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经历了这一轮前所未有的楼市调整后,眼下,市场已经出现了一些分歧:

1.过去那些在楼市尝到甜头的人觉得,楼市有起有落是正常的,甚至他们中不少人正等着触底寻找抄底机会。

2.前几年高位接盘被深套的人觉得,如果不是急需要钱,他们也更希望等着楼市回暖。

3.还有一些人对市场已经感到绝望了,他们觉得楼市不再会有机会,甚至觉得长期来说还将处于下降趋势,所以他们更倾向于现在赶紧斩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不管怎么样,房价下降已经是事实,后悔当初为什么买?为什么没卖?都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手上有钱或者手上有房,接下去该怎么做?

那么问题就来了,到2030年,100万现金和100万房产,究竟是哪个好?很显然,像这样的问题,普通人可能预判不了,但是对于那些“功成身退”的房地产大佬们来说,或许他们的话能够给我们不同的启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潘石屹谈未来房产

在谈到未来的房地产市场时,潘石屹表示,20年前,中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只有5.7平米,舒适度不高,因此,房地产是刚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GDP的提高,据前不久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达到了37平米,“这和发达国家的水平一样”。“到今天为止,无论是住宅地产,养老地产,旅游地产,都不是刚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底,房子不像一二十年前那么缺了。而针对房地产的发展走势,潘石屹也给出了自己的判断,他认为“税收和土地政策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了,唯一能看到变化的就是银根(货币政策)的松紧问题,只要市场上面的钱多,房价一定会涨,因为钱没地方去,银根一紧房价就会跌”!

对于限制房价的问题,潘石屹表示:千万别限制房价,中国的M2是GDP的2.1倍,美国是0.9倍,发了这么多的钱,不跑到房地产,难道跑到葱上去呀?跑到猪肉上去?言外之意,房地产最终还是会因为货币超发而上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王健林谈未来房产

实际上,王健林与潘石屹的看法也差不多。当初有记者提问王健林,房价走势会不会有天花板时,王健林回答是这样的:在他看来,如果说真话,起码在未来10年,一二线城市还是一个缓慢上升趋势。

原因是,如果扣掉在城里的2亿多农民工,真实的城镇化率才40%左右。也就是未来还有3-4亿人进城落户,还会产生巨大的住房需求,特别是对一二线城市来说,这些城市的房价肯定还是呈现上升趋势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到2030年,100万现金和100万房产哪个好?

其实,从上述两位大佬的话当中不难看出,潘石屹讲到的影响房价的关键因子—货币,其实针对的是整个房产,也就是说大环境。

而王健林提到影响房价的关键因子是人口,讲到的是城市之间的差异,比如经济实力强的城市,在货币大环境加持下,房价更为抗跌,遇到上涨的话也会更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就是说,两个人在表述虽然有差别,但说法其实都是一致的。而无论是王健林,还是潘石屹,他们对未来房价还是表达了看好。

不过王健林也没有说的那么绝对,虽然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大概率还会处于一个上升趋势,但是对于人口净流出的城市而言,不仅是房价,其他也是一样,都不会有上涨空间,毕竟没有人去支撑。
综合这二位大佬的看法,由于货币城市化因素,起码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还有上涨空间,不会因为阶段性的调整而改变这种上行趋势,这个大方向要看清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到2030年,具体是100万现金更好还是100万房产更好,这不仅需要衡量人口因素,还需要衡量货币因素,不过总的来说,对于咱们普通大众来说,随着经济发展,收入增加,钱还得有去处。

而从目前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下降的一个趋势可以看到,实际上,国家也不希望大家存钱,所以,近年来我国的存款利率才会一降再降,甚至已经降到了只有一点几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但如此,今年的物价涨幅目标已经明确为3%,这种情况下靠存款显然无法跑赢通胀。

另外,从国际大环境看,一旦老美进入降息通道,我们的资金利率大概率还将继续下降,届时,大家手中的存款购买力就会进一步降低。

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当大家都意识到自己的钱将不断被动贬值以后,只能加速对核心资产的围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买什么呢?

到那个时候可能就真的如潘石屹说的那样,钱还是会流到房地产里面,关于这一点,其实从房贷利率已经接近公积金贷款利率,就足以表明,说白了就是要不断的将资金往房地产里面引。

而随着楼市库存不断被消化,届时,房价岂有不涨之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很显然,一线大城市包括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往往是资金流入的目的地,如果谈上行空间的话,这些地方买房在将来或许比存钱更划算,也更有保障。

而至于那一些人口大量流出经济产业,比较单一且不发达的地方,眼下要考虑的就是不要被深套,如果实在没有好的标的,观望也不失为一种保证本金安全的最有效策略。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