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在网上看到消息,一位985博士,因为第一学历是普通本科,就被一家大企业拒之门外,人大代表建议要消除第一学历歧视。为什么会有学历歧视呢?本质上还是因为竞争激烈,已经卷无可卷了。我觉得即使取消第一学历歧视,也改变不了学历内卷阶层固化的现实。大家都知道美国的常春藤名校,很注重所谓的素质教育,也很看重推荐信的分量,就算在ACT和SAT考试没考那么高的分,会弹钢琴,会跳芭蕾舞,会划帆船,会打橄榄球,能拿到社会精英的推荐信,有大企业实习经历,都能成为名校的敲门砖,说到底这背后拼的就是家庭财力和父母的人脉资源,而对于穷人家的孩子,显然不具备这些东西,所以一开始就落后在起跑线上,最终的结果,就是寒门更能按出贵子,高等教育彻底成了精英的游戏。

其实通过第一学历标准与其他标准相比,已经是相对公平了。之前也有有人大代表建议全国考研统一命题,不管本科毕业哪个大学,考研时统一重新起跑,再分输赢。现在的考研,很多时候,比的是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和信息搜集能力。选择什么大学什么专业,再加上各个大学自主命题,考研难度相差较大。高考等于智商加努力,考研等于选择加努力,网上流传的这一说法不是没道理的。依据目前官方的数据看,2023年高考985的录取率大概是在1.75%,2023年考研985录取率大概是3.17%,但是高考985保送人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985高校平均的保研率大概是在50%以上,真正通过考研考上985的录取率也就是1.58%,这样来看考研考上985的难度似乎要高于高考考上985。

对于企业而言,筛选的是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才,茫茫人海中要找到合适的人肯定需要一定的标准,而学历往往是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自律性、认知水平以及家庭背景的综合反映,通过学历进行筛选是合理的,注重学历也许会错过一些优质的对象,但大概率能帮助企业过滤掉绝大多数劣质的对象,极大的帮助企业节省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所以站在企业的角度看注重学历无可厚非。企业通过学历对应聘者进行第一轮筛选,进入到工作岗位后,又会进行新一轮比拼,其实会更加综合一些,比如说你是否有过大厂实习经历,你是否掌握了岗位所需要的一些技能,还有你的学习能力、抗压能力等。企业最终筛选出来的人不一定是某一个单一维度最突出的人,但一定是综合能力最强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