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间的情谊是无法割舍的,曾经共同生活过的军营岁月成为了我们心中珍贵的记忆。当我们的战友陷入困境时,我们总会伸出援手,相互扶持。然而,如果有人在群里号召大家捐款,并且还规定了数额,这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想法。

近日,我们的战友赵鹏程在战友群中提出了一个倡议。他得知另一位战友病情严重,迫切需要资金支持,于是他决定组织大家捐款。然而,他发出的公告几个小时过去了,却没有一个人响应报名捐款。令他感到意外的是,甚至有五个战友选择了退群。他感到非常伤心和困惑,不明白为什么平时情同手足的战友们在这个时候显得如此冷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他与妻子的一次交谈后,他豁然开朗,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妻子指出了三个可能的理由,让他逐渐接受了这个现实。

我是赵鹏程,一名曾在部队服役的退伍军人。

退伍后,我投身汽车修理技术的学习,最初在一个姓李的老师傅门下苦学修车手艺。

有趣的是,这位老师傅正是我的战友李庆福的父亲,因此他对我格外照顾。

他为人和善,技术娴熟,经过他的指导,两年后我已经掌握了相当的修车技能。

那段时间我十分辛苦,每天穿着满是机油的工装,钻进汽车底盘查找问题。

到了夏季,我的后背甚至起了一层厚厚的汗疹,但我从不抱怨,因为我是一名退伍军人,吃苦耐劳早已成为我的品质之一。

我对李老师傅非常尊敬,工作中,只要是我能胜任的活儿,我都会主动去做,不让他劳累。

我出生农村,父母在那里务农种地,而村里的青豆,是李老师傅最喜欢的。每逢我们家青豆丰收时,我都会为李老师傅割一捆,送到城里给他煮来享用。

我虽然从未花钱为李老师傅购物,但我的真诚之心却深深打动了他,他慷慨地把自己的技艺传授给了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年后,当他看到我技术已经过得去了,他劝我说:“小赵啊,你在这里学了三年,已经颇有造诣了。别再在这里打工了,我会帮你找个好地方,自己开家修车店吧。跟着别人打工虽然轻松点,但你永远也不会有自己的事业,你还年轻,要为将来打算。”

他的话让我感激涕零。在他的帮助下,我找到了县城边上一个合适的院子,用尽所有积蓄和借了不少钱,终于租下了这个地方。

开店后,不少战友常来捧场,他们把车也送来我这里维修保养,还介绍了不少人来光顾。

最开始的两年生意不怎么样,毕竟新店,后来在大家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客户来找我修车。

我是一个诚实的人,对待熟悉的人修车时,我只是赚取适当的工钱,很少在配件上多加价。

口口相传,大家都知道我这里修车技术好,价格又实惠。我的声誉越来越好,经常有老顾客再次光顾。

这些战友来修车时,我们会在店里喝茶聊天,有时还会从外面的饭店点几个菜,在这里一起喝杯啤酒,回味过去。

战友之情,胜过同学、一般亲友,堪比亲如兄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别是我的好友李庆福,他大方慷慨,经常买酒买菜,约几个战友来我这里聚会。

他从部队退伍后在一家国企工作,据说已经做到了中层职位。

李庆福的妻子在事业单位工作,家庭条件在我们战友中算是不错的。

再加上他父亲一直修车挣钱不少,他结婚时,家里为他全款购买了一套大房子。

我和李庆福的交情深厚,一直心怀感激,因为他父亲教会了我修车,我将一辈子感激不已。

每当李庆福的车有小毛病,来找我修车时,我从不收费,但他总是给我一份感谢,甚至多给我些。

有时只是换个小零件也就几十块钱,他却会放下100,不让我找零。

我知道这是他的心意,因为他父亲也是修车的。

过节时,他公司的福利总会有些东西路过我这里,他都会留给我一份。

李庆福的儿子上大学了,我给了他600块红包,他却送了我2000,我觉得太多了,只留了600块。他推辞时,坚决不肯要回其余的钱。

他表达不高兴地说:“兄弟,你这是小看我吗?我们可是战友啊,战友之情怎么能用钱衡量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他给的钱实在太多了,但我和妻子都心存感激。她说,这其实是李庆福在用自己的方式支持我们啊!

当初我租下这个大院子时,花费颇多,借了不少款项,还了好几年才还清。紧接着,我们又购置了房子,首付也是向亲朋好友借的。

战友们把我的店当成了聚会的场所,我还建立了一个战友群,担任群主。

在群里,有事就说一声,比如谁家的孩子上大学了,谁家的父母过生日,我通知一下,只要有时间,大家都会过来参与。有的战友送三百或两百的红包,有的只是花几十块钱买点礼物,大家并不在乎金额多少,关键是心意到了就好。

我们群里总共有38人,大多数是本县的,也有几个来自其他县的。

退伍后,我们分散在各行各业,本县的战友大多在农田里劳作或者在城市里打拼。

在我们这个战友圈子里,大家的经济状况都差不多,但没有人会看不起别人。我们聚在一起吃饭时,谈论的都是战友之情,分享现在的生活状况,以及怀念当年在军营里的点点滴滴。

每当有外县的战友来这里游玩,基本上我都是主办方。我会让妻子去饭店买上几个菜,然后在院子里支起一口大铁锅,炖上一只鸡。

我在群里通知一声,有谁看到了就过来吃饭,场面总是非常热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