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从小生活在客家山区的我,自然认识很多客家人。
绝大多数客家人都过着普通平凡的生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平淡无奇。
他们绝大多数都是从默默中来,又从默默中去,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不起一点泡沫。
但有一个人不同。
他是客家人的另类。
他就是凌老师。
我们都叫他凌老师。
他的确是老师。
读初中的时候,学校里有两门课有点不伦不类。
一门课是英语。
老师说的是客家山区英语,基本上是中国人听不懂,外国人也听不懂。
当然,我说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不是现在。
现在的英语差不多成了国语,人人都会英格里死。
我也会几句,什么八格牙路,米西米西的。
我说的是日语,不是英语。
只能说现在的外国语太普遍了,一般的老百姓都会说几句。
另一门就是音乐。
老师基本上是听磁带教歌。
磁带唱一句,老师唱一句,然后大家一起唱。
走调是常态,识谱的几乎没有。
后来凌老师来了。
很快有了变化。
黑板上出现了歌谱。
他教大家唱。
我立刻发现他唱的音调很正,跟电影歌曲有差距,但很接近。
歌词在他嘴里吐出来很优美,很好听,犹如山中的泉水,发出非常锐耳的声音。
声音很美。
我由衷地感到敬佩。
其实小孩子也是很敬佩的,对有才华的人也是很敬佩。
凌老师就很有音乐才华。
可能这个才华放在县里,或者省里不算什么,但是在我们眼里只有山区,以前从来没有什么动听的音乐。
他出现了,他就是才华。
我们就由衷的敬佩。
很快,我又有了另外新的发现,他会绘画。
我以前不知道。
一天,他来到我家门口,说要借一张凳子。
我自然惊喜万分。
小孩子都喜欢帮老师做事,如果老师主动提出来了,就更加喜欢了。
我记得有一次,我帮老师买烟。
我家开了一家商店,而学校离商店又比较远,所以他要我帮他买。
他给了钱,需要找零。
在找零的时候,我突发奇想,多找他一分钱,看他的表现?
结果很遗憾,他私吞了。
当时的一分钱可以买一粒糖。
糖这东西是非常的珍贵,我们如果有了一粒糖,会吃上一整天。
主要是在嘴里放上几秒钟,然后迅速吐出来,等一个小时后,再放上去,如此反复,吃二天没有问题。
当然,凌老师不存在这个问题。
他就是坐一下而已,绝对不会带走。
他坐下来干什么呢?
开始我不知道。
后来他拿出了画夹,开始画了起来,我才知道,他是在画画。
说实话,山区的客家人是不会画画的,即使画,也是画菩萨老爷之类,我很不喜欢。
我以为他也是画菩萨,很快发现不是。
他在画我们的街道,并且奇迹出现了。
他画的街道跟眼前的街道非常的逼真。
当然,不是完全逼真,跟照片有差距,但很真了。
至少是我眼见最真的画。
我自然惊得目瞪口呆。
我一直以为画只在书本上,在电影里,想不到凌老师也有。
他只要一画,一幅美丽的图画就出来了。
的确让人佩服。
我以为他会一直画下去。
让人想不到的是,他不干了。
他辞职了。
他只教了半年,就不干了。
我们异常地震惊。
因为他辞职后,没有去县里,没有去省里,而是回到家里,回到一个十分贫穷落后的山寨。
他去干什么呢?
种田。
这就让人十分费解了。
当时不是现在。
当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
工作是国家统一分配的,是非常金贵的一份工作。
百分之九十九的客家人都没有,如果有了,会兴奋得三天三夜。
山寨的少女会立即表示要嫁给你。
凌老师却不要了。
当时教师的工资有三十多元,而在客家农村出工一天只有二毛钱,一个月的收入只有六块钱。
而且没日没夜,累死累活。
哪有教师这么舒服呀!
当年有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一说。
说到这些时,老师总会得意洋洋问我们,我是什么劳动啊?
我们总会大声地喊道,脑力劳动!
我们很清楚地知道,脑力劳动的确是一个好东西。
几乎是脑子一转,钱就来了。
那像我们大人,砍了一天的柴,从山上背回家,走了十几里山路,累得腰都要断了,结果就挣了五毛钱。
没想到的是,凌老师就这么轻易地放弃了。
并且放弃得非常的坚决。
凌老师自己也讲了,当时学校的领导找了他不少七八次,要他重返校园,但他坚决不干。
这不是问题的最关键。
最关键的是,他不是升官发财。
他是去学知识青年,改天换地吗?
不是。
他从来没有想过改什么天,换什么地,而他也没这个机会。
因为他连山寨一个小小的领导都不是。
他就是从客家山寨里出来,又重新回归到山寨,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客家山寨人。
也就是,他是大山的儿子,就要回到大山里面去。
可能他就是这么想的。
当然,凌老师还是有文化有知识。
他发现种田不赚钱,养鸡养猪不赚钱,于是学起了养蜂,并且很成功。
至少生活不成问题。
又让人惊讶的是,回到山寨的凌老师并没有平静下来。
他骨子里还是有一股与天斗,与地斗的狠劲,如同他当年辞职一般,非得闹个轰轰烈烈。
晚年,他在客家人群中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山寨里需要建一个水电站,自然会占用山民的土地与房屋,但补偿价格很低。
这些钱让很多山民建不起房子,自然不服。
凌老师住的地方不需要拆迁,也不存在补偿一说。
但他就是要管闲事,带领大家上蹿下跳,与山寨斗。
斗的结果是,他入狱了,他的儿子也入狱了。
他输得很惨。
客观公正地说,他的闹有对,也有不对。
对的地方,补偿金是有点让人妈妈的,让很多客家人欲哭无泪。
但也是没办法。
客家穷,客家落后,要发展经济,就必须建电站。
因为只有解决电的问题,才能解决经济问题,才能发展生产。
问题是没钱呀。
只好压缩标准,降低标准了。
牺牲客家人的利益,换起经济上的发展,这是痛苦的选择,也是不得而为之的选择。
凌老师当了一回旗手,为客家人鼓与呼,不能说没有任何效果,至少后来的决策还是充分考虑了客家人的利益。
他在这方面还是出了力。
我们应该看到,有人说,跟无人说,效果还是不一样。
当然,历史就是这样,无论你如何努力,终究斗不过时间,曾经的辉煌终会被时间偷走,犹如他当年一样,从起点回归到起点,不留一片云彩。
说到底,凌老师终究是一个平凡的老师,一个普普通通的客家人,但是他的曾经,为客家人的付出,我觉得还是值得每个客家人铭记。
(李苏章原创,抄袭必究)