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郭有才现象带偏了价值观

文|清哲木

郭有才火了,因为直播!以前的一句“暴发户”也适合现在的一夜成名的网红。其实这种概率和彩票中奖差不多。严格来说郭有才出了自己的坚持。靠的是网络,靠的是背后的力量。很多人奔着去并不是为了听歌,而是为了去蹭流量。

正如有网友说;不否定其才华,不否定其努力,但更不能否定这背后的力量。一句话概括“平台让你火你就火”这才是硬道理。背后的原因都是附加因素。

针对菏泽南站众多主播扎堆直播现象,我看到今天有媒体评论很中肯;一座城市依靠的是文化底蕴、人文历史,因个人等因素爆火只是暂时的。虽然短时间带火一座城市,带动部分经济,但这种“病态”经济不要也罢。这种案例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的虚拟化和浮躁化。还可能导致青少年过度追求网红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标准,导致自卑和焦虑,以及身心俱疲。尤其是对于价值观、道德底线和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个人觉得这种清醒的声音,我们应该重视,直播这会让千千万万的年轻人一度认为自己可以有朝一日能成为网红,不工作,为了出名扮演各种妖魔鬼怪。小孩看了也会严重影响思想,网络时代既造就了一批成功的人,同时也应该看到也害了一批年轻人。各平台大力支持网红事业,引导老百姓刷嘉年华,让人担心的是,“年轻人都在搞直播,没人愿意去上班”,“中国的未来,能不能靠这个东西?民族的伟大复兴靠的是实业兴邦,不是网红。如果引导的方向错了,那就是大问题。个人觉得相关部门应该该治理治理,网红,电商,主播带货,以后下一代谁还想着踏踏实实的工作,都想当网红,不劳而获,是社会的悲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病态的网红经济只是昙花一现,唯有依靠历史文化的依托,城市的经济发展才能长青。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要有政策的治理,舆论的引导,道德的约束,必须给青少年抓起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才能走到正确的健康的发展道路上来!

想想看,年轻人不用专业技术,不用去上班,形象好一点的在镜头前扭一扭,卖个萌,就有收入。没有外表优势的,学着讲点段子,搞怪一下就可以有粉丝,也就可以赚钱了。那网红色经济加剧了社会的浮躁,让年轻人远离脚踏实地,当今流量为王的背景下,流量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资源和获取财富的方式。一些人为了吸引流量,可能会故意制造虚假信息或夸大事实,从而误导公众,让网络造假成为一种常态。我看到全国众多的直播自媒体蜂拥而至菏泽,这里不评判他的对与错,但是,我觉得这不应该是一种年轻人应该提倡追求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