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把造纸术的发明归功于蔡伦,难道在蔡伦之前真的没有纸张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出现是中华民族对于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繁荣,商业贸易非常发达,很多阿拉伯商人来到中国,将学到的造纸术经由丝绸之路传到欧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造纸术相传为东汉的蔡伦所发明,人们也因此将植物纤维纸张叫作蔡侯纸。其实,蔡伦只是造纸术的改造者,纸张早在西汉初年就出现了,只不过后人为了缅怀他的功绩,普遍认同他是造纸术的发明人。根据考古方面的资料,迄今发现最早的纸张出土于新疆贝乌尔自治区罗布淖尔古风岁亭中,年代不晚于公元前49年。后来又在西安市、陕西扶风、甘肃敦煌等地相继发现西汉时期的纸张。这些都说明早在蔡伦改进造纸术前,其实中国已经有纸张的存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造纸术自约公元105年由中国人发明以来,其生产工艺几乎未作改变。人们首先是用侏如树叶、树皮和嫩珠之类的植物材料,在盐波中与水混合捣烂成纸浆,然后造纸工人将纸浆均匀铺在一张精细的筛布或者网状织物表面,最后水分通过筛布、网沿渗透流走。留在筛布上面的就是交织重叠的纤维质层,干燥后就形成了一张纸。许慎在说纹解子中说,纸从丝旁可见,最初的纸张可能是以丝帛为原料的。在汉书赵皇后传中记载,皇后赵飞燕嫉妒呈帝妃曹伟能生皇子,于是用鹤体纸包裹毒药刺死他,这里的鹤体可能是用丝帛打浆制成的一种名贵的纸张。最初制纸的原料较为贵重,所以民间很少采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破布、钓鱼网等材料。通过错、抖、抄、烘等手段提取植物纤位,终于制成了质地优良、价格便宜的纸张,这是现代造纸术的鼻祖。原料获取的廉价和制作的方便,使蔡伦的造纸之法很快在民间得到推广和发展,只开始由王公贵族的案头走向寻常百姓之家,为有文化的昌盛和繁荣创造了条件。第一位造纸的肯定不是蔡伦,但蔡伦对于造纸书的改进却让更多的人受益,而且现代意义上的造纸术也是从他那里产生,所以今天认为他为造纸术的发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