发出警告,希望美国人以史为鉴,如若他们一意孤行,非要将战争扩大化,那中国也不畏惧再打一场抗美援越战争!

此话一出,美国国内一片哗然,白宫高层亦是气得不行,其中不乏有许多不信邪的人,一边表示不相信中国会在如此艰难的时刻加入越南战局,一边提出可以进行试探,看看中国到底有没有这个胆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意见正中约翰逊的下怀,于是就在巴基斯坦总统访美后不久,几架战机便入侵了我海南岛上方领空,美方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警告中国,南海、台海之事还悬而未决,如若中国选择支援越南,那美国必将对这两地采取行动。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本以为中国定会投鼠忌器,岂料当得知美军战机入侵我国领空的第一时间,毛主席便果断下达了指令,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将其击落!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中国空军的英勇抵抗下,入侵的美国战机被瞬间击落,而这般强硬的态度也让美国人彻底傻眼了,他们亦是彻底相信,中国有这个实力,也有这个胆量去打一场抗美援越战争。

见此情形,美国也只好放弃了对越南北部的打击行动,没了北方大本营的威胁,没了后顾之忧的北越部队堪称是越战越勇,即便美军陆续投入了五十多万部队,花费了三百多亿美元也是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边是面对中方警告的软弱态度,一边是越南前线的屡屡受挫,一时间约翰逊政府遭受的压力无比巨大,当然了,这也正是在接下来的大选中,约翰逊没能获得连任,反被尼克松“趁虚而入”的原因所在。

自尼克松上台后,越南战争也迎来了全新的阶段,原因很简单,一来是尼克松清楚的知道,这场战争获胜的希望渺茫,与其自己接手这片烂摊子,莫不如就此讲和,将战败的责任全都推给前任政府,二来,在越南美国已经消耗了太多的军力、经济,国际影响力亦是直线下滑,借此时机,苏联乘势崛起,彼时的冷战局势已然有了从美攻苏守,变成苏攻美守的架势。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急需寻找一个强大的盟友来分担压力,而中国正是最佳的人选没有之一!

既然有求于中国,如今看来,越南战争已经不是能不能赢的问题了,而是该如何体面的收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显然,这无疑是尼克松选择访华破冰的一个关键原因,在访问中国期间,他也的确多次与毛主席商议此事,对此,毛主席表现的也十分大度,大致意思就是,只要美国愿意从越南撤军,那中方绝不会趁火打劫,进而让美方体面的收场。

得到毛主席的承诺后,尼克松终于松了一口气,回国后他也果真很快将撤军一事提上了日程,仅在1973年3月,美军便开始有序的撤出越南,战火渐渐平息,这场绵延了十余载的战争也总算划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