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Q:

我在建欣苑一里有个64.33平东西向的俩居,此小区是01年建成,我这房子在二层,花了25万(装修+家具家电)刚装修俩年,有固定车位和带窗户6平米的储物间。目前我孩子27年入学,打算给孩子换东城龙体那边的学区。去年九月开始卖房,去年年底有俩个客户给我出价320万我没卖。这两天又有客户出价310万,说实话有点低于我的预期。

我现在比较纠结,因为目前市场下行,中介都劝我现在卖了可以专心选房,市场肯定还会往下。但是我怕拿着钱选不到合适的房子,万一下半年回暖了可能手里的钱就够不上了。另外我是觉得东城龙体片区的老破小价位还没到底,虽说跟去年比我房子跟那边房子差距小很多了。但考虑到我房子在大红门,首都商务新区也在加快建设,是不是我26年再卖给孩子换学区那时更合适,价差可能更小,您能给个建议吗?因为出价310万的客户着急买我房子,我现在比较纠结。

A:

1、建欣苑我比较熟,但具体行情我可不知道,这只有当地中介熟悉。不过上个月的成交量还行,北京基本止跌了。这就是政府银行和市场在博弈,看谁扛得住吧。如果人们继续不买房,那就还会出政策,北京是标杆儿,真要跌多了其他城市就没信心了。

今年不是2017年,那年西城都领跌了15%也没人在乎,宏观调控就要打压房价。也不是2014年,全北京成交量腰斩,政策磨蹭到930才忸怩出台,折腾了一年半之后才见效。更不是2008年,全国崩盘,北京跌了30%以上。

这看自己的判断吧。反正我不认为北京还能跌什么,到目前这儿也就差不多了,也没多少,跟前几次差远了,还不如2019年呢。

2、东城跌到底,有可能吧,五月份信息采集就结束了,如果大盘不涨的话有可能跌点儿,每年都这样儿。再往后就看2025年之后了,2026是确定的拐点,有可能降低溢价部分。但基础部分是肯定跟随大盘的,没有单独下跌的道理,也没有先例。

常规建议是如果卖房后增加的预算多就提前换,救市期间,房子大概率比现金保值。增加的不多就无所谓了,过了高峰期或许有更多的选择。

3、但这商务新区看发展吧。可以参考丽泽,如果能达到这建设效果就有拉动,但一般利好的都是房龄新品质高的,建欣苑这种老经适房小区的顺位不太占优。这几年南三南四沿线改善小区的走势早就转好了,老小区得到的利好不多,只能等等看吧。

另外多说一句,产业区发展是个很慢的过程,丽泽到今年16年了,亦庄是到第25个年头儿才增速明显提升的。丰科园也整整30年了,到目前为止还没超出什么,都不太容易。

4、我建议是先看政策和成交量,有利好或成交量持续上涨就尽快,没有就继续等。另外预算增加的多就提前,增加的不多就过了2025再说。但最好别太听中介的,这种时期卖了房持币观望未必占便宜,赢了也就赢个10%吧,万一输了可就不止了。中介从来都是跟卖家说跌,跟买家说涨的。

仅供参考。

Q:

我想咨询一下:

1、现状:我现在住单位的房子(在海淀四季青附近),自住够用、有学区,至少还能住5年,媳妇在西城右安门内上班,目前最多能承受400以内的总价房子。

2、考虑:以后放开限购房价上涨、买不起房子的可能。目前研究:①新房,房山良乡大学城地铁沿线、大兴4号线沿线。②二手房,石景山鲁谷、丰台右安门外、海淀田村。③不买,观望。

现在很犹豫,看了华润京熙润府的房子,不知道要不要买,新房比二手房太有吸引力了。

A:

1、放开限购房价上涨?新房限价不会放开,就算行情好也只能是跟2016年似的变相上涨。二手房没有过限价,或者说在特殊时期对部分房源限价,绝大多数从来也没限过。北京不是深圳,炒房热度不高也就犯不上。

2、新房二手房,注重自住就买新房,怎么都比二手房强。注重自住再看市区二手的,相对稳妥的多,房产的价值由地段儿决定大部分。另外海淀的有学区溢价,田村的虽然热度不高但也最好算算,别买性价比太低的就行。丰台南三环沿线在之前这些年价格走势普通,受南三北五的影响大,这几年是房龄新品质高的得到利好了,老房还都普通。

