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5月19日下午15点,毫无意外,中国U17女足提心吊胆的踢完了比赛,又是一场非常遗憾,也非常壮烈的比赛。中国U17女足输了,输的不仅仅是一场比赛,而是这批U17女足的未来。她们再次失去参加世界杯大赛的历练,这意味着她们将再次与世界女足强队拉开距离与差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U17女足输球的方式与历届女足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一次又一次的轮回,甚至本届U17女足特点越发没有历届女足有特点了,原因很简单,特点球员太少,沈梦雨那届,有沈梦雨、张琳艳等特点鲜明的球员,上届U17女足有霍悦欣、刘晨、欧阳玉环等特点鲜明球员,而本届U17呢?唯一一个有点特点的球员是17号董宇杰,就她有速度,能冲,却还是个十足的替补球员。昨日的进球,也是董宇杰利用速度杀进禁区打进扳平比分的一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女足近年来,一直是韩国女足的苦主,韩国女足遇到中国女足,就会头疼。昨日,当U17女足打入扳平一球时,小编心想,韩国女足又完了,但是,这一次韩国女足挺过来了。难道从今天开始,中国女足要被韩国女足反超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今天小编不聊其他的,想聊聊U17女足输在哪?首先,输在教练组,这样一支战斗力的女足,居然在赛前喊出夺冠的口号,可见,教练组的自我认知能力是有多差。打日本女足时,教练组不让球员开大脚,要求球员走地面,从后场层层推进,更可怕的是,有队员在场上急了,大脚向前推进了,马上场边的中方教练组就拉大嗓门大骂队员。U17女足本届亚洲杯,为什么没有打出快速的进攻配合,给球迷的感觉总是哪哪都慢呢,就是因为女足在后场不停的倒脚,但是只要看过女足对日本那场比赛,你会发现,这就是教练的技战术打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场层层推进,首先不说本届U17女足能否达到教练要求,至少这种打法会丧失很多打快速反击的机会,会丢掉很多打对手措手不及的机会。机会转瞬即逝,为什么非要等到对方摆好防守位置后,去破大巴呢?现在足球追求的是高速的攻防转换,U17女足没有快速的攻防转换,总是拿到球后,在后场倒脚,更可怕的是,明明落后,教练还是在场边喊,“倒起来,不要急,要有耐心”。这是精神催眠法呀,球场上不能光靠精神就能赢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支球队的好坏,教练组太重要了。可是女足的教练组还是停留在自己战术思维里,没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无论哪个教练上来,都是按照自己的理念去打造球队,而不是想自己球队能否适应自己的战术打法。这是所有教练的通病,也是中国教练的通病。说句白话,就是太死板。再说具体点,就是教练对足球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大多教练就是自己设计一套战术,往里面补人,从来没想过那个人能否完成,强行要求队员完成,而没有说为队员的实际能力设计一套战术,一句话,教练有点纸上谈兵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抛开教练的能力以外,球员肯定也是输球最大的原因。毕竟球是球员踢的。这支U17并不是没有战斗力,看过与朝鲜女足的球迷,就会知道,女足直接把朝鲜女足,最能跑的亚洲第一的球队给拼哭了。上一场,终场哨响,朝鲜女足有队员被镜头捕捉到大哭,她们赢的太难了。然而,如此拼搏的女足,为何没能走到世界杯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要原因,就是这批U17队员大赛经验欠缺,说白了,就是没有见过大场面。从与韩国女足比赛就能看出,女足真的像是从乡下来的一样。与韩国队的比赛,一开场开始,摄像机捕捉到的女足玫瑰们的镜头,都是神情紧张的面容。她们从一开场,就紧张到比赛结束,这样的大赛,对她们来说,实在太少了,再加上是如此重要的一场比赛,输,出局,唯有赢,才能出线。大家都在骂14号林钰伢低级失误,但是大家都忘了,她全场高度紧张,坚持到了比分扳平,按理说,比分扳平,应该放松下来了,其实这时候,她会更紧张,因为离世界杯近了,所以绷了整场的神经,在那一刻坍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一刻,给对方送大礼,正好体现了全队大赛经验不足的缺点。为什么中国U17女足连续多届不能打进U17女足世界杯了,并且一次又一次相同轮回失败。主要原因还是上层建筑没有搭建好。足协这么多年都不知道自己输在哪,多次反复同样的失败经历,一定是足协上层建筑没有搭建好,也就是对足球的理解还非常片面,还停留在浅层次,停留在表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