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崔云飞

1.闲邪存其诚

《乾》卦的《文言》上说: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做修养工夫就是要闲邪,就是要防范邪道,防范自己走向邪路,防范邪念。进而要保存自己的诚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修辞立其诚

《乾》卦的《文言》上说: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乾》卦:“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朝乾夕惕构成了一种认真干事创业,同时保持警惕性。警惕性构成了重要的觉醒状态。这种觉醒接近于“敬而无失”的状态。进德就是为了忠信。修业就是要修辞立其诚。“修辞立其诚”就是要说话、办事要诚意。总之,周易提出了“存其诚”“立其诚”,都是把“诚”作为修养工夫目标与对象。

3.敬以直内

《坤》的《文言》提到:“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其中的“敬以直内”被反复的提到,成为二程主敬说的重要内容。“敬以直内”的”直“被认为是“正”。而正则可以回到“诚”这个状态。诚实与正直获得了相似性。

4.敬慎

《需》卦“九三,需于泥,致寇至”。其《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敬慎一体,敬就体现为谨慎,进而防止孟浪、错误。诚敬都体现为“谨慎”“无错误”。错谬频出、错舛频出,就不能体现为敬、慎、诚。

5.敬之终吉

《需》卦还提到:“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认为敬慎最终获得了吉祥。

6.不足敬

针对《讼》卦的“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不足敬也体现出了伦理维度上的问题。

7.履错之敬

《离》卦提到:“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象》曰:“履错之敬,以辟咎也。”

这里依然是避开咎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周易里的诚意类概念

周易除了那些出现了诚、敬的文字之外,没有诚敬二字,同样具有着“诚意”含义。

《大过》卦:“初六,藉用白茅,无咎。”人面对过于强大的势力,要小心翼翼,进而敬而无失。

《乾》提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这方面是大人做到了“心与道合”“心与理一”。这些也都是诚意的表现。大人之德就是诚意,进而达到“天道”。

《屯》卦提到:“《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贞的一个意义是“正”。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居贞就是居正,就是处于诚敬的未发状态。贞的另外一个意义就是“藏”。

这里有关“童蒙求我”的状态,就是维护“诚敬”,防止“亵渎”(再三渎)。

蒙卦的《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这里的“果行”就类似于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本身就是最重要的“诚意”。诚意含有一个向外推扩的修养工夫。

《履》卦提到:“初九,素履,往,无咎。”其《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其“九二”说:“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其《象》曰:“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这里的“独行愿”“中不自乱”都是内心诚敬的状态,进而也都是诚意。从而更好地践履。

《泰》卦提到:“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其《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实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其中的“孚”是一个重要的表达诚敬的概念。周易当中有“中孚”一卦,用来说明“诚敬”。“信孚”“不孚众望”都是说明“信服”。

《大有》卦也提到:“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象》曰: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这里的“厥孚”也是说明内心的“诚敬”。

《无妄》卦也是重要的“诚意”概念。其中提出:“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彖》曰: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动而健,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佑,行矣哉?《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后来的二程就是以无妄来解“诚”。无妄也是重要概念。

《中孚》提到:“《彖》曰: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鱼吉,信及豚鱼也。利涉大川,乘木舟虚也。中孚以利贞,乃应乎天也。”这里的中孚就是形成内心的诚信、诚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