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薛老师被诊断出甲状腺边缘淋巴瘤。自此之后,他经历了一系列的治疗,手术、化疗、中医等,也经历过肿瘤缩小以及复发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中医的态度从最初的怀疑和尝试,转成了现在的信任和依赖。

淋巴瘤手术+化疗后,骨转移

2013年10月,薛老师发现了自己脖子上的一块异常肿大,虽然当时并无疼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疙瘩越来越大。一些同事建议他去检查,于是他便去了东方医院普外科就诊。经过医生的初步检查,他被建议立即住院,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测,然后马上进行了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告诉他,他的病情并不乐观,需要进一步的病理检查。

家属记得:“最初医生们怀疑是甲状腺边缘区域的淋巴组织恶性病变,由于此类病情在国内都较为罕见,谁知道让我们摊上了。”

在2013年11月5日,薛先生接受了手术治疗,切除了甲状腺。手术病理报告确认为甲状腺边缘区淋巴恶性肿瘤(即非霍奇金淋巴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术后薛先生声音嘶哑,而且尽管进行了化疗,但病情并未有效控制。家属说:“儿子专门找到进口化疗药,一针20800,可是还是出现了转移。”PET-CT的复查结果发现:锁骨淋巴结转移。

转寻中医后,病情稳定11年

走投无路之际,他们在乳腺癌病友陈某的介绍下,去了郑州希福中医求助中医。

2013年12月6日初诊,当时薛先生脱发严重、不想吃饭、浑身无力、脸色苍白,情况相当差,可在经过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的诊治后,情况趋于好转,患者的喉部声音恢复。身体也在一步步好转,增强,明显感觉有精神了。然而,尽管在2014至2015年间症状未再出现,到了2016年,病情不幸复发。复查发现患者存在颈部多处淋巴结肿大,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于是推荐先行西医治疗。可面对手术医生的建议化疗,患者选择恐惧地拒绝并回家。

随后,纯中药治疗,成功缩小了淋巴结,根据2016年12月13日的复查,颈部肿大的淋巴结尺寸为3.1×1.2cm,较同年8月的3.7×2.8cm有所缩减。继续追踪至2017年3月6日,复查显示淋巴结进一步缩小到3.0x2.0cm,并且随后颈部肿块基本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治疗后的11年中,薛先生保持了良好的健康状态,2020年袁希福到其家中探访时,老伴说:“现在都是他来照顾我了”,没想到一个健康人被一个癌症病人照看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