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全球市场迈入数智化转型的全新时代,智慧城市管理正在改变传统城市管理模式,成为公共政策制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

5月10日,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联合香港浸会大学政治及国际关系学系、香港物联网商会、电子纸产业联盟、四分仪智库共同举办的“深港物联网企业家交流对接会”在香港浸会大学盛大举办,吸引了一众来自香港政府、境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各地企业以及媒体智库等城市管理和数字化专家,围绕大湾区智慧城市发展建言献策,共同探讨如何抓住时代机遇建设“数字湾区”,探索智慧城市领域政企合作新机遇。

这场交流对接会的意义非凡,它不仅为深港两地乃至更广泛区域的物联网企业搭建了一个深度交流的平台,而且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集思广益、互通有无的宝贵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港特别行政区特首政策组副组长王春新博士、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资讯科技副总监黄敬文先生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空间数据办事处总监陈宇俊应邀出席。清华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专家教授,电子纸产业联盟、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等产业组织,中关村智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四分仪智库、和君品牌中心等媒体智库、咨询和研究机构,沃尔玛(中国)、飞利浦(中国)、盛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先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麦斯杰网络有限公司、江西兴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集运载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呈现多个主题互动探讨环节,以主旨演讲、座谈会、专题分享、圆桌论坛等方式,全方位研究和展望大湾区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管理、发展机遇、难点挑战和产业界数字化实战案例。

香港浸会大学政治及国际关系学系助理教授李亦然博士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对学界和产业界的各领域专家表示热烈欢迎。

香港浸会大学校长卫炳江教授发表开幕致辞,他强调,智能技术不仅是创新的驱动力,也在培养人文精神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探讨大湾区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特别是在数据治理、政府开放数据和产业融合方面的挑战与机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次活动内容涵盖从跨境数据治理、物联网应用建设到人工智能技术落地、从智慧城市的公共政策管理升级到深港澳城市群合作等多个领域,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探讨大湾区智慧城市发展方向和战略实施的平台。

产学研结合,探索智慧城市发展新机遇

“产学研”结合,是此次论坛活动的最大亮点,港府官员、高校学者、产业协会、企业代表们齐聚一堂,以不同视角解读大湾区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将城市场景管理研究和数字化实践经验进一步打通。

清华大学政治系孟天广教授发表《数据要素治理驱动数字化发展战略》主旨演讲,探讨了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在推动社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作用;香港科技大学公共政策系吴逊教授发表《政府开放数据与智慧城市建设:香港的实践》主旨演讲,从研究视角分析智慧城市建设中数据利用和治理的重要性;香港浸会大学政治及国际关系学系系主任Alistair Cole教授发表《智慧城市发展的国际认知和本地自豪感:国际视角下的香港案例》特邀演讲,探讨了香港作为智慧城市在国际上的地位及其对本地居民自豪感的影响;李亦然博士发表《敏捷治理与人工智能:深圳的实践》特邀演讲,以案例分析视角,分析深圳市在敏捷治理和人工智能方面的创新实践,分享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孟天广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逊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listair Cole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亦然博士

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执行会长杨伟奇发表《Al+物联网赋能智慧城市,探索政企合作机遇》主旨演讲,分享了AI+物联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发展现状,呼吁用“AI+物联网”赋能城市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子纸产业联盟秘书长左强发表《绿色科技助力智慧城市,绿色低碳数字化发展》主旨演讲,生动讲述电子纸在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其城市绿色发展带来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港物联网商会会长庄毅坚分享《香港数字化的文创产业机遇》,将科技和国学进行深入结合,探索香港数字化过程中的文创产业机遇,提出了创新的思维模式来链接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圳市麦斯杰网络有限公司CEO张雪林发表《能源数智化赋能新质生产力》专题演讲;深圳市先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甘泉发表《AIoT引领快递物流创新革命》专题演讲;盛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赖时伍讲述《智慧口岸人工智能应用探索与实践》;飞利浦商用显示全球产品总监中国区熊欣分享《电子纸低碳物联网数字化标牌解决方案》;江西兴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夏智君展示《电子纸公交站牌助力智慧城市绿色碳中和》;中集运载科技有限公司新业务部副总经理戚训硕分享《数字化城市智慧绿色供应链建设探索与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雪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甘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赖时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熊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智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戚训硕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深度探讨了大湾区智慧城市的政产学研合作新路径,旨在为政策界、学术界、产业界联合搭台,促进不同合作方交换视角,探索深港跨境共建与政企合作机遇,汇聚了更多理论创新思考和落地实践案例。

拥抱数智化,抓住数字时代新机遇

“促进大湾区城市群拥抱数智化时代”,是此次活动探讨的核心主题。香港政府、专家教授、企业代表积极参与讨论,踊跃提出各方意见建议,特别推出《技术创新、案例分享、场景落地一一推动大湾区智慧城市建设落地》专题演讲,共同探讨智慧城市建设的新工具、新趋势、新路径。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空间数据办事处总监陈宇俊分享了香港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成果,他在《公共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用空间数据绘制我们的未来》的主题分享中,介绍了空间数据的重要性和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推动香港向智慧城市的转型。陈宇俊总监强调,通过集中的空间数据平台,政府能够更有效地做出基于数据的决策,从而提升数字经济创新技术,并改善社区生活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特首政策组副组长王春新博士的主持下,围绕“大湾区智慧城市发展趋势与挑战”,孟天广教授、吴逊教授、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副会长、 厦门星纵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渊瑞,左强先生、中关村智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孙明俊女士,从学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中提出各自观点,认为香港在智慧城市和科技产业的建设上可以步子更大一点,投入更多一点,以更加开放、包容、创新的心态,抓住数字时代机遇,以科技带动城市发展,未来成为科技化的新一代金融和贸易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更长期、深入地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力量,活动过程中,围绕“大湾区如何拥抱数智化时代”特别设置了《大湾区智慧城市一体化主题白皮书》启动仪式,香港浸会大学政治及国际关系学系李亦然助理教授团队、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香港物联网商会、电子纸产业联盟、四分仪智库联合推出论坛主题白皮书,旨在将香港政府、境内外高校、研究机构、产业协会、各地企业、媒体智库等城市管理和数字化专家的智慧进行长期沉淀和课题发布,更深度、更广泛探讨大湾区智慧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路径,探索政企合作新机遇,为大湾区相关产业政策的决策与更新建言献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场深港物联网企业家交流对接会不仅为参与者带来了一场思想和策略的盛宴,也为大湾区乃至整个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未来的日子里,深港两地将继续深化合作,携手共进,在科技、互联、绿色与人文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现代城市治理与发展机遇,共同迎接数字时代的新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