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17日,越南当时的领导人黎笋刚参加完儿子的婚礼,就立马赶往政府办公室了解越北各部队的作战情况。早在前一天晚上,他就接到消息,解放军部队开始向越南北部地区进攻了。虽然黎笋没料到解放军会突然出兵,但他对自己的军事部署和越军的战斗实力还是非常自信的,认为解放军即便是出兵也会被勇敢坚强的越南人民打败。

与其说是自信,不如说黎笋是一个非常自大的人。在战斗中越军明明一直处于劣势,在他的口中却成了英勇善战之师,还借助越南媒体大肆进行虚假宣传,扬言:在高平战役中,越军消灭解放军18000多人,那么越军伤亡情况如何呢?

一、越南:高平一战圆满胜利,歼敌18000多人

越北地区的高平省是黎笋在上世纪70年代非常看重的一个军事堡垒,在这里投入了大量的军队和军费进行建设。越北高平省不仅地形复杂、易守难攻,而且距离中国边境较近,从战略上来看,在越北高平省建立军事据点不仅可以保护越南北部安全,还可以在这里建立入侵中国的军事大本营。

对于该越军据点,中央军委也高度重视,把该地列为一级进攻目标。为了顺利拿下高平,中央军委在1979年2月17日战斗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命令纵深穿插80公里的部队必须在12小时内穿插到位,这样就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成对越进行自卫反击的目的。当时解放军和越军在此地发生了非常激烈的战斗,最终以越军惨败收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越军经历的一场比较艰难的防御战,越南政府各媒体都对当年这场战斗进行过报道。《高平电子报》于2020年6月27日也曾发布过关于当年高平战役的消息。在一篇名为《为保卫祖国、克服战争后果、稳定人民生活而奋斗》的文章中,越南媒体对1979年高平战役的细节进行了披露。

在文章中,该越南媒体对1979年高平战役中越军的战斗部署和战果。从他们公布的数据来看,解放军在这场战斗中损失不小,也对高平地区造成了重大创伤。

根据《高平电子报》的报道来看,战斗开始前,越军在这里部署有约5000人的兵力,战斗开始后加派15000人支援防御战线,包括1个步兵师、2个地方独立团、5个独立营、11个边防连、1个特工营。后又加派1个步兵营、1个独立团和1个县中队。

当时在高平地区与解放军进行对抗的越军正规部队总兵力达到了20000人,同时还有大批民兵组织,实际越南方面的作战总人数有50000-100000人。

当时主要在高平地区执行防守任务的是越军346师和各种地方武装、民兵组织。越南高平地区多山地地形,海拔较高,同时有大量的天然溶洞,他们在这里构筑了坚固的防御战线。从战略角度来看,这里是非常适合进行防御作战的。同时,因越军在此地经营多年时间,各种防御工事修建完善。这也是文进勇敢在这里以20000人的兵力和数倍于己的解放军进行对抗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9年2月17日越军接到解放军进攻的消息后,在高平沿途对解放军穿插部队进行阻拦。考虑到在人数上不占优势,文进勇向越军前线各部队下达命令“可暂时放弃阵地,随后进行游击战”。

在这一战术思想的指导下,越军并没有和解放军进行过多纠缠,经常是打不过就四处溃逃,隐蔽在阵地周围。待到解放军穿插部队继续向前开进后,越军在石洞、高大树木间与解放军展开游击战。

当时的情况可以说是解放军在明处,越军在暗处,越军三五成群在山洞、草丛中对解放军进行分散打击,极大的拖延了解放军穿插部队的行军速度,也对解放军造成了较大伤亡。

在讲到战果时,《高平电子报》是这样形容的“我们取得了圆满胜利,歼灭敌军(解放军)18000多人,共计7个营,烧毁坦克、装甲车134辆、军车23辆,缴获大量的武器装备。”

同时,文章中还提到,高平地区在这场大规模的战斗中有80%的公社和70%的房屋被毁坏,平民(民兵)中有1500人死亡,450人被俘虏,12座混凝土桥梁被摧毁。并没有提到越军在高平战斗中的伤亡情况,经过查阅资料,越军方面并没有透露过1979年越军正规部队在这场战斗中的伤亡情况。

虽然没有证据证明越军在高平战役中的伤亡情况,但是从各种战斗资料中不难推测,越军正规部队的20000人马很有可能被解放军全歼了。当局为了维护自尊,所以才没有公开战斗伤亡数据。当然了,这些也只是猜测,解放军在这场战斗中因多方面原因,也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中国:战斗虽惨烈但最终胜利,歼灭越军正规部队19000多人

