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王艾冰)“从临床上看,婴幼儿、儿童感染梅毒属于罕见情况,并且即使有感染,也大多属于母婴传播。”5月19日,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皮肤科主任王刚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5月17日,杭州市中医院发布消息,今年三月,2岁幼童的妈妈带着宝宝准备做一个外科的小手术,手术前需要抽血验血。没想到昊昊查出梅毒阳性。“宝宝没有任何症状,身上也没有那种红疹,当时结果出来医生就说不能手术,先治疗梅毒。”经过检查家人的感染情况,宝宝的奶奶也确诊梅毒阳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杭州市中医院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上地医院图

“奶奶喜欢把食物嚼碎了喂给宝宝,说好消化,这个习惯我们说了好多次都不改,不知道宝宝的病是不是跟这个习惯有关系。”妈妈无奈地说道。

王刚解释,“梅毒主要有四个传播途径,首先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性传播;其次也有血液传播的可能性比如血液注射、外科手术等途径;第三个传播途径表现为一些特殊接触的传播,如梅毒螺旋体的创面儿直接接触黏膜或损伤皮肤的相互接触;另外还有母婴传播也有可能造成梅毒感染;上述两岁宝宝感染梅毒,无外乎就是上述几个途径感染。”

“至于奶奶咀嚼食物喂宝宝造成梅毒传播,需要满足几个前提,首先,奶奶必须是明确的活动期梅毒患者,也就是有传染性的患者;另外,就是奶奶口腔里存在含有梅毒螺旋体的病变。”王刚表示,梅毒感染后,不管是婴幼儿还是成年人,只要通过正规的治疗,都是可以治愈的,并且一般情况下,早期发现并治愈不会有后遗症。

王刚提醒,“通过这个案例,我们还需要关注一下老年人患梅毒确实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要加强梅毒的防控意识,现在无论是医疗机构还是社会,都更关注青年人或中年群体,往往忽视对老年人的科普宣传,未来需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