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2024年5月17日,泽连斯基在基辅总统府接受法新社采访。

在谈到下月在瑞士举行的“乌克兰和平会议”时,泽连斯基表示,他希望与“中国等对俄罗斯有影响力”的国家合作,希望北京能参加下个月的和平谈判。

泽连斯基说,他曾在电话交谈中得到承诺:中国支持乌克兰的领土完整。乌克兰准备与所有支持其领土完整的国家进行对话。与中国这样的全球性大国接触至关重要,因为它对俄罗斯有影响力。有越多这样的国家站在结束战争的一边,俄罗斯就越需要考虑到这一点。我们期待下个月在瑞士举行的国际会议上能看到中国出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在前天的《五名以色列士兵被己方坦克误杀,俄军攻占哈尔科夫大片土地》的一文中写过:我只是觉得这次普京来访的时机比较恰巧。下一个时间节点是六月在瑞士举行的“乌克兰和平峰会”,泽连斯基表示非常欢迎中国参加乌克兰的和平计划。所以,在乌克兰战争的政治解决上,目前中国外交还是有空间的。

我对战场上的细节变化没什么兴趣,更喜欢写外交。我是感觉出访法国与普京来访之间存在某种关联,然后会在”乌克兰和平会议”得到体现上。当然这些都是我的猜想,我没有任何证据。

”乌克兰和平会议”这个叫法并不准确,它的准确叫法应该是“全球和平峰会”,乌克兰和平当然是最重要的议题之一。目前在受邀参加峰会的160个国家和组织中,已有50个国家和组织确认参加,包括欧盟委员会主席、欧洲理事会主席、德国总理、意大利总理和加拿大总理。

俄罗斯没有受邀参加。

这样的会议不大可能产生具体的成果,象征性大于实质意义。对于乌克兰来说就是扩大反俄同盟,尽可能地得到更多的国际援助,这也是泽连斯基两年多来最成功的一点,他证明了:在现代文明中,弱国有外交

在接受法新社的采访时,泽连斯基明确表示反对马克龙提出的奥运停战,因为俄罗斯将利用任何暂时停战来扩大其军事优势。

他说:“即使我们设想奥林匹克休战两周,所有人都静止不动,马克龙,请你告诉我,谁能保证俄罗斯不会利用这段时间把它的军队派到我们的领土上?我们不相信普京。我们反对任何正中敌人下怀的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5月17日,乌克兰哈尔科夫地区边境城市沃夫昌斯克冒出浓烟,该市每天都受到重型火炮的轰炸。

哈尔科夫的局势趋于稳定,俄罗斯已经部分实现了它的目标,即在俄乌边境开辟一个缓冲区,目前俄军已经最远深入乌克兰境内10公里。当然这战线并不是稳定的。现在担心的不是俄军继续深入,因为再深入就会遇到乌军的防线。需要担心的是俄军沿着边境线继续扩大缓冲区。

乌军现在是捉襟见肘,毕竟火炮比俄军少得多,防空能力不足,士兵人数不足。我此前说过,俄罗斯应该是出了高人了,用新开辟战场的方式打得乌克兰挺狼狈的。

对于俄军的新一轮攻势,乌克兰方面没有直接抱怨美国援助被推迟。乌克兰外交部长库莱巴昨天在一个国际会议上表示:我感谢所有人,但我责怪所有做得不够的人

库莱巴称乌克兰目前在前线的处境“艰难”,俄罗斯很强大,我们正在遭受军事援助供应不足,我们被迫用英勇主义和士兵的牺牲来弥补。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们已经证明,当我们的士兵拥有他们需要的一切时,我们就会成功,而当我们没有我们需要的一切时,我们就没法成功。

库莱巴还说:如果各国采取更多措施援助乌克兰,战场上的局势将有所不同、如果每个国家都效仿爱沙尼亚将GDP的 1% 分配给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他们将能够在战场上表现得更好。爱沙尼亚是一个向全世界证明,一个心胸宽广的小国可以产生很大的不同,这是每个人都可以效仿的典范

这个外交部长会说话吧?乌克兰这两年的外交特色之一就是敢于理直气壮地向世界要援助,理直气壮地告诉世界:乌克兰在为你们而战。

现代世界还是有道德约束的,所以乌克兰得到了援助。

拜登政府依然禁止乌克兰使用美国武器袭击俄罗斯本土。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前两天访问乌克兰时表示:“我们没有鼓励或允许在乌克兰境外发动袭击,但最终乌克兰必须自己决定如何作战,或者如何为捍卫其自由、主权和领土而进行战争,我们将继续为乌克兰提供成功所需的装备。

这段话被很多媒体解读为美国已经默许乌克兰使用美国武器袭击俄罗斯本土。

但我没有写过此事,因为我觉得这是一种过度解读,而不是事实。

但无聊的媒体还是在追问这个问题,结果在昨天美国国防部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作出了如下澄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问:在俄罗斯对哈尔科夫地区发动攻势后,美国是否改变了“乌克兰只能在其领土内使用美国武器”的政策?这一政策严重损害了乌克兰在哈尔科夫地区抵御俄罗斯进攻行动的能力,为俄罗斯从边境地区进攻乌克兰创造了一个避难所。

