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社会竞争激烈,生活成本也较高,很多年轻人结婚后,本来负担着房贷、车贷就压力很大。

有了孩子后,孩子的奶粉、尿不湿、玩具、衣服、教育经费等等,又让家里多了一笔不小的开销,让很多年轻人喘不过气。

在这种情况下,老人带娃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朋友珊珊生了女儿后,就是婆婆来带娃,后来珊珊婆婆说自己血压高,要回老家。没有老人的帮忙,珊珊一家就乱了。

请保姆吧,又害怕保姆不尽心;珊珊全职带娃吧,家里的日子又过得紧一些。

珊珊老公就提议,让孩子姥姥过来帮忙带一段时间。

珊珊表示:我妈过来带娃可以,但是每个月给我妈2000块钱。

婆婆带娃是义务,亲妈带娃要给钱

珊珊老公有点不乐意了:“为何婆婆带娃是义务,你亲妈带娃要给钱?”

珊珊用一句话霸气回怼:“哪能一样?我妈还上着班,给我们看孩子就不能上班了,我妈大老远来帮我们带娃,不给点钱,也说不过去!”

“你妈拍拍屁股走了,反正她知道她儿子累不着。但我亲妈不同啊,她帮我们带孩子,是怕自己女儿受苦,是帮自己女儿减轻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说了,就凭女儿跟你姓,就凭孩子跟爷爷奶奶在“同一个户口簿”,是你家的人;而外公外婆是“社会关系”栏目里的人,是亲戚。”

“还有,将来你爸妈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是我们出钱出力;而我爸妈有什么病痛,主要都靠我哥我嫂子,你说能一样吗?”

听完珊珊这么一说,她老公不吱声了。

珊珊的话糙理不糙,在咱们的传统文化里,外孙和孙子还是一定的差别的。

奶奶带娃,是家庭的延续,被更多人认为是一种责任和义务;而姥姥带娃则不一样了,更多的是帮衬,心疼自己女儿,为自己女儿减轻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人带娃要不要“给钱”

那么又有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来了:老人带娃要不要“给钱”?

前几天,妈妈群里,一位妈妈问大家:我婆婆过向天从老家来帮忙带孩子,想问问,你们婆婆来带娃,给钱吗?

群里的妈妈,都给出了各种建议,有说不用给的,也有说应该给的……

不是我应该考虑的

给不给,给多少,应该是婆婆、我老公要考虑的、要做的?关儿媳妇什么事?

我婆婆自己退休没事做,自己很想带孩子,但又想要我给钱,那怎么不问她儿子要呢?

自己的儿子自己教,自己不开口问她儿子要,结果来为难儿媳妇。有这样的婆婆,不来带娃也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给,没能力

想给,但没有能力,我们的收入勉强够家里的所有开支,没有钱给老人工资了。

如果老公挣钱少,工资的大部分都交房贷、车贷、家庭支出了,孩子的生活费就得妈妈出,那么婆婆带孩子可以不用给钱,或者偶尔买点老人需要的东西就行了。

要知道现在养娃开销是很大的,妈妈既要花钱养孩子,还要给婆婆带孩子的钱,肯定不现实。(当然了,工资高的除外,也肯定不会纠结这些事了。)

应该给

如果夫妻双方的工资,在扣除家庭开支后,还能提供孩子的生活费用,那么依照自己经济水平,是应该给予老人带娃的辛苦费。但是按市面标准给就有点夸张了,当然有钱的就另当别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给多少看经济能力,条件好的可以多给一点,条件差的就少给一点,我想家里老人是可以理解的。

说真的,现在年轻人压力大,工作不容易,挣大钱更不容易 。老人把儿女带大成家立业,同样不容易,两代人要互相理解。

对于老人带娃,要不要给钱?我家楼下的张阿姨也有不同的看法和体会。

张阿姨也是从老家过来带孙子,带娃已经有3个年头了。

张阿姨说:

“孩子有困难,自家老人不帮谁帮?既然帮了,还谈钱吗?老人只要子女过得好,苦点、累点是乐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人帮带娃,如果不给钱。自己家庭的生活开销和孩子的开销,不应该由老人出。”

“我家儿子、儿媳妇看我带孩子辛苦,也是经常一些适当的由头给我钱,我心里也很高兴。如果年轻人有经济能力,多给老人一点钱,甚至相当于保姆的工资,那也无可非议。”

我也是觉得,年轻人都比较明事理、懂人情,而且经济情况还可以的话,这种面子工程或真心感激,确实能加深家人之间的感情,缓解家庭矛盾。

可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挺无奈的,要么自己经济情况不允许,要么老人经济拮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认为给的,都是经济允许;

认为不给的,就是经济不允许。

还是那句话,老人帮忙带娃,如果不给钱的,就一定要给够情绪价值,记得多感恩老人。

关于老人带娃,要不要给钱?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说出你的想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