3、不买那就观望呗,或者是关注政策和成交量,又是一次救市,前几次反正都成功了,这次看政府和银行的手段吧,看谁扛的住筹码多。如果有较大政策或成交量持续上涨就尽快,没有的话就继续等。

4、京熙润府,典型的刚需盘,这看自己的喜好吧。现在的价格确实不贵,4万左右吧?如果能确保品质就算合适。但我对新房不熟,这咨询当地的吧。

仅供参考。

Q:

我是外地的山东青岛人,因为老公和孩子有北京户口,在山东高考又实在太卷。所以打算在北京购置房产一套,未来回京高考,现下有几个问题想咨询您一下:

1、孩子现在小学一年级,打算六年以后小升初回京,不知道现在买房合不合适?还是说可以再等几年?

2、我们购房的总预算500万左右,第一需求是初中学区不要太差,能达到中等稍偏上一点儿就行。也不太想去东西海卷,第一卷不过人家,第二钱也不够,如果在这个基础上能兼顾一点自住和保值就最好了,不知道要求是不是有点儿高?

因为我和老公都不是北京人,对于北京买房真的是大海捞针,盲人摸象,我们连片区都不知道买哪好,更不用说具体小区了。所以非常期待章哥能给我们指点迷津,推荐几个适合我们的片区,当然如果能更具体点儿就更好了。

A:

1、有北京户口,哪个区的?如果学区不错的话不用买房,有户口就行,只不过不能选择学校而已。

是否等几年,如果是买东西海的,现在有能保值的其他投资品,那可也等几年,等入学高峰过去了再说。但既然用不上小学学位,也就甭买溢价高的了,风险大租金低,而且还用不上学位。就算买了东西海的学区房,小升初回来的话也肯定是派位,跟不买房差不了太多,我觉得意义不大,不太划算。

2、既然不用小学,那这要求就不算高,好买。看朝阳的就行,基本都单校划片。朝外、嘉铭、80等学区都有中学划片的,还有望京清朝的,都没溢价,各项算兼顾,别买中小学都对口的就行。也可以看清朝本校的,中小学都对口,九年制,新源里,没什么溢价。这些基本都是老房,保值不吃亏,基本就是跟随大盘,除非是成绩提升出现溢价,否则走不出独立行情。

其他的可以看学校在朝阳中上的,比如六号线草房的陈经纶保利,排名在系统内靠前。优势是房龄新价格也不高,劣势是都是保障房,但交通方便规模大,小型配套全,弥补了不足,到目前为止保值不落后,算是兼顾的。其他还有八十中管庄的,也是老房,但学校成绩好。

3、其他区没合适的,先看朝阳的吧。

仅供参考。

Q:

我言简意赅直奔主题:

1)17年10月上车回龙观,龙兴园北区,01年楼龄,南北通透顶楼(6楼)85平左右,成交价375w,现在中介说340-350w可能成交。周围有13号地铁在建,万科天空之城,超级合生汇,和很多新楼盘改善周围配套。

2)月供1.3w还有150w左右贷款未还。两人月收入税前7w,年收入税前100+,积蓄无几,可能连借带凑能再凑100-200w现金(但是也很大压力)。

3)孩子22年生,北京户,28年上学,想换城区里,爸爸丰台总部基地上班,妈妈中关村新中关上班。海淀扛不住内卷,想着东城升学率高,西城平均值高,朝阳生活方便,所没有具体预期和目标,有些茫然。

4)什么时候换房合适?考虑学区,居住,交通,综合来看多少总价合适?看哪里合适?

