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新中国进行了第一次授衔仪式。

大家都十分喜悦,但喜悦之余又有一丝惆怅,许多老革命都已经牺牲在前进的道路上,如果他们还活着,也能够参与授衔仪式,该多好啊!

聂荣臻想起一个人,在宴会上不由得感慨:“伍中豪如果还活着,十大元帅的位置肯定要重新排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聂荣臻

要知道,十大元帅个个功绩非凡,是一群改变了历史的人物,伍中豪又立下过怎样的功劳,为什么能让聂荣臻做出这样高的评价呢?

其实,伍中豪的确不简单,他活着的时候,被称之为毛主席的第一爱将,跟随毛主席出生入死,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可惜,他27岁就牺牲了,如果他能够活下去,或许我党历史上又会多出一位优秀的元帅了。

一心为国

1903年,伍中豪出生于湖南省一个秀才家庭。

那时候,清王朝已经走到崩溃的边缘,伍中豪的父亲虽然考中秀才,但却迟迟没有办法入仕。

不过,伍中豪的父亲很有经济头脑,在家里置办田产,开设商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伍中豪也算是含着金汤匙生下来的小少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伍中豪并没有因为出身富贵变得高高在上,相反,他从小便对穷苦人抱着深刻的同情心。

因为,他清醒地看到,中国处在一种极端的混乱之中,贫富差异巨大,列强入侵,整个国家都随时有可能灭亡。

这一切让伍中豪有了强烈的危机意识,他认为自己必须好好读书,将来报效国家,挽救民族危亡。

伍中豪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而且又有父母亲精心的教育,所以成了远近闻名的神童。长大之后,伍中豪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

在北大文学院,伍中豪认识了一位对他影响很大的老师,也就是著名的李大钊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大钊

李大钊很喜欢这个聪明的学生,常常对他讲一些革命的道理,这让伍中豪茅塞顿开。

最初来到北京求学的时候,伍中豪内心其实是很迷茫的。

因为,那是1920年,中华大地上硝烟四起,但却始终没有人能够提出一个救国救民的办法,年轻的伍中豪看不到这个国家未来的希望在哪里。

但是,李大钊一番话却让伍中豪如同拨云见日,他意识到:马克思主义是能够救中国的。

于是,1920年,伍中豪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三年之后,他正式成为共产党员。

当时,在党内,伍中豪是个名人,因为他加入得很早,而且他的学历非常高,对于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见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5年,伍中豪结束学业,来到广州担任军事教官,在这里,他又认识了一个朋友——毛泽东。

毛泽东当时是农民武装军事讲习所的教官。伍中豪很快注意到,这个教官和别人不一样,他常常语出惊人,可是又毫无疑问是个天才,他的眼光总是比别人要超前。

所以,很快伍中豪就对毛泽东佩服的五体投地,常常拉着毛泽东畅谈革命理想,两个人视彼此为知音,迅速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不久之后,伍中豪又要离开广州,两个人依依惜别。

当然,两个人的缘分并没有到此结束,几年之后,他们会联手干一件改变中国历史的大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