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0日是第34个“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倾听母婴,共筑暖链

对于很多妈妈来说,母乳喂养是产后的一大考验。很多新手妈妈在哺喂宝宝的过程中,会听过这样或那样的“经验之谈”,有的是对的,但有些却是错误的,甚至把新手妈妈“带进坑里”,造成乳汁减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咱一起来了解一下那些母乳喂养误区~让新手妈妈们在哺乳这件事上少走弯路!

误区一:初乳要挤掉

有些人觉得初乳颜色偏黄,也比较粘稠,看上去脏脏的,所以就直接挤掉,不给宝宝喝。实际上“初乳赛黄金”,营养成分丰富,有助于增强宝宝的免疫力,也适合新生儿消化吸收。
正确做法:尽早开奶,初乳尽量喂给宝宝喝。

区二:产后妈妈产乳量小,孩子吃不饱

刚生下的新生儿,胃容量只有小玻璃弹球大小,可容纳5~7毫升的东西,产后妈妈的初乳虽然很少,营养价值却很高,每天只要有少量的乳汁分泌就足够孩子生长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属只要配合做到让孩子早接触、早吸吮,就会有乳汁源源不断地流出,不必担心孩子营养缺乏。

误区三:认为乳房小奶水少

胸部的大小主要由脂肪组织和乳腺组织构成。而母乳的产量,主要依赖于乳腺组织的功能,而非胸部的脂肪量。

这意味着,即使胸部较小,只要乳腺组织健康,同样能够产生充足的母乳。

误区四:攒上几个小时再给宝宝吃

母乳喂养中,宝宝吸吮乳房,将信号传递给大脑,制造产生乳汁的激素作用于乳房,使乳房分泌乳汁,宝宝吸吮的越多,乳汁也就分泌的越多。

因此,攒奶并不能增加奶量,长此以往,奶量会越来越少。

增加母乳最重要的方法是要宝宝多吸吮

误区五:母乳喂养会让乳房变形

通常,母乳喂养与胸部下垂、变形并无直接关系。孕期和哺乳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变化,从怀孕开始乳房的体积与重量都会增大,在重力作用下容易出现生理性下垂、变形。

如果产妇不进行母乳喂养,一段时间后激素水平会恢复到孕前水平,乳房也会出现不同程度下垂、变形等现象。所以,女性无论是不是选择母乳喂养,都要选择与自己乳房大小匹配的内衣来承托乳房。

误区六:乳腺炎不能给宝宝喂奶

轻微的乳腺炎和乳房胀痛,只需要排空乳汁(哺乳或者吸奶器吸出),并用热敷和冷敷交替使用,即可缓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轻微乳腺炎并不应该停止喂奶否则加重病情。母乳本身并没有被感染,患病期间哺乳不会伤害婴儿。

严重的乳腺炎,可能需要使用止痛药和抗生素,告诉医生你正在哺乳,医生会为你开出可以哺乳期服用的药物。

误区七:为了开奶大鱼大肉

新妈妈为了尽早有奶水,就着急吃一些大鱼大肉,这其实没有必要。即使摄取热量比较低的女性,也能制造足够多的乳汁,除非已经有营养不良的情况发生,才会有影响。

事实上新妈妈的乳腺尚未疏通,新生儿也不需要大量的乳汁,这样容易造成乳汁淤积,而且乳汁中含脂肪过多容易造成宝宝腹泻。

误区八:一次只喂一边乳房

有些妈妈喂奶时,一次只喂一边,待下次喂再喂另一边,以为这样能攒起足够的乳汁。

殊不知,这样乳房所受的刺激减少,泌乳量也会随之减少。断奶后还可能会出现两边胸部大小不一的状况。

因此,每次哺乳应尽量两边乳房都喂。即使宝宝吃了一边乳房的奶水就饱了,也应及时排空另一只乳房,促进乳汁分泌。

误区九:6个月后的母乳没有营养

母乳的成分随着宝宝的成长而变化。大量研究表明,母乳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含有脂肪、蛋白质、钙、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而这些营养成分也正符合这个阶段的宝宝需求,是配方奶无法比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个月后的母乳不是没有营养,而是没有免疫球蛋白。妈妈应该在6个月前尽量做到纯母乳喂养,6个月后添加辅食,但是母乳不能断。国际母乳协会、世界卫生组织都推荐母乳喂养至少到1岁,最好到2岁。

虽然母乳喂养的过程可能会艰辛满满,但要相信,科学的母乳喂养,是对生命最负责的态度。

或许,母乳喂养最深远意义在于:这37℃的液体,是流淌于妈妈与宝宝之间,最初的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