发言人回答:美国政策没有改变

所以说,拜登的首鼠两端不仅表现在以色列问题上,在乌克兰问题上也是如此。乌克兰本土已经被俄罗斯打成这样了,美国依然不希望乌克兰对俄罗斯本土发动进攻,生怕战争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

为了阻止以色列进攻拉法,拜登又派出了国家安全顾问沙立文前往沙特和以色列,并试图恢复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和谈。

美方重申了拜登的警告:如果以色列采取进攻拉法的行动,美国将停止向以色列运送更多的进攻性武器。

以色列已向美国官员保证,在沙立文来访之前,他们无意对拉法发动重大军事行动。

以色列在加沙行动迟缓,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拜登的立场摇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的深色部分为目前以色列在加沙进行清理行动的区域。

在加沙北部,以军重点打击贾巴利亚的哈马斯武装。当然,在媒体报道里就变成了以军袭击“贾巴利亚难民营”,因为袭击难民营的报道远比袭击哈马斯有新闻价值。

在加沙南部就是围攻拉法这个哈马斯的最后据点。以军每天都在公告拉法的战果,但都是“消灭几个哈马斯武装、摧毁几条地道”这样的战术性成果,并没有对拉法进行全面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位于约旦河西岸的杰宁

周五,以色列国防军在一份声明中说,以色列国防军对约旦河西岸杰宁的一个目标进行了空袭,并杀死了一名遭到通缉的要犯伊斯兰·哈迈萨,他是伊斯兰圣战组织的军事部门圣城旅的一名高级军官,对该地区的多次袭击负责。

以军近期很少出动战机对约旦河西岸实施空袭,所以以色列多家媒体用“罕见”一词来形容此次空袭。

其实没有啥罕见的,以色列的打击目标不受地域约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17日,以军向黎巴嫩西贝卡地区发射两枚导弹,其中一枚导弹击中一辆汽车,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斩首了哈马斯在黎巴嫩的一名指挥官。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随后发表声明,证实其指挥官沙哈比勒·赛义德在以军袭击中身亡。

实际上,以色列几乎每天都在袭击黎巴嫩真主党武装。

只是我愿意写自己擅长的外交而不愿意写战斗细节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退役前的马克·米利上将

国际社会现在对于以色列的要求是在加沙实现平民零伤亡,根本不在乎以色列军在减轻加沙平民伤亡上的努力。媒体上天天都是加沙的平民伤亡报道。

对此,退役不久的美国参联会主席马克·米利直言不讳地说:以色列军队在保护平民方面比美军强得多。他是在参加华盛顿特区举办的“特别竞争研究项目(SCSP)国家竞争力人工智能博览会”的论坛上发表这一言论的。他认为美国多年来实际上犯下了很多的战争罪行,无权批评以色列对于加沙的入侵行动。

当然,他也政治正确地表示:以军在加沙的行动正在摧毁以色列军队的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土耳其与以色列关系骤降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也是一个有着大国梦的领导人,喜欢在国际关系中彰显独特性。前几天,他在和希腊总理召开的记者会上说哈马斯不是恐怖组织,而是抵抗组织。目前有1000多名哈马斯伤员在土耳其全国多个医院接受治疗

当地时间5月2日,土耳其宣布,由于“巴勒斯坦不断恶化的人道主义悲剧”,土耳其决定暂停与以色列有关的所有进出口贸易,涵盖所有产品。昨天,以色列财政部部长表示,以色列将废除与土耳其的自由贸易协定,并对从土耳其进口的其他商品征收100%的关税。

我有时怀疑,历史上曾经辉煌过的国家是不是都有一个复兴大梦?

不过想想现在的蒙古国,我就打消了这个怀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是美国陆军在加沙刚刚修建完的临时码头,用来运输人道主义物资。这个浩大的工程有没有效果还不清楚,不过建造码头的花费已经远远超出预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可以用微信直接翻译

这个码头是这样运作的:先在塞浦路斯把救援物资装上大船,然后在地中海的浮动码头上分装到小船,然后小船再运到临时码头,再运到岸上装车。

与陆路运输相比,这个过程要繁琐得多,效率显然也低下得多,而且要在地中海风平浪静的时候才能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是昨天巴勒斯坦难民抢劫运输救援物资的车队。这个车队就是从美国建造的临时码头出来的。

CNN采访了当地一名名为穆尼尔·阿亚德的巴勒斯坦男子,他质疑了美军建造浮动码头的动机:“他们说这是为了援助,但人们很担心。这是援助还是别的什么?我们知道美国从未支持过巴勒斯坦事业,所以它给我们援助而没有回报是难以置信的。”

CNN采访的其他人也表达了这种观点,他们质疑为什么援助物资不能通过现有的陆路过境点运输,他们认为如果开放,将有效地结束加沙的饥饿。

有意思吧?这就叫“吃力不讨好”,或者叫“不知好歹”?

