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3月,蒋介石下令,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在我军实施战略转移后,胡宗南得到的是一座空城。

占领延安后,胡宗南并不好过,处处碰壁。蒋介石亲自到访延安,参观抗日军政大学、黄土田地,想要进一步了解我军发展壮大的秘诀。最终知晓答案后,蒋介石却坐在毛主席居住过的窑洞里彻夜不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延安的土窑洞

自从1945年国共两党签署《双十协定》,蒋介石单方面撕毁后,便积极挑动内战,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1946年国民党大规模发动内战,实行全面进攻。并投入一百多万兵力,大举进攻我党解放区。其具体部署为:

22万人进攻中原解放区;
46万人进攻华东解放区;
25万人进攻晋冀鲁豫解放区;
16万人进攻晋冀察解放区;
16万人进攻东北解放区;
10万人进攻晋绥解放区;
16万人进攻陕北解放区;
8万人进攻广东南部解放区。

各解放区将领和战士奋勇作战,打退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进攻,粉碎了蒋介石的狼子野心。蒋介石也知道不会这么顺利,更何况各解放区声息相通,互相支援,更是使得国民党军进攻缓慢,还常遭打击。

国民党军内部配合频频失误、将领不和,空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却是一张纸老虎。当时内战已经打响半年有余,国民党军进攻乏力,而我党却逐步抢占先机,尤其是在以陕北为首的领导人指挥下,各解放区的军事部署、人员调动、资源配置都协调的十分到位。

看到战争越来越朝着自己不利的方向前行,蒋介石再也坐不住了。于1947年初,发布军事命令,要求集中火力重点进攻我党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当时负责执行进攻任务的正是国民党西北部战区最高长官司令——胡宗南。他是老蒋的嫡系将领,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长期驻扎西北,监视我军动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宗南

胡宗南参加过大大小小多场战役,例如东征、北伐、中原大战等,说来也算是身经百战。初期他只是国民党第一师师长,不过胡宗南部的人员和武器装备在当时已经是最好的了。抗战期间,他亲自坐镇西安,积极扩充地盘和人员。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胡宗南已经拥有三个正规集团军,包括整编第一军,整编第二十九军和西北马家军。

随着以美国、苏联为代表的国际调停失败,局势已经再无和谈的可能性。战场上,国民党军从全面进攻转向重点进攻,想要用攻占延安的胜利,为自己大造舆论,烘托自己的执政地位。事实上,我军所在的陕北解放区军力不足3万,而胡宗南坐拥20万之众,武器装备还是清一色的美式,军事力量对比不可谓不悬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在延安

但就算是这样,老蒋一开始也是没多大信心的。1947年2月28日,在部署进攻计划之前,蒋介石将胡宗南调回南京,询问他对于陕北作战的把握。胡宗南分析之后,自信满满地对蒋介石打包票:极有把握拿下。直到听到自己麾下爱将亲口说出来,老蒋心中这才有了底。

3月10日,胡宗南接到作战命令,但因为美军调查组还待在陕北,因为迟至3月14日,战斗才正式打响。而我军早在国民党命令发布之时,就获取了完整的作战方案和行动部署。

当时我党在陕北只有一个西北野战军,下辖6个旅、2个师部级别的旅,2个整编旅、2个新编旅,合计人数也不到3万,大概只有2万6千人。而胡宗南呢,前面谈到了,他有三个集团军,6个整编师,将近20万人,武器装备也是大炮飞机、满满当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北野战军将领

面对这种险恶的局势,党中央做出战略撤退的部署,欲以柔克刚,中共中央和解放军军委转移,留下作战敌前委和敌人周旋,伺机撤退。这样就让胡宗南有力无处使,千钧之力也只好打在棉花上。

敌军进围延安时,收到命令的司令员王震率两个旅由西渡黄河,调回防卫边区的新四旅、三五八旅回守延安。3月8日,举行誓师大会,力图延缓胡宗南军的攻势,为我党撤离延安争取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国上将王震

17日,国民党军队兵临城下。

18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人携带众多文书资料,不慌不忙地撤出延安,给胡宗南留下了一个空荡荡的延安。并在窑洞的桌子上写道:汝到延安,势成骑虎难下,进退两难,呜呼,奈何!

19日上午,胡宗南部经过所谓的“血战”,来到了延安。胡宗南在前方指挥所得到的报告是:延安已经空荡荡,没有多少人,只有一些农民在耕地,物资也很稀少。其实,所谓的血战也无非是西北野战军的2个旅拖延国民党军大部队,为党中央撤退争取时间罢了,而后也做到了及时撤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

但是到了胡宗南这里,为了渲染战果和战功,他擅自在给蒋介石的电报中夸大己方歼敌人数和缴获物资数量,毫不顾忌事实情况。其实只要蒋介石不是傻子,他动动脑子也能想到,西北野战军的总人数才2万6,要是按照胡宗南那么报告的战果,岂不是大半野战军被他消灭了?简直是天方夜谭!