在高平地区的战斗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场战斗。当时我军在这场战斗中共动用了11个步兵师和13个炮兵团,总兵力超过150000人,在高平地区整整作战28天,没有实现我中央军委原先“在3-5天时间内对高平越军进行围歼”的战略设想。

当时我中央军委决定采用纵深穿插、迂回包围的战术对高平地区的越军围而歼之,但是这一战术在和越军对抗时却出现了失误,致使我军在这场战斗中产生了较大损失。越军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兵组织形成了完备的国家武装力量,再加上他们对地形非常熟悉,使得我军在作战过程中占到的优势较少。

当时我中央军委的作战计划师派解放军第41军、42军、43军129师及配属加强部队在前期进行穿插作战,形成对高平地区的包围圈,随后再全歼再此地驻防的越军346师和地方部队。在战斗中,41军和42军需要以3个师外加1个团的兵力分别进攻朔江、八姑岭、复和、七溪阵地,令派主力部队分别从念井和布局突破,向高平实施穿插突击,首先关门,包围住高平地区之敌,尔后分割歼灭之。

为了保证穿插作战的顺利进行,我军决定从五个方向对越南高平进行包围。第一个方向以41军122师从孟马方向突破横川大山,进攻越军在高平北部的防御重点——朔江,切断越军的后勤补给线;

第二个方向以解放军41军第123师368团从八姑岭、八达岭方向进攻茶陵,牵制越军主力338师,为主力部队穿插创造条件;

第三个方向以42军第124师、126师配合坦克、装甲车和火炮部队从西北面突破越军防线,直插进入高平城内;

第四个方向以54军第160师、162师从水口方向向高平进攻,与42军形成对高平的包围圈;

第五个方向以50军第58师从朔江南下高平,与其他部队会合,歼灭高平守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斗从1979年2月17日打响,各部队按照预定计划进行作战。41军第122师突破越军防御阵地,41军第123师368团顺利攻占八姑岭、八达岭。42军、54军也顺利穿插到位,随后各部队继续向前推进。

1979年2月18日,42军124师在金山口地区经过和越军的艰难对战突破敌人防线。1979年2月19日至23日,我军五个方向的部队不断缩小包围圈,歼灭高平城外围敌军。

1979年2月24日-25日,解放军向高平发起攻城战,经过激烈的战斗,在城内驻守的越军346师被歼灭,解放军成功占领高平。

单从战斗进程上来看,我军除了在时间上比原定的3-5天战斗时间花费的时间要长外,看不出其他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军在这场战斗中就进展顺利。当时我军在战斗过程中遭到了此地越军正规部队和民兵组织的激烈反击,他们利用地形优势和游击战术给我军穿插部队造成了不小的困难。

按理来说穿插包围的战术我军经常使用,应该非常有效才对,但是在高平战场上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解放军北线穿插部队在出发之前并不知道高平地区多山、地形崎岖,携带了大量的重武器装备,行进途中只能靠人力运输,浪费了大量人力和时间。

后来为了保证按时到达指定作战位置,北线穿插部队只能猛冲,导致部队出现断联,穿插沿线无人把守的情况,给了越军可乘之机。南线穿插部队解放军第42军在穿插途中遇到越军炸坝放水,在班翁的泥泞地区拖延了很长时间。

当时因我军对敌情、地形特点以及各种突发情况的预估不够准确,导致后期实际作战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些民兵组织的战斗力甚至可以和正规军相提并论,解放军在穿插途中与越军民兵进行过十多次的战斗,穿插速度被拖

延了许多。同时,越军特工也是当时对我军作战产生较大的一个兵种,他们时常隐蔽在平民或我军部队中,很难分辨真实身份,他们借助这方面的优势多次阻挠我军穿插进度。

1979年2月18日,121师后勤部队行进至魁剥山谷的时候遭到了越军特工的里应外合,整个队伍陷入混乱,在这场战斗中解放军牺牲烈士、民工达到了300多人,混乱中还丢失了大量给养物资。

在这些因素的阻挠之下,我军穿插部队用了整整四天时间才完成对高平的两翼夹击,比原定的12小时整整超出84小时,这样一来,整体的战斗进程都被延迟。虽然解放军整体战斗进程因越军的阻挠被拖延,但最终我军依旧取得了战斗的圆满胜利。

攻克高平后,越军还频繁进行骚扰,解放军在高平地区的清剿活动一直持续至1979年3月16日解放军撤退的最后一刻。战后我方公布的战斗数据是伤亡11000多人,越军正规军伤亡人数达到19000多人(未计入民兵),几乎可以说是被全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