A:

1、2017年10月买的,317调控后刚半年,再多等几个月就更好点儿了。回龙观的普宅小区都保值差不多,基本跟随大盘,增不增加配套影响不大,增加很多次了,一直这样儿,不吃亏不占便宜。顶楼未必影响保值,就是流动性弱挂牌期长,着急出手的话有可能吃亏。

2、东西海朝看孩子的天分和父母的期望值吧。天牛娃最好去海淀,卷不卷的习惯就好了,主要是到目前为止点招多,天牛娃能占便宜。普娃的话东西城都行,西城就是清北985的概率更高,但高分段的内卷程度和海淀基本一样,也就是不太强调奥数而已。而且这两年杯赛越来越麻烦,海淀也有减弱的可能,都更重视三好了。朝阳更利好牛娃,优势就是单校居多,有点招,溢价也相对不高。

3、28年上学。那就看预算的总价了,增加的多就提前(包括贷款),不多的话就过了高峰期再看,或许有更多的选择。反正现在还算高峰期,哪儿的溢价率都不低,2025年后如果没有政策支持的话有可能受影响。

4、多少总价合适?这看自己了,总价越高溢价率越低,像朝阳的在千万以上的商品房还就没什么溢价了。这没统一标准,每个区的模式也都不一样,只能看自家情况选择了。最好还是自己先定预算吧,外人不好建议。然后是先选行政区,之后是学区,再之后是小区和具体房源。

仅供参考。

Q:

请问专家,这张图里中美和香港地区的税费都正确吗?租金收益合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

1、我不是专家,尤其对香港和美国的房子更是不太懂。北京的这差不多吧,具体的我没计算,只是没看到漏算的项目而已。

2、但美国的这就肯定不对了,其他的费用应该都有,但怎么把“租金税”给漏了呢,这可是国税啊,30%呢。也就是说,如果这套纽约公寓的租金收益率是6%的话,那你只能得到4.2%,那1.8%直接会被中介代扣。那再减去2.5%的成本,还剩1.7%,也没比北京高多少了。而且这还没减去给中介代理出租的费用呢,一般是0.5%, 那就还剩1.2%,比北京还低0.1%呢。

3、另外香港这好像也不对,北京的均价是6万,一套房600万吧。物业费按平均2块钱,一年是2400。租金收益率一般是1.5%那就是9000,一年108000,物业费占比0.2%是正确的。香港的房价是北京的三倍左右,物业费是十倍左右,所以费用占比0.6%也是合理的。

那这就怪了,差饷、地租和物业税怎么没计入啊?物业税一般是租金的80%的15%,也就是12%。那假定三项都收就是5%+3%+12%=20%。那如果租金收益率是3%,到手的只有2.4%了,再减去0.6%的物业费就是1.8%了,也没比北京高多少吧。另外如果也有中介代理的话再减0.5%,还剩1.3%,跟北京一样,比纽约高0.1%。

4、其他的我没看出什么,至于房价收入比这当参考吧,意义不大。仅供参考。

5、另外多说一句,我不知道让我看这个什么意思,但这种表一般都是移民或卖房的中介发的,都有隐藏的项目。

记住一句话吧,资本是水,哪儿的收益高就会流向哪里,所以现实中没什么洼地。而且如果某种投资收益很高,那必定有外行看不懂的风险。外国的月亮并不圆,天下的乌鸦也不是一般黑,外国的或许更黑。

仅供参考。

Q:

我在研究一个学区房溢价的问题,如果学位可以单独交易,那应该价值多少?比如价值100万吧,会不会将来出现一套房价值800万,然后单独加上100万溢价的情况?

A:

1、这问题挺开脑洞的,我还真没琢磨过。理论上好像有可能,就跟北京户口似的是有黑市价格的,也就能单独交易。但现实中不好操作,既然有了现在的价值标准,那就几乎不可能再推倒重建。也就是说既然已经跟房价绑定,那就很难再单独分开计价。

2、价值多少?我认为应该是150万左右吧,或者不超过200万,过了高峰期有可能下降点儿。

两个理由,一是现在东西海大部分占坑儿房的价格都是4/500万左右,其中溢价率在30-40%,那价值就是150-200左右。过几年如果溢价率下降,那有可能降到百万左右。

二是前些年东西城都出现过不能住人,但有房本可以交易和落户的过道房,价格也是100多万的居多。比如西城金融街就出现过,30万一平米,一条过道儿200万。大椿天的大耳胡同也有过,就是150万。东城的是在灯市口附近吧,也差不多价格。那这种房没有任何的居住价值,就是纯粹的占学位,也就是学位的价值。

3、总之我不认为会出现你研究的这种模式,至少没有先例。北京楼市历史上的外销公寓、别墅、写字楼、商铺、停车位等等都出现过溢价,但没有单独计算和交易的。

仅供参考。

关注“章哥说买房”公共号,有房产相关问题可以向我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