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什么时候才能大力发展非珠地区?这个问题最近在某乎上受到热议。

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非珠地区边缘化的趋势不可逆。所谓的非珠地区指的是珠三角以外的粤东西北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说说粤北地区。粤北包含韶关、清远、梅州、河源以及云浮共5市。

粤北地区作为珠三角重要的水源地,被定位为北部生态发展区,工业发展受到限制,环保要求非常严格。特别是东江流域的河源,因东江是香港、深圳和东莞重要的水源来源,河源全市列为限制发展区域,基本限制了该地区的工业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丰江水库

此外,近日备受洪水侵扰的韶关和清远,为了保大护小,只能牺牲自己保护下游的珠三角不被淹。

其次是条件相对好点粤东西两地区,其中粤东为潮州、汕头、揭阳和汕尾,粤西为湛江、茂名和阳江。

粤东西7市都是沿海地市,粤东还拥有仅次于珠三角平原的潮汕平原,粤西也拥有地势平坦的粤西台地,拥有这样的地理条件,按理说可以像福建或者浙江的沿海城市一样获得不错的发展,结果发展竟与粤北相当,着实让人费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珠三角对于非珠地区的虹吸,根本就是一个无法解决的bug。因为同在一省,珠三角与非珠地区之间基本没有太多的行政壁垒和户口限制,非珠地区向珠三角的人员资本流动可以说非常的方便,对于这样的状况非珠地区也只能选择沉默,别无他法。要是换成湖南和江西2省,出于地方保护的目的多少会对本地人员资金流动作出限制,甚至为了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给予非常多的政策让利,像临近广东的郴州和赣州,经济发展明显比韶关和梅州更胜一筹。

即便现在省出台众多政策扶持支持粤东西北地区的发展,但这些地区留不住人和资金的问题一天得不到解决,粤东西北想要发展起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逐步边缘化会是它们最终的宿命

假如你对其他经济大省一些地区进行对比,你会觉得广东省内这样的情况更加难以理解。

像浙江金华,一个浙江内陆的山区地级市,它的地理条件与广东韶关颇为类似,同样是远离海岸,山多地少,土壤贫瘠。但是金华的经济发展远超韶关,2023年GDP为6011.27亿元,是韶关的3.7倍;常住人口716.3万人,是韶关的2.5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对金华可能不了解,但是说到义乌恐怕无人不识!义乌市是金华市代管的县级市,名声远传海内外,也就这么一个县级市,2023年GDP达 2055.6亿元,常住人口190.3万人,在经济总量和人口上,与韶关这么一个地级市基本相当。

另外看看隔壁的福建。福建是一个以山地丘陵为主地貌的省份,总体地形地貌条件比广东差得多,仅有的丁点平原,星星点点分布在沿海地带,虽然沿海城市地理条件与粤东西2地区颇为相似,但是整体条件不如粤东西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也就是这样条件不如粤东西地区的福建沿海城市,它们的经济发展颇有成效,像厦门、泉州和漳州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远胜粤东西北所有地市。像互为邻居的汕头和漳州2市,常住人口基本相当,而汕头坐拥经济特区头衔,按理说更具发展优势,但是汕头经济总量只及漳州的55%,人均更是差距不小。

看完浙江和福建的对比,你会发现地理条件其实不应该是阻碍非珠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

你觉得非珠地区发展不起来的原因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