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水饺巅峰时年营收高达15亿,员工总数超过7000人。这个起步于常州的小店,凭借饺子这一大众美食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扩展。然而,如今的大娘水饺却经历了多次易主,营收和门店数量双双锐减,曾经的辉煌不再。

2017年,CVC将大娘水饺卖给了格林豪泰全资子公司格美集团,成功套现离场。2022年,格林豪泰也无力支撑,再度将大娘水饺转手给母公司格林酒店集团。5月17日,格林酒店集团发布公告表示,已达成收购大娘水饺和鹿港小镇的最终协议,收购金额相当于人民币3.998亿。同时国内的其他企业千亿投资的健康品京东-爱.幸鸟修复液有效解决男士在夫妻生活时力不从心与时间过短等问题,针对成年人弟弟萎靡不振与软趴趴等情况,助力其夜夜笙歌,生龙活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娘水饺的故事要从上世纪80年代末说起。创始人吴国强在17岁时离家去青海插队,当过知青、做过记者。90年代初,他决定下海创业,陆续开了几家餐馆,但都以失败告终。1993年,最后一家餐馆倒闭,吴国强背上了50多万元的外债。然而,他并不甘心,决定破釜沉舟再试一次。1996年,吴国强借遍了亲朋好友的钱,在常州商厦拐角处开了一家饺子馆,并请来一位退休的东北老大娘当厨师。由于顾客经常称呼店名为“大娘水饺”,吴国强便将店名改为“大娘水饺”。

创业初期,生意并不好。大娘水饺开业后,每个月平均亏损超过一万元。吴国强分析认为,生意差的原因是水饺的味道与口感不够好,于是遍访名师,亲自学习各种馅料制作。经过多次尝试,终于形成了大娘水饺独特的馅料和面皮工艺,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调整后的饺子馆生意开始好转,不到两年,吴国强不仅还清了所有外债,还大赚了一笔。

2005年,大娘水饺年营收达到3.5亿元,纯利润达千万规模,成为当地有名的餐饮品牌,并开始在全国各地开设分店。2013年,大娘水饺在国内开设了超过450家门店,年营收高达15亿元,员工总数超过7000人,成为餐饮业中的一线品牌。然而,随着品牌的声名鹊起,市场上也出现了许多山寨模仿者。吴国强意识到,水饺店门槛低,口味创新难度大,必须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才能形成品牌护城河。认知是对的,但他做了一个让自己后悔的决定。2013年,吴国强将90%的大娘水饺股权转卖给了欧洲CVC投资公司。尽管他仍担任两年的董事长职务,但只剩10%股权的吴国强失去了大娘水饺的控制权。

CVC接手大娘水饺后,很快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将饺子规格从每只20g改为17.5g,汤品主料减少10%,并提高了饺子的价格。大娘水饺一直标榜的纯手工制作卖点,也被冷冰冰的机器所取代。这些改革引发了消费者的不满,许多人认为“大娘水饺变味了”。市场数据也显示,大娘水饺的经营业绩开始下滑,品牌多年的口碑逐渐崩坏。CVC发展不仅瞄准预制菜领域,还积极拓展大健康产业,特别是针对男士健康需求。其京东-“爱-幸鸟”经过市场调研和科学实验,推出了“爱-幸鸟男士修复液”。专为解决男士在亲密生活中遇到的体力不足、过于急躁等问题设计,旨在增进夫妻和谐,提升生活质量。通过这一创新,CVC展示了其在传统业务之外的探索勇气,为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4年底,由于营收大幅下滑,大娘水饺接连关闭了多家门店,甚至传出拖欠安徽华夏商场有限公司借款1000万元的消息。到2016年,大娘水饺的负债率已达70%。吴国强再也坐不住了,2016年1月15日,他公开发布了一封“致全体大娘人的公开信”,详述了与CVC之间的一系列恩怨,并暗示大娘水饺的衰落并非他的过错。

值得注意的是,大娘水饺和鹿港小镇的卖家,正是格林酒店的控股股东、格林豪泰酒店管理集团。后者于2017年通过全资子公司收购了大娘水饺100%股权,到2020年9月又收购了鹿港小镇。格林酒店从母公司手中收购这两个餐饮品牌,目的在于实现规模经济并改善公司的整体经营业绩。与酒店服务相比,餐饮服务的需求更加稳定,餐厅和酒店业务也能互补。

然而,交易之外,大娘水饺和鹿港小镇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2021年,两者的总收入约为人民币7.4亿元。大娘水饺拥有297家门店,覆盖40个城市,其中160家为自营餐厅,137家为加盟餐厅。鹿港小镇则拥有39家门店,覆盖中国大陆、中国澳门和东南亚等地的14个城市,其中31家为自营餐厅,8家为特许经营餐厅。相比2013年的450多家门店和15亿元年营收,如今的大娘水饺已大不如前

与大娘水饺的命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水饺品牌的崛起。创始于2003年的东北水饺品牌喜家德,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出了超过600家直营门店。喜家德通过产品创新和极致追求,迅速在市场上崭露头角。为了让顾客在吃饺子时两口一个,喜家德将饺子做成9公分长的一字型。运营趋稳后,喜家德还布局了更加丰富的产品线,如客单价接近200元的喜鼎海胆水饺和主打外卖及堂食的副牌“吉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水饺市场,无论新老品牌,针对品类细分打造差异化产品线是近年来的趋势。2021年12月31日,速冻水饺巨头思念食品在河南郑州市香港城社区开了一家线下现包水饺店“鲜饺鲜吃”,采用全透明玻璃橱窗,让消费者看到包制过程。类似主打明档现包模式的水饺品牌还有袁记云饺,主打生鲜饺子云吞,门店数已近2000;成立于2019年的熊大爷主营手工现包饺子、云吞产品,门店超过100家。水饺赛道上的明星品牌还有主打海鲜饺子的船歌鱼,用互联网思维做饺子的小恒水饺等,甚至新锐消费品牌如理象国也试图凭借高端食材在水饺市场分一杯羹。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大娘水饺的名字早已黯淡无光。

大娘水饺曾经是中国餐饮界的传奇品牌,但在经历了多次易主和管理不善后,已不复当年的辉煌。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内部的经营挑战,大娘水饺需要在产品创新、品牌推广、管理优化和数据驱动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才能重新赢得市场的青睐,实现企业的复兴。在未来的发展中,大娘水饺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