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7年,项羽举兵攻入咸阳,杀秦王子婴,火烧被后世误认为阿房宫的秦王宫。返回江东后,在名义上的首领楚怀王的同意之下分封诸侯,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

由于范增献计,项羽给刘邦的封地是偏远的巴蜀之地,不仅远离中原,而且山高路险,出入只能走水路或崎岖山路,是当时专门流放犯人的地方,范增企图以此来消磨刘邦的雄心壮志。

兵力孱弱的刘邦既悲愤又绝望,被困于巴蜀之地,难有作为,于是他手下的士兵大规模出逃,刘邦也因此损失了整整一半的兵力,甚至险些失去了国士无双的韩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投军从戎,可惜不受重用

大约公元前231年,韩信出生在泗水郡淮阴县的一户贫民之家,由于父亲早亡,家中又没有任何生财之道,韩信从小就只能四处讨饭为生,也曾饱受屈辱。

在那些苦涩的时光里,韩信所怀揣的将军梦也许就是他唯一的慰藉。据史书记载,年少时的韩信就十分喜欢读兵书,平日里也总要在腰间佩戴刀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前209年,秦末爆发了一场著名的农民起义,项梁及其侄子项羽闻讯亦加紧起兵的步伐,很快就牢牢掌控住江东的局势,随后率兵渡长江。

期间,各地零散的小部队纷纷赶来自愿归顺于项梁部下,从而使得这支部队在行进途中就迅速壮大成拥有六、七万兵马的大军,而星夜兼程从淮阴赶来投军的还有韩信,然而韩信的从军之路并不顺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项梁早听闻淮阴有个钻裤裆的,一直当作是茶余饭后的笑料,没想到当事人竟然投入自己的军队,于是将他收作一名小兵卒。直到项梁死后,韩信也只能在项羽麾下做一名默默无闻的执戟郎中。

执戟郎中实质上相当于如今的保安,在项羽的营帐外守门,可这并不是韩信想要的。被划入项羽部下时,韩信曾经多次进言献策,却屡屡不被项羽采纳。

眼见长此以往难有出头之日,韩信转而投向项羽的头号劲敌刘邦。转投汉军后,韩信虽然得到夏侯婴的赏识而被推荐给刘邦,但刘邦只是让他担任一名管理粮仓的无名小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奉为战神,却下场屈辱

郁郁不得志的韩信始终未受重用,恰逢刘邦被项羽遣封至巴蜀,心灰意冷的韩信再一次决定另觅明主,于是连夜出走。

颇具识人之能的萧何曾经多次主动与韩信交流,深知韩信是非常有军事天赋的人才。得知韩信出走后,萧何在没来得及告知刘邦的情况下急忙策马将韩信追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邦得知后不以为然,出逃的军官有几十人,为何贵为丞相的萧何偏偏要屈尊降贵地去追一名粮仓小管事?后来经萧何解释以及劝说,刘邦终于答应以高规格的仪式拜韩信为大将军。

一跃成为汉王集团最高军事统帅的韩信深谙兵法之道,果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出陈仓、定三秦,接连攻下魏、赵、燕、齐等诸侯,垓下全歼楚军,功高无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信是继白起之后最为出色的军事家,他用兵十分灵活,诸如暗渡陈仓、背水一战、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耳熟能详的成语背后都是韩信的一次次用兵如神。

可正是这样一位被后世奉为“兵仙”的军事天才,又是汉初三杰之一的西汉名将,却成为汉朝第一个被杀的功臣,未能善终。

公元前196年,吕雉在萧何的献计之下,以庆贺刘邦成功诛杀叛臣陈豨为由将称病的韩信诱骗至宫中,吕雉命武士将韩信捆绑起来,随后让数名宫女用竹刀将其活活刺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此之前,刘邦曾经向韩信许诺“三不杀”:天不杀,君不杀以及铁不杀,但吕雉却以竹刀替刘邦担下诛杀功臣的骂名,同时为刘邦除掉了心腹大患。

一位战功卓著的开国名将,最终惨死于一众妇人之手,下场凄惨而且充满屈辱,这般大起大落实在令人唏嘘,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君臣间隙,早有端倪

公元前203年,刘邦被项羽围困多时,直到攻下齐国的韩信派遣使臣来到汉军大营,刘邦满心以为韩信的军队已经休整完毕要与自己合力伐楚。

然而,使臣带来的书信里面却是韩信请求暂代齐王以镇抚齐地,刘邦读罢震怒异常,甚至当着使臣的面直骂韩信趁机要挟想要自立为王,但刘邦的愤怒真是因为韩信要自立为王吗?

一向不吝于给功臣封王进爵的刘邦在一年前就曾经批准韩信的请示,将与韩信一同灭赵的副将张耳封王于赵以镇抚赵地,副将尚能如此优待,对主帅又为何要厚此薄彼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君臣之间的交恶并非始于使臣手里的那封书信,刘邦对韩信的不信任早有端倪,这一点从刘邦两次袭夺韩信兵权就可以看得出来。

在韩信攻破魏、代之后,刘邦直接派使臣调走韩信的精兵去荥阳抵御楚军主力,这是刘邦第一次夺取韩信兵权,尚属正常的军事部署,而第二次夺韩信兵权就显得简单粗暴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前204年5月,刘邦趁项羽率兵攻打彭越之际,引兵重夺成皋,随后又被领兵返回的项羽围困猛攻,不敌的刘邦带着夏侯婴连忙弃城而逃,一路逃到成皋北部的小修武。

修武正是韩信与张耳攻占赵地之后的大军驻扎地,刘邦带着夏侯婴于凌晨时分直闯韩信军营拿走韩信的印信,以此召集一众将士,又命韩信重新招募赵地士兵去攻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纵是如此,韩信仍是凭借过人的军事才能顺利攻占齐地。至此,韩信手下的兵力已达三十万,其中还有一支战力强悍的骑兵,兵力与实力都远超刘邦所部的汉军主力。

更何况韩信的军队训练有素,其中又不乏魏、代、赵等地的降兵,这些经过沙场洗礼的老兵绝对不是萧何竭泽而渔为汉军主力输送的老弱新兵可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当拥有三十万兵力的韩信请求暂代齐王时,刘邦怎么能不气急败坏地直斥他“自立为王”?在刘邦看来,既有军队又讨要封地,韩信无论如何都难逃拥兵自重之嫌。

拥有军队才能拥有实力,兵权对任何一个帝王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刘邦在意的从来不是王爵之位,而是韩信手握重兵,怎能不令他猜忌生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