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个案件宣判的法庭上,法官在法庭上说:““罪犯在侵害自由时也就是在侵害他自己,这种侵害自己的罪行对他来说就是一种惩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香港葵涌警署旁的警察宿舍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惨案,此案至今看来依旧是惨绝人寰的案件,当时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恐慌。也成为香港司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场司法判决。
事情发生在1987年4月7日,星期二。当时的香港皇家警察局葵涌警署一个叫郑炳和的警员郑炳与一家人在警局宿舍惨遭灭门。分别是警员郑炳和,妻子李凤鸣以及两个孩子。四人均身中多刀,死状恐怖,命案现场更是血流成河,令人惨不忍睹,当时香港警局判断有可能是黑道作案,而且是熟人作案,目的是否是谋财害命,还是另有所图。并不十分清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案发当日的中午,由于当天郑炳和轮休,郑炳和的哥哥与朋友一起来找郑炳和,二人在郑炳和家门口见大门虚掩,二人连喊数声数无人应答,于是二人推门进入,就看到了令他们终生难忘的血腥一幕,惶恐之下二人急忙报警。
接到报警之后,警探立即在第一时间赶到案发现场。案发现场之惨烈让“见多识广”的警探都深感震惊,警探发现在这个不到三十平米的房间里到处都是血迹,警员郑炳和死在双人床上,全身有10多处刀伤,其中脸中3刀,头仰向天花板,大半身在床上,双脚伸出床,头上有钝物击打的痕迹,致命伤在颈部。郑炳和的大女儿死在双层床上层,全身伤痕累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儿子侧身死在双层床下层,身上同样有多处刀伤,致命伤是被一把大长刀直插贯穿身体。郑炳和的妻子李凤鸣倒卧在露台厨房,李凤鸣身中数刀,致命伤在颈部,同样被凶手割喉。整个头几乎都被割下来了,只剩下一层皮连着。这到底有多大仇恨,下这么重的手。灭门之案无论怎样都是重案。
郑炳和作为警察局的正式职员,在1978年夫妻二人和一个孩子搬进这个警察局的宿舍楼内居住的,郑炳和当时的月薪是5000多港币,在70年代算是高薪了,但因其嗜赌成性,每个月仅能拿出1000港元作为家用,所以家里经济并不宽裕。后来随着小儿子出生,郑炳和才不再赌博,而且是安心工作。本以为就此能过上安定的日子,却没有想到一家四口全部被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警局经勘查发现,现场门窗完好,无被人撬过痕迹,屋内物品也不曾遗失,法医经尸检证明,凶器可以推断是一把长砍刀。四名受害者均是在三日前的4月4日被杀的。现场没找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包括指纹,脚印和作案工具等线索。警探只是在一旁的桌子上发现了一张字条格外引人注意,上面写有“郑国明,欠贵利不还,拿你命,贵利王包杀”字迹的纸条。

这是案发现场唯一有有价值的证物了,字条是用毛笔所写,纸张是一款名为“月宫殿”的优质宣纸,通过笔墨鉴定,字条笔墨均与郑炳和家的笔墨不同。由此断定,字条是嫌疑犯带到现场的。警局的警探就此分析认为郑炳和有可能欠下了巨额外债,其中的欠贵利应该就是欠高利贷者,但上面写的“郑国明”又是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炳和楼下的邻居对警探说,在4月4日的晚上,他本人曾经听到楼上有“呯呯”的声音,其间夹带着一个女人惶恐地叫喊:“求求你,不要这样,不要这样”。然后就听见一个重物坠地的声音之后,就什么也听不见了。

通过走访郑炳和的哥哥得知,郑国明是郑炳和的乳名,嫌疑犯居然知道被害人的凶手乳名,那就很大可能是熟人作案。警局的警探根据字条内容分析,郑炳和一家很有可能是因为借高利贷还不上,引发追债人无法追回债务才采取了灭门行动,再说郑炳和之前确实是个赌徒,曾借过不少高利贷,因此被杀也就是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有的警局的探员说,此事在逻辑上说不通,放高利贷第一要务是追债,是要钱,如非万不得已不会杀人,因为人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再说被害人的小名一般只有亲朋好友才会知晓,嫌疑犯和放高利贷的人应该是不知道的。
就此警局专案组研判,杀人留字是凶手故布疑阵,想借此误导警方,但为了谨慎起见,警局的探员还是查遍了葵涌所有贷款公司和放高利贷的一些团伙,但没有发现郑炳和借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时候,在旺角警署一名和郑炳和关系不错的便衣探员何伟向警局专案组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消息,郑炳和的妻子李凤鸣婚后夫妻关系不和,导致李凤鸣作风不正,而且李凤鸣婚前是一名舞女,背景比较复杂,何伟曾因李凤鸣的身世劝国郑炳和不要与她联系,可是郑炳和不听。郑炳和李凤鸣结婚后在外租房住,但是大女儿出生以后,由于生活的艰辛。李凤鸣为了补贴家用不得不从操“贱业”开始站街“卖肉”。
郑炳和最初并不知道这一切,但后来得知妻子是为了补贴家用之后,并没有直接质问李凤鸣,而是向警局申请警察宿舍的住房。这样一来就不用租房子,钱也就不紧张了,同时为了看住妻子,郑炳和也从机动部队调至后勤部,郑炳和以为就此一来妻李凤鸣就没有了卖淫的借口。但不知道李凤鸣怎么想的,是为了钱,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性欲,依旧会在家接客。到了这个份上,郑炳和也有些不满情绪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妻子的行为大加斥责,但现实又逼迫郑炳和不能离婚。因为分配下来的这套房是警局专门给已婚有娃的警察住的,一旦离婚,房子就会被警局收回,为了维持现状,郑炳和只好睁只眼闭只眼。然而,郑炳和的容忍换来的是李凤鸣变本加厉,后来她索性搬出去跟一个叫黎新来的人同居。
郑炳和曾找过何伟帮忙摸黎新来的情况,此人二十四岁,广东惠阳人,1979年由内地偷渡来港,是个地盘工。掌握到这个信息后,警局专案组立即去寻找黎新来的住所,黎新来当时他寄住在表兄家,案发后,他就回内地祭祖去了。由于时间上的巧合,专案组认为黎新来是畏罪潜逃,于是请求广东省公安厅协助找寻犯罪嫌疑人黎新来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