可机智如蒋介石,竟然在回给胡宗南的电报中表扬道:“全赖老弟立了大功,功不可没。雪我十余年来之积焚,实在是值得表彰。”而后给“立功”将领升官,胡宗南由中将升至上将。而后老蒋指示中央社发出这封胡宗南的电报内容,昭告全国。可怜,被下级欺瞒还重赏,不仅如此还将错误的战果写进官方报告,可谓上下齐心造假,焉能不覆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

3月25日,西北野战军集合6个旅的全部兵力,伏击了国民党军驻扎在延安东北的第三十一旅,全歼其部,俘获旅长李纪云。这下,胡宗南再也瞒不住了,不装了,只能一五一十地和老蒋说明了情况。

而蒋介石呢,就算是这样他也不甘心,如果把事情的真相公之于众,只能让自己下不来台阶。于是他又电报胡宗南,说自己要派一个中外记者调查团去延安拍摄访问,让胡宗南提前准备。其实也就是要胡宗南提前搭好舞台,做好表面功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到达延安(影视剧画面)

上梁不正下梁歪,面对要面子的老蒋,胡宗南也深谙其心。

为了显示战况激烈、战功不易,他命令士兵在城市广挖坟墓;

为了证明自己缴获的物资,他把自己部队里的老旧武器装备运到展览厅;

最难布置的是俘虏问题,为了应对之前的信口开河,胡宗南特意挑选了一批军官和士兵充当俘虏,还要加以培训,以便在记者提问时能对答如流。

这还不算什么,为了充分彰显国民党的“好”。胡宗南硬是把西安的商人拉到延安做生意,结果很多人都不愿意来。最搞笑的是,胡宗南在城门口开了一个所谓的“为人民服务处”,给大家免费发钱、粮米和布匹,排队领的人很多,结果没过几天就因储备不够坚持不下去了,惨遭痛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

胡宗南把这些情况给蒋介石详细汇报之后,老蒋对延安的情况感兴趣了起来。另外他也想要知道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是怎么在这种条件艰苦的地方生存下去的?于是,1947年8月份,蒋介石带着妻子宋美龄、儿子蒋经国和一批心腹记者坐上了去往延安的飞机。

到达延安临时机场,胡宗南老早就候在这里迎接。老蒋的电报中提到一定要去看的三个地方分别是:抗大学校(中国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黄土高原的土地以及毛主席居住过的窑洞。胡宗南做好了这些访问安排,一下飞机,便立刻领着蒋介石去参观这些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和宋美龄

蒋介石一行人首先来到的第一站是“抗大旧址”,说是大学,其实在当时那种条件下,就是几个窑洞组成的教室。黑板也没有,就把墙磨得稍微平坦些,糊上炭灰,如若要写字的话,就用白色粉笔在墙上写。涂擦的时候就是把墙壁又磨一遍,这样就导致整块“黑板”坑坑洼洼。

在最艰难的时候甚至连水笔也没有,只好用煤灰掺杂在水里,做一个简易的墨水,再用木棍或是子弹壳充当笔头,用来写字。

若不是随行人员说,这就是我党的军政大学,蒋介石是万万不信的。因为在他眼中,最具冲击性的就是窑洞教室里的课椅,课桌高低不齐,矮的矮、高得高,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凳子就更奇特了,有各种各样形状,高低各异的凳子,甚至有的凳子破了一个大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大学校

还没等蒋介石回过神来,胡宗南等人就带着他到了外面的露天空地。这里既是我党人士平时开会的地方,也是官兵训练的地方,会议开完后,把凳子一撤,就是一个简陋的训练场地。在空地的右边,是一个陡峭的山坡,平时,官兵就在这里进行爬坡体能训练。

听完他人的介绍,蒋介石简直惊呆了。他不理解这个培养军政人才的学校,竟然会如此破烂不堪,他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对比黄埔军校:训练场地宽阔,宿舍条件好,请的还是国外的教练和指导,学习的是西方先进的理论知识。结果培养的人才越来越少,败仗也越打越多。老蒋陷入了沉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和蒋介石

其实这个问题不难理解,正是生活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才更加锻炼出我党吃苦耐劳、艰苦朴实的作风。中国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不仅是年轻士兵的进修场所,也是我党高级将领学习的地方,像朱德、彭德怀等人,也经常在这里学习。

毛主席鼓励抗大师生一边生产,一边学习,并对他们说:“我们学习的环境或许很差,但你们学习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知识,你们的精神世界是饱满充沛的,光明前景不远矣。”抗大人也深刻贯彻了这一路线,在生产运动中不忘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文化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作中的毛主席

接着,蒋介石一行人来到了延安的田间地头,在这里,他们看到山坡都被开垦成耕地,依稀还有农民正在耕种。胡宗南靠近蒋介石的耳边说:这里搞过大生产运动,倍受人民推崇。那么,什么是大生产运动,我党为什么要在贫瘠的陕北开垦土地呢?