为什么不质疑一下哈马斯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5月16日,阿拉伯国家领导人在巴林出席第33届阿拉伯联盟峰会。

阿拉伯领导人集体呼吁在巴勒斯坦部署联合国维和部队,直到达成两国解决方案。

在巴林举行的阿拉伯联盟峰会发表了《麦纳麦宣言》,呼吁设定达成两国解决方案的时间表,并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同意建立巴勒斯坦国,并在被以色列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上部署联合国维和部队。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回应了两国解决方案的愿景,他说:“结束暴力和不稳定循环的唯一永久途径是通过两国解决方案,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和平与安全中毗邻共处,耶路撒冷是两国的首都。”

完全正确的讲话,就是没法解决眼下的困局。

这些阿拉伯国家还有一个共同特点:拒绝接受加沙的巴勒斯坦难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际法庭上,以色列拒绝南非指控。

周五,在国际法院(ICJ)上,以色列回应了南非的指控。以色列负责国际法的副总检察长吉拉德·诺姆在开场陈词中说:“这个案子暗示了现实的颠倒和对最神圣公约的侮辱。它一次又一次地称某事为种族灭绝并不能使它成为种族灭绝。重复谎言并不能使它成为现实。”

诺姆说,南非在过去五个月里描绘的画面完全脱离了事实。以色列正在进行的“艰难而悲惨的战争”,国际法院应该尊重以色列所处的困境。武装冲突不是种族灭绝的同义词。

南非周四告诉国际法院,拉法是加沙平民的最后避难所。诺姆反驳说:拉法也是“正在进行的恐怖活动的焦点”。

(我注:截止到昨天,已经有80万巴勒斯坦人离开拉法,已经不再是避难所了。所以南非的指控已经没有基础了)

南非周四在法庭上表示,“如果拉法垮台,加沙也会垮台”,以色列表示情况恰恰相反。

诺姆告诉国际刑事法院的法官们:南非利用《种族灭绝公约》,对国际法进行错误的解读。南非与哈马斯恐怖组织结盟,它不希望看到哈马斯恐怖组织被击败。南非对真理、法律和正义不感兴趣。

以上是法庭辩论的大致情况,目前没有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问我普林斯顿大学那几个绝食学生的情况怎么样了。我还真不知道,因为现在媒体对美国大学所谓“亲巴学潮”的报道很少了,美国大学马上就放假了。

我前天看到了上面这个截图,不知真假。

但我觉得大概率是真的,因为我在第一次写到“绝食”的时候就说过,绝食是可以造假的。

美国一项最新民意调查显示,33%的人支持学生的抗议活动,59%的人反对学生抗议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昨天,以色列特拉维夫的反对内塔尼亚胡政府抗议

最后来讲一个坏消息:以色列战时内阁公开内讧

去年10月7日恐怖袭击发生后,为了消灭哈马斯,以色列于10月11日组建了战时内阁,战时内阁由内塔尼亚胡、国防部长加兰特以及反对党领导人、前国防部长甘茨组成。

昨天我已经写到了,国防部长加兰特公开要求内特尼亚胡明确“战后的加沙应该由巴勒斯坦人来管理”。而内塔尼亚胡回应称目前没有合适的巴勒斯坦机构来管理加沙。

昨天晚上,以色列三人战时内阁的另一成员甘茨突然发表电视讲话,要求内塔尼亚胡政府必须在6月8日前完成加沙战后治理方案的制定,包括加沙战后治理、消灭哈马斯、解救以色列人质、以色列人重返北部、与阿拉伯国家关系正常化等。

甘茨威胁:如果内塔尼亚胡不能满足这些要求,他将带领其政党退出以色列紧急联合政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色列战时内阁成员本尼·甘茨

不过,甘茨领导的国家团结党在以色列议会全部120个席位中仅占据12席。即使退出紧急联合政府,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利库德集团及执政联盟仍保有议会过半席位。

所以,内塔尼亚胡办公室的回应也很强硬:“本尼·甘茨向总理发出最后通牒,而不是向哈马斯发出最后通牒。甘茨的要求将意味着结束战争和以色列的失败,放弃大多数人质,让哈马斯掌权,并建立一个巴勒斯坦国。”

内塔尼亚胡办公室还甘茨澄清:是否决心消灭残余的哈马斯营?是否反对将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引入加沙?是否反对建立巴勒斯坦国?

而这三点正是内塔尼亚胡极力主张的。

甘茨回应说,内塔尼亚胡不应因为害怕政府中的极端分子而拖延脚步。如果内塔尼亚胡听从我的话并在几个月前进入拉法,他早就完成任务

这一点上我还是同意甘茨的说法的,内塔尼亚胡在加沙太磨叽了。

换个角度来说,以色列战时内阁出现公开分歧也是件好事,它意味着大家共患难的日子即将结束,也就是说消灭加沙哈马斯的战争快要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