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麦时节

张世连

话说1968年年底,我曾经带过一支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工作队到藏族农村做过宣传工作。那是我今生唯一一段深入藏族群众当中与其近距离接触的日子。几十年后想起来都是愉快的、幸福的、好玩的。在叙述这个故事之前,先简要说一小段童年趣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一段童年趣事

那是1951年秋季我在西安市尚德路小学(即地址在马家花园的原伊斯兰小学)上小学五年级,刚开学没几天,那天上午上《自然》第一课,第一篇课文是《大麦和小麦》。来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姓汪,他操河南商丘口音。他在正式讲课前提问大家说:“同学们!大麦好吃还是小麦好吃?”

这些多数在西安城里长大的同学,都一头雾水地小声说:“不知道!”尤其我根本就不懂麦子还分大、小麦,心想可能大麦好吃吧!因为它大呀。但有个别同学,我印象中好像是班长马长安回答:“小麦好吃。”

汪老师立即附和说:“对的!小麦好吃,我们平时吃的面粉就是小麦粒磨的。大麦和小麦同时播种,但大麦早熟一个月,面不好吃,多是用来喂牲口……”接着他又问大家:“谁知道收割小麦是什么时间?是阴历几月?请举手”。

这次举手人不少,我也是其中一个。汪老师指着举手最高的马保国,让他回答。马保国很自信地说:“四、五月!”这时我感觉马保国说的不对,印象中听大人们说过是八、九月,我急忙举手说:“是八、九月。”汪老师让我坐下又问:“还有其它答案没有?”举手人很多,都回答说是四、五月。

汪老师要求相同答案就不举手重复了。只见滕仁刚举手后很肯定地说:“三、四月!”汪老师把同学们说的不同答案都用粉笔依次写在黑板上。接着继续让举手的同学一个个发言,不大一会儿黑板上写的一片即:二、三月;三、四月;四、五月;五、六月……一直到我说的那个八、九月。

我只见班长马长安等多数同学坐在座位上嘁嘁喳喳交头接耳说就是四、五月嘛!其它都不对。这时我突然发觉自己刚才说的那八、九月是把种麦时间说成收麦时间了,急着又举手纠正说是四、五月。汪老师说:“重复的不说了,只说不同的答案……”

这时调皮学生外号叫小钢炮那个孙振鹏笑嘻嘻举手说是十来月。周围同学都觉得他是故意捣乱的。这时汪老师把他说的“十来月”也写上黑板,仍继续问:“还有没有不同的答案?”只听多数同学异口同声说:“没有啦!”就在这时,坐在后排的调皮学生张希有的右手举个半截高度,又急忙缩回装做摸右耳朵挠痒痒。他这滑稽动作还是被汪老师注意到了。汪老师指着他说:“后排那位同学,请发言。”只见张希有站起来在全体同学的注视下吞吞吐吐地说:“哎!十一、二月”。大家轰的一声笑了。汪老师微笑一下,示意他坐下,随手把“十一、二月”也写上黑板。

又问大家:“还有没有新的答案?”多数同学异口同声说:“没有了!”老师指了指黑板问大家:“这些个答案哪个对呀?”同学们很整齐一致说:“四、五月对一一!”尔后许多同学都眼睛直看着老师,等待他肯定这个公认的正确答案。可是只见老师拿着粉笔把黑板上的那一片不同答案画了个大圆圈套住说:“都对!”这一下同学们全都惊谔了……

只见汪老师又在黑板边上写了很大的“地区”二字,然后不慌不忙地说:“由于种植地区的不同,所以收割麦子的时间也不相同。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都种麦子,由于南方气温高收麦就早,北方气温低收麦就晚些。多数同学说是四、五月收麦是有道理的。因在坐的同学多数是河南人、陕西人,陕豫两省就是四、五月收小麦。陕西比河南大概稍早个十天半月而已……”我们听到这里都顿开茅塞,虚心接受了老师传授的知识。可是都感到我国南北方气温虽有差异,收麦时间最多也不过前后相差一、两个月就不得了啦!总不能像张希有乱说的那个十一月、十二月,哪会有大冬天收打麦子的。

这堂课汪老师给我们讲了麦子从播种施肥到冬天扎根以及春耘夏收的知识,还有麸皮麦秸的用途等等,我们都收获不小。后来我们家搬回河南老家农村,我也参加劳动亲手收过几年麦子。再后来长大参军守边疆了,早把童年时这堂有趣的《自然》课忘到爪哇国了。做梦也没想时间飞过十七年后,一段有趣的经历又把我带回到童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张世连:1942年3月生于西安,1958年12月入伍。1961年9月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侦察学校,1964年7月毕业分配至西藏军区炮兵独立308团指挥连历任气象站长、副连长。后调入四川省苍溪县武装部任参谋。1985年3月转业到洛阳市工作,2002年3月退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张世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