这一切要从国民党对陕北解放区的严酷封锁说起。自从1936年,我党在陕北扎根之后,蒋介石就怀恨在心,但次年爆发了抗日战争,全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立,外患危急下,老蒋只能暂停计划。但他还是实施了封锁,严禁外界把物资运送到解放区。

就这样,在渡过了几年艰难的日子后,1939年2月,在陕甘宁边区召开的生产动员大会上,毛主席慷慨激言:“国民党要锁死我们,在我们面前只有三条路,是饿死?是就地解散?还是大力发展生产呢?我想,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饿死是不能的,解散是不行的,那在我们面前的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生产运动开垦场景

于是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开展了,大生产运动的初期是在1939年—1940年,先从八路军的留守兵团中开始。初期只是在驻地的周边开垦荒地,种植粮食作物、蔬菜水果,同时在自家院子里饲养家禽,以家庭为单位,纺线织布、做鞋制袜。这样的做法有利于改善部队的生活条件,也极大地弘扬我军优良的革命传统,毛主席就曾大力表扬这种做法,要全党机关、部队向八路军学习。

到了1940年底,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因为前方作战消耗资源多,边区政府资源匮乏,面临经济困难。面对这个局势,毛主席指出:大生产运动现在不能单依靠百姓的种粮,我们的工人、学生和农民也应该加入开荒垦粮的大部队。我们的生活条件是很艰苦,但我们要努力改善当下的环境,多播种粮食、饲养家禽、植树、纺纱,各项工作都要做到位。我相信,只要通过双手,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1941年,以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为大生产运动的代表,取得了重大的成功,表示我党的大生产运动切切实实地做到了自给自足。

1941—1942年间,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荒地2.67万亩,粮食自给率达到了96.3%,还能做到运送粮食给前线。纺织业、造鞋厂的收益为6000万元,经费、物资基本做到自给自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生产运动

三五九旅的旅长王震身先士卒,带头向中央申请,啃下南泥湾这块硬骨头。不仅在军事上是一把好手,对于农业垦荒、纺织造纱也是一把好手。他和供给部部长何惟忠一起仿制了一台“平江式纺车”,原来工人们用的是陕北式纺车,每人一天只能纺1—3两纱,现在可以纺4—12两,效率提高了4倍。给毛主席看了之后,迅速推广到全党、全区,超额完成了中央制定的纺纱任务。

最后,蒋介石等人来到了我党办事处驻地——王家坪。这里不仅是党中央领导人办公的地方,同时也是他们生活学习的地方,没有过多的办公室,每个人都只有一间窑洞工作和学习。蒋介石对这些窑洞都很有兴趣,但最让他感兴趣以及促使他前来延安的重要目的,还是去参观毛主席居住过的窑洞。

当蒋介石走进毛主席曾经居住过的窑洞时,还以为自己进错房间了。因为在他看来,这个房间根本就不像是我党最高领导人居住的地方,说是一个普通农民住的,恐怕也不会有人不同意。房间的陈设十分简陋,因为房子狭小,没有过多的空间容纳。一个土炕便占了一半的空间,土炕上面有一个矮桌,下面有两个矮凳,窗子上的玻璃还是用纸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跟其他窑洞土炕没什么不同,唯一不同的就是毛泽东的炕上面有一块大木板。因为毛主席是湖南人,不习惯陕北的炕,喜欢睡在硬木板上,所以这个木板就是用来睡觉的床。蒋介石看着这个昏暗狭窄的房间,沉默不语。他实在是很难想象。他所认为的最大敌人就是在这样的房子里,指挥千军万马,屡屡战胜自己。

为了证实毛主席是否真有这么朴实无华,老蒋找来当地的一个农民。问他:你知道毛泽东吗?他平时的住处是这里吗,穿着如何?老乡回答蒋介石:“额知道毛主席,他和我们一样,都住在这种窑洞里面,平时都穿打补丁的衣服,但是很整齐清爽。”

这下,蒋介石彻底地沉默了,他不想再问别人问题,或许这时他才知道自己输在哪了。

天色已晚,胡宗南已经在延安中心给蒋介石准备了下榻的酒店和晚宴,当他请示是否移步去往酒店时,蒋介石回应他:“不了,我今晚就在这里住。”

这个夜晚,蒋介石难以入眠,他根本睡不着。他根本不知道,世间真正的财富不是物质,不是武器装备优良。共产党人永远不忘初心,坚持艰苦奋斗、勤劳朴素的作风,与百姓同甘共苦,民心所向,形成无限的力量。

而反观这时候的国民党,上下腐败严重,贪污横行。在国统区,滥发纸币,物价暴涨,一天一个价,甚至一个小时一个价,民不聊生、百姓痛恨,想必这时候的蒋介石也早就预料到了自己的结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