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司马南频道 志远

据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日,以沙特为首的石油输出国联盟欧佩克+突然宣布,将在去年减产200万桶/天的基础上,进一步减产116万桶/天。这就意味着,欧佩克+这一决定,将导致全球石油市场每天减少366万桶的规模。这对整个西方世界而言,就是一场噩梦。这一消息传出之后,不仅导致国际油价大幅飙升,同时也让美国与沙特之间的冲突再次显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与沙特在石油产量增减问题上的纠纷由来已久,尤其是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两国之间的矛盾因乌克兰问题而变得更加尖锐。美国之前为了阻止莫斯科通过能源出口获得更多资金“用于战争”,不惜与一众附庸抱团对俄罗斯能源出口实施制裁,其中就包括对俄石油禁运、以及对俄石油出口进行限价等等。

想要阻止俄罗斯能源出口,依靠华盛顿和布鲁塞尔那帮政客的嘴炮,显然是无法实现的。因此,美国和欧盟很快将目光转向欧佩克+,希望借助他们对沙特、阿联酋等国的影响力,说服国际石油联盟增加产量,稳定西方对俄制裁引发的油价动荡。不过,结果却让西方大失所望,沙特和阿联酋等美国盟友,根本就没有将美国和欧洲的要求放在眼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在去年10月份,当美欧国家最需要欧佩克增产的时候,他们却宣布全面减产,且规模达到200万桶/天。按照莫斯科方面的说法就是,减产幅度远超他们的预期。显然,沙特等欧佩克+成员国宣布减产,令西方不但通过增加石油产量挤压俄罗斯能源出口的企图落空,更重要的是,受减产的影响,国际油价不断飙升直接令美欧国家苦不堪言,也是造成欧洲通胀率高企、并引发欧洲各国爆发民众抗议示威活动的主要原因。

进入今年以来,尽管俄乌冲突仍在持续,但国际油价因为全球性经济衰退等不利因素而出现持续下跌,这让曾经饱受能源涨价之苦的欧洲国家稍微松了一口气。然而,欧佩克+这时候再次宣布减产,且减产数量接近去年的规模,由此引发的国际油价飙升,令西方尤其是欧洲国家再次面临高油价的折磨。这对美国及其盟友而言,无疑就是来自与中东国家的再一次暴击。毕竟,欧佩克+此举,不但会导致西方对俄石油禁运、或者限价的企图再次破产,同时也将进一步推高他们的通胀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沙特等中东国家再次不给美国面子,当中原因正如英国《金融时报》所言:一些观察家注意到,沙特和阿联酋等美国盟友,正在制定独立于美国的经济战略,结交像中国和俄罗斯这样的新朋友。原因很简单,摆脱美国石油美元霸权的束缚,将会让欧佩克+比以往具有更大的定价权,从而赋予该石油联盟具备更有效的、针对挑衅者“先发制人”的反应能力。

实际上,沙特和阿联酋等欧佩克+成员国,再次对西方石油霸权地位发起冲击,应该与近期中东战略格局变化存在很大关系。众所周知,不久前,在中国的撮合下,沙特和伊朗这两个宿敌罕见握手言和。受此影响,沙特、阿联酋、阿曼和埃及等地区国家,纷纷恢复与叙利亚的外交关系。这一系列的外交事件发生,意味着中东和平基础已经被奠定,同时也意味着美国在该地区的霸权地位正在没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可见,随着中俄等国在中东影响力的不断提升,美国的指令对地区盟友基本已不再好使。这也就是欧佩克+之所以敢于顶着西方的压力,一再减产的底气和资本。显然,中东盟友在能源领域上的“背叛”,对美国霸权地位所带来的冲击烈度,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