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由于本地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许多企业落户城乡,这对常年奔波在外的“打工族”来说,真是一件大好事,因为企业的发展需要招收大批员工,这也就意味着大部分打工者再也无需抛妻(夫)别子、离开爹娘、背井离乡了。在家门口打工照样能挣钱,而且各种福利待遇不比外面差,“真感激政府给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最近,一位返乡就业的打工朋友对我道出了心里话。

朋友说得有道理,近年来,通过对几位一向在外打工的亲戚朋友的了解,还真发现了她们生活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其中掺杂着几多苦涩、几多无奈……。

朋友阿勇家居贫困乡村,弟兄三人,由于家境贫寒,老大40出头仍未娶妻,老三也早年辍学外出打工。其父母也于早年相继过世,唯阿勇读了个初中毕业,肚子里有些“墨水”,十年前结婚,先后生了一双儿女。贫寒的家境逼着他南下“淘金”(其实他是不愿离开妻子儿女的),家里的田地就全交给妻子打理。两个孩子就够他妻子累的了,何况还有耕田耙地等重力活?这样,孩子的大伯不可能视而不管,所以经常前来帮忙。孤男寡女,在一起久了,一来二去,自然“有事”。阿勇闻讯,心神不宁,经常中途返回家“捉双”——也合该出事,那日终遇“龌龊”一幕。如此,阿勇夫妻情分终于到了尽头,与大哥也是拳脚相向,生死不相往来。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就这样支离破碎;不但给大人留下了永生难以磨灭的心灵创伤,而且让两个孩子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我以为阿勇从此将一蹶不振,没料前不久看见他一脸喜气,说有两个喜讯告诉我:一是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二是可以在园区一家企业上班,“这样,我再也不用抛妻别子四处奔波了,至少,我一星期可以回家一次……”,看得出,阿勇脸上溢满了幸福。

小刚也是家境贫寒,自己又没什么特长,见人外出“淘金”只好“望金兴叹”,在家守着几亩薄田度日。妻子生性要强,决意外出打工挣钱养家,面对结婚不久的妻子,小刚心底肯定不舍,但也没办法,妻子的性格较倔,他心里清楚。于是他暗中嘱咐在妻子同一城市打工的堂弟“看着点”嫂子。日子就在他们互诉相思的时间里度过。某日堂弟来电,说嫂子“有情况”。不分青红皂白,小刚立刻赶往妻子打工的城市,对她大动干戈,最后弄到了法庭。无奈证据不足,法院不判离婚。但此事给夫妻俩心底都蒙上了巨大的阴影,从此妻子再也不谈打工了,全家守着贫穷度日。上个月,小刚春风满面出现在我面前,看着乐呵呵的他,还以为他中了五十万大奖呢,问之,曰:“我们夫妻俩马上要到园区上班了,工资还蛮高的呢……”。

小东在南方打拼多年,由一个打工仔逐渐成长为一名“小老板”,管理着50多号人呢,照别人的话说他是一名“成功人士”。但他也有苦衷,前些日子跟我说,孩子管理缺失,麻烦弄大了。一打听,原来他孩子原本聪慧,念书成绩也算不错,去年考取了城里一所高中,可这家伙上学不到一月,竟自作主张偷偷退了学,把所退得的学费几千元拿到外地“逍遥”了。小东夫妻均常年在外,把孩子一直交给年逾古稀的老父亲管理(老母早已过世)。这农村老头以为孙子一直在学校“好好学习”,谁知此刻孩子正在外面“流浪”!幸好发现及时,前不久终于又把孩子送回学校。“否则,后果不可设想!”小东夫妻对我说。接着他们又问我,管理孩子究竟“秘诀”何在?我说:“天天看见孩子,把他当朋友,常常交谈”。夫妻俩一合计,决定把企业搬回来,为了自己的孩子,也为了有象他们一样心情的孩子的父母。

看来,在家门口打工,有许多幸福与和谐。为了这些,游